• 32

Carl Zeiss Makro-Planar T* 2/100 ZF 貼圖分享

niagarawin wrote:
怎麼拿C,N跟Zei...(恕刪)

可以參考Erwin Puts這位長久leica評鑑者的測試What to expect from current designs from Zeiss, Canon and Leica?

90 aa主要還是再中遠距離威力比較顯現,因為他不像75aa那樣帶有浮動鏡組設計。
90aa設計也是相當早,90/2 m鏡有相當多版本,其中最後aa版本記得是1998年左右就已經出現,後面r鏡系統也使用同樣設計。


像ZEIS 85/1.4這顆也是傳統設計,中遠距離比較優,可以參考各路測試照片
85mm 人像鏡對決:Canon vs Nikon vs Carl Zeiss
Zeiss ZF 85mm f1.4 vs.85L

個人是一直很喜歡leica ZEISS,他們最大特色是高價和低價比較不會像日系那樣硬分,很多二線水準也都很高。
不過,兩家作風不同,LEICA是比較固執較硬些,價位通常都很高,在作工方面是比較好,ZEISS風格是比較柔性,善於用較相對較低價位,做出相當水準的產品,所以ZEISS有各種不同價位等級產品,手動自動數位都勇於更新變化。
只是ZEIS發跡很早,在各片幅系統都有經典優秀鏡頭,LEICA相對是從135開始也專注135系統(除了後面S2特別系統)

其中像
ZM 15/2.8
ZM 85/2
這兩顆算是ZEISS M鏡系統最頂級價位比較和LEICA M鏡接近,同樣MIG外,MTF也是超強高!
只是要找出LEICA對應則是90AA有點發表較早有點吃虧,但其他中望遠似乎沒有看到這樣,而15mm只有一顆吵到天價的15mm f/8 Hologon ZEISS設計。

所以像這種也是蔡迷和萊卡迷有時候會爭論的地方!



至於要說CN完全比不上就有點過於神話,可以參考Carl Zeiss 21mm f/2.8 and Nikon 14-24 f/2.8 lenses are put to the test Review,這些日系也不是原地踏步!










Horology wrote:
我看到的通常是拿MP...(恕刪)

Horology 兄:

很抱歉,有點打亂原本大樓!
沒錯!
建議真的不要衝動買100 AME,一來就算二手價也很貴,市面上非破壞性換鏡尾都是三刀版以下(鬆下連動機制在鎖上原本六顆螺絲),新品是電子接點就要破壞性改NIKON接環,二來是一些支援與連動對於望遠鏡頭還是蠻重要!


個人覺得比較可以考慮是M鏡系統,特別是ZM鏡系統可以作為轉接或RF機!
其中除了15/2.8與85/2外,其中25/2.8和35/2是比較好選擇,LEICA 數位修正也都有剛好對應鏡頭可以使用。

其中個人紀錄日雅過結標最低價位,ZM 35/2為60K円,約 23,568,ZM 25/2.8 為66K円為25,397台幣!
大概會比台灣售價便宜一萬多塊以上。

日本特別愛好LEICA,ZEISS除了MIG外,大都可以拿到更便宜價位,雖非新品但品項都是相當好,有缺點大多會照片與說明會寫出來!
不想掃大家的興,也不想引起筆戰,小弟單就手上現有的鏡頭做個比較。 我原本百微也是非100 AME不用,Canon的上一代100 macro性能明顯不如Leica。但是就在前幾天入手一顆100/2.8 macro IS後,真的有點嚇到。 新一代的鏡頭無論是1:1時的利度與無限遠時的利度都相當令人刮目相看,更令我驚訝的是這顆鏡頭的LCA相當的少,在高反差的場景幾乎看不出來,與Voigtlander 125 APO比較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好過100 AME! 如果說它是APO級,絕對不過分。 此鏡影像對比表現不似傳統C家的風格,極細微對比明顯偏高、立體感有出來,我認為日鏡在這幾年的表現有如下了猛藥,進步不少。
即然c n兩家製鏡技術不斷進步,

那拿來跟zeiss比較又有何不可?

又一個Leica zeiss基本教義派?

還是這兩家的光環就不容侵犯?

Zeiss cosina的合作至少在品質跟cp值找到了平
即然c n兩家製鏡技術不斷進步,

那拿來跟zeiss比較又有何不可?

又一個Leica zeiss基本教義派?

還是這兩家的光環就不容侵犯?

Zeiss cosina的合作至少在品質跟cp值找到了平
diffusionless wrote:
Horology 兄...(恕刪)


M鏡固然誘人,但沒有好的機身也確實是大問題
也許再等等看吧...

隨著Zeiss在ZF的持續推陳出新,有一段時間都不會沒鏡可敗了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
phuang3 wrote:
不想掃大家的興,也不...(恕刪)


新鏡頭有進步很好啊,大多數的用家還是都很需要自動對焦
不過這麼說來Ken拿到的鏡頭也是有問題的嗎? 遠攝實在算不上好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
Horology wrote:
我昨天看到這個消息第一個想到的也是ZF/ZE版本很可能會出
問題是規格跟MP 100/2這麼接近,很可能還不會有macro能力,那賣點...?



有聽人說過電影鏡頭的設計大多有避免呼吸效應,這是我首先想到的~ ^^

呼吸效應

對了, 不曉得擁有100/2 MACRO PLANAR這顆的使用者們, 可否代測是否有呼吸效應嗎?

我現在手的是EF 100 MACRO USM,
常常對完焦卻發現取景大小改變,因為上腳架拍,動來動去很麻煩...

如果沒有這個現象的話,那ZEISS這支可說是貴得有道理了~~

第一次聽到呼吸效應這種東西,很有趣。你不覺得為何Canon 100 macro可以從無限遠到1:1都是內對焦,而ZEISS與LEICA等只到1:2而且鏡筒都伸得很長嗎? 並非Canon比較厲害,而是伸長的部分被焦段給抵消了,因此整個設計就如同是一隻變焦鏡,對焦時跟著變焦。 簡單的說,當Canon 100 macro在1:1或1:2時焦段已非100mm了,所以才會有你所說的情形。 還有,有些浮動鏡組設計的鏡頭也會這樣,但是情況沒有這麼明顯。
batteryfly wrote:
有聽人說過電影鏡頭的...(恕刪)


這一點是一樣會有,但這個問題對於拍照的影響也確實是不如拍影片嚴重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
  • 3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