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買它的原因除了那個外型之外,擁有和D4一樣的CMOS更是重要的推手,入手試拍後ISO開到12800和我的D700的3200竟然差不多,也就是說我的F2.8鏡頭使用起來瞬間變成F1.4了啦 (誤~)雖然它有很多轉盤可以慢拍,但也有一般DSLR的前後轉盤一樣可以很快的設定光圈快門等,所以拍攝動態活動應該是可以勝任的,原先擔心的對焦系統在試過AFS-C後有稍微放心了許多,明天的婚攝就看它的表現囉.
機身外觀復古有型,可用的ISO範圍又相當廣泛~在設計製造上朝著“機械手感、電子性能“的方向著手,讓Df的價格相對高昂、也犧牲一些操作流暢性,但是整體的質感仍屬一流,畢竟歐米茄和卡西歐的定位原本就不一樣了~
D4的感光元件確實很誘人,加上NIKON有史以來最輕巧的機身,對於喜歡自助旅遊的玩家來說是一大福音(光是背著D700+16-35+85/1.4走半個月南法,到最後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情居然是選哪支鏡頭出門...)至於說復古不復古,或者過度仿機械式相機的選鈕是不是會影響操作流程...那真的要看人了...經歷過MF時代的「老輝仔」說不定適應的比年輕人還要快...哈哈如果要挑惕Df...價格真的很不ok...不管D4或者D800/D800E,至少大多數人都會認同在機身性能上是對的起這個價格,至少「物有所值」;但是光Df發表預訂售價的那一刻,不要說年輕的nikon用戶,就連死忠nikon的老頭不罵的好像也不多了...當年FM2是怎樣的價格,Df報的是怎樣的數字?別說他是專為有錢又有閒的大爺量身打造,nikon不是leica,要走那種「精品」路線,nikon就不是nikon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