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跟DX根本就是兩個層次景深, 高ISO, 畫質, 觀景窗等等都是截然不同的尤其是如果你喜歡玩舊鏡的話, 只有FX才可以發揮舊菲林鏡的感覺, DX或4/3玩舊鏡成像圈只用中間那一點還算什麼呢? 根本就不是那支舊鏡想要表達的風味, 不是FX不如別玩舊鏡了景深, 高ISO, 觀景窗等不同大家都頗了解的了, 但畫質我覺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呢, 追求畫質完美者必定選擇FX. FX的D700跟DX最新的D5100比較, 完全是兩種層次的畫質表現, DX的在看pixel時你會看到有多一點點DC的感覺(因為pixel密度太高), 懂得看的還是不能回頭使用DX機, 真是悲哀, 不懂得看在錢包的角度看或許是一種幸福也說不定...
沒想到我發這個文會引起那麼熱烈的討論...其實我沒用過FX機只想問看看 在FX的某些缺陷的情況下(最主要為價格)為何還能吸引人不過看到大家PO的圖感覺到似乎真的有些差異...我很認同某位說的一句話太多的好奇,會把我推向全幅的世界...不過在看過魯獅大的這句話[在長焦時,雖說DX有X1.5的優勢,在使用同一顆鏡頭例如600mm拍鳥時,FX在事後裁切與DX佔相同畫面大小鳥照,再以PS放大150%,將發現畫質解析仍優於DX.]真的是一句話點醒我我覺得這點足夠說服口袋夠深的人買全幅機了...不過另一點[在DX畫幅2450萬畫素時,相當於FX畫幅的5750萬的畫素密度,不知現今那顆鏡頭達到這個畫質解析?要是低於此,那麼高出來的畫素就只是徒勞無功的虛畫素而已,但相信絕大多數鏡頭的解析都能有FX的2450萬畫質解析.]似乎也意味著,FX的機身擁有高畫素很重要,畫素越高越好而DX的機身畫素不用太高,超過1000萬即夠用是否是這樣呢?我心中又多了這個疑問~ 能幫我解答嗎?我口袋不深,沒錢買FX機,用DX機也用的很爽,拍出來的比小DC強多了已目前來說,夠了結論還是,不管手上拿的是甚麼清楚自己要的是甚麼最重要~
景深,高ISO,畫質,觀景窗,都不是影響一張照片好壞的主要因素。如果你想了解全幅是什麼感覺,去找一台底片單眼玩看看,不需要找太高檔的,買個十幾年前的入門機就好,你馬上可以看到大又明亮的視景窗跟不同的視角。不過景深要等照片洗(掃)出來才看的到,高ISO與畫質就不是底片的強項了。我玩過底片機後,就不會想買全幅的數位單眼了,因為全片幅的感覺並不是吸引我的地方,但底片機就真的是在享受拍照的過程,很毒。
看了眾多回文小弟只能感嘆自己才淺學疏小弟這幾年來從"網路上"照片回推拍攝所使用相機不只連同廠牌的全幅機與APS-C系統所拍攝照片分不出來甚至連要價百萬的數位機背或中片幅小弟都木眼會誤判倒是說小弟接觸相機開始就是數位化時代....還真不知道底片是什麼感覺....或許哪天打報告不用電腦打找台打字機來打也罷0.0不過小弟用的是APSC的相機全片幅的機身性能高感光度等等等還是很吸引我(其實應該說是更高價位及等級的相機,全片幅對我而言不是什麼技術宣示,如果能用4/3做出FF的水準我也很樂意用)
樓主不懂才是幸福的~深知..了解ff或120,645中大片幅的臨場感後..日想夜想..作夢都會夢到捏!!想當初偶然間.買到日本風景雜誌平輸板內圖99%都是645底片所拍攝的作品..大片幅臨場感的震撼..那種照片不是拿aps-c的廣角8mm可以凝比的!!後來得知645比135片幅還要大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