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

Nikon Z9,說的就是信心,別跟我說這是無反所以泥坑又走錯路了!

Winniman wrote:
鐵兄,其實 Z9 官(恕刪)


世代轉換,兵慌馬亂以至誤判,是常有的事。。
不像當年單反從膠卷轉換到數碼,由於數碼單反剛推出時的太高貴,所以中間轉接期幾達五年。。
但無反一出現就價格宜人,相差的只是習慣和對性能的差別要求,現在一下子超越,真的有點讓人難以適應和難受。。
menon

其實無反已經出來很多年了,只是N家起步比較晚而已。

2021-10-31 10:08
irontheone
irontheone 樓主

menon這個我自然知道,就算不提M4/3系統,大法家已經十二年了,佳能也有十年,要不是泥坑走錯路,也有十一年了。。但這個不重要,真正挑戰單反『正統』地位的,應該是從五年前開始。。

2021-10-31 10:14
swkit wrote:
這幾天的影片都在強調(恕刪)


關於Z9對外閃的兼容問題,尤其是最近比較火熱的Godox外拍燈,大家都比較關注。
剛好,以下測試影片,除了『高速同步』的兼容,還有連拍時外閃的閃光速度能不能跟上連拍的測試。。
值得喜歡拍人像的朋友去觀摩一下。。

點我18分10秒開始看Z9和引閃拍攝人像
irontheone wrote:
關於Z9對外閃的兼容(恕刪)


整體來說, 影片內我看到的重點是主持人迴避了介紹高ISO的表現, 跟以往NIKON旗艦機的介紹有點不一樣, 看來Nikon一直以來堅持的傳統價值觀念有所改變了
這類型測試對我來說雖然沒有很大參考價值, 但也都感謝你的介紹.

用了那麼多年Nikon, 基本上每一代旗艦都是購買對焦系統和高iso表現上的提升,哪怕只是一點點, 也對工作有莫大的幫助, 機器已經訂購了, 反正總會找到適合使用的情況, 只是沒有達到期望那全面性, 現在基本了解在什麼情況下使用他最適合

最好他會像D3一樣,出一個S版本,相同對焦系統,2千萬像素, 比D6更好的高ISO表現, 給予我們這類主要拍攝照片的對象
swkit wrote:
整體來說, 影片內我(恕刪)


我說過很多次了,4500萬像素在泥坑手上的工作感光度現在就是ISO12800,而且緊急情況可以用上ISO25600。。
當然,Z7我沒有用上ISO25600,D850我也沒有用上ISO25600,然而,同樣的像素間隔,我在D500身上卻時不時用上ISO25600,他的表現我還是能接受,什至有點驚訝於她的高感光能力。。

我比較好奇,有啥環境作品要用上那么高的感光度?
另外,我一直認為,所謂『黑夜之神』在放大100%的情況下,並不是大家想像的『爽』和『堅』。。
反而,作為旗艦機,我也總懷疑是不是有特別的演算法,以至在縮圖觀看時,圖片的銳度和對比度特別高,然後一眼就能看出是旗艦機的出品。。
(例如使用相同Cmos的D4和Df,在我手上就能明顯看得出分別,尤其是在高感光部份。)

儘管,我使用旗艦的型號未必比你多,但使用旗艦機的經驗未必比你少。。
最後,我對高感光的需求是剛需,但也未至於非旗艦不可的地步。。
以往的經驗,不論是D3s、D4、D5,我也很少有使用超過ISO12800的紀錄。
swkit

沒問題, 也是大家討論, 互相增長知識, 我也在學習

2021-10-31 18:24
swkit

認真說, 我從第一天開始也覺得他們很helpful, 可能是你們溝通上有什麼誤會令你有這種不快的感覺

2021-10-31 18:26
swkit wrote:
最好他會像D3一樣,出一個S版本,相同對焦系統,2千萬像素, 比D6更好的高ISO表現, 給予我們這類主要拍攝照片的對象



關於你這個要求,我還真的有話要說!
1、關於高感。
2、關於畫質。

由於我個人使用相機型號跨度大(最誇張的時候,我同時擁有泥坑全幅、DX機總共有十台。),使用像素跨度也大(從1230萬像素一直到4500萬像素,竟然試過同放在一個櫃子裡),所以,我經常會玩不同像素、壓縮率、邊長縮放的玩意,我真的可以說一下自己的經驗。

a、如果一個是2000萬像素,一個是4500萬像素,大家放大100%觀看,那個的畫質更優?
當然是2000萬像素更優。

b、如果一個是2000萬像素,一個是4500萬像素,大家都是縮圖至標準雜誌交稿格式(3000 X 2000邊長),那個畫質更優?
大家會想很久,也想不出誰更優勢。

C、如果一個是2000萬像素,一個是4500萬像素,當縮圖至1920 X 1080 HD格式,誰的畫質更優?
哈哈,大家會想像得出是4500萬像素的作品更優嗎?
然而,這就是答案。。
除了平順的畫質,還兼有更丰富細節的好處。

d、額外提問,那如果是2000萬像素DX格式,另一個是4500萬像素全幅格式,放大100%之下,誰更優一點?
答案是平手,兩者一樣!

以上是我多年來的『實驗』答案。
大家未必需要認同我,但也可以作為參考一用。


PS。在縮圖之下,Z9的高感表現不會差過D4的。。
大家都知道,那怕標稱可以沖上100萬感光度也好,除了宣傳,還真沒啥用處的,以現今攝影題材而言,沖到51200其實已經是非常罕見的需求了(而且還是你刻意的去做。)。。
irontheone
irontheone 樓主

當年D800作為D700的直系替換者,市場第一個疑問就是——3600萬像素怎可能比1230像素的噪點表現來得更優?我自己因為是D700的用家,同時也是後來D800E的用家,所以自己也跟著做實驗。

2021-10-31 15:59
irontheone
irontheone 樓主

而經過這個實驗,我自己確認『噪點表現』跟『邊長壓縮』的關系,也就不再糾結在『像素高感』論,而又再經過了約莫七年,更多的實戰(期間我使用各型號大約拍攝了20萬張照片),讓我對高像素的噪點表現更有信心。

2021-10-31 16:02
irontheone wrote:
關於你這個要求,我還(恕刪)


補充一點,我見過有人使用ISO72000拍攝作品的案例,而且還是專業的野外攝影。。
不過,並不是因為環境導至他必須要這樣做,而是他有他的攝影理論——就是使用ETTR合成攝影。。
我想這裡有人已猜到是誰。。
他是一位加拿大華人攝影師,他的野外作品強調高感光ETTR拍攝效果,然後合感一幅又一幅的美圖。。
這是我見過使用感光度最高的專業作品。。
天空一片雲

高ISO不是不能用,用定焦鏡頭才能保留畫質,且要很貴的,或是高價的手動定焦鏡。

2021-10-31 21:04
Winniman wrote:
大大可以看看這位攝影(恕刪)


攝影師Jared Polin在最近推出約一小時的Z9測評中說:若Nikon Z9早一兩年推出,他就不會和許多老用家一樣跳家了。他認為Z9的上市,可以防止Nikon繼續失血,但要跳槽的老用家回籠,還要再度賣舊換新,成本太高,機率不大。
OFFICIAL Nikon Z9 Hands-On pREVIEW: Am I SWITCHING BACK?!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aZIURvvIvk
duchhund wrote:
攝影師Jared Polin...(恕刪)

其實也許是,也許不是。。

話說,本版的打鳥攝者就有一個例子。。。
是的,他轉過去他家了,然而他也同時保留了一定數量的N鏡,這次也鐵定回歸了——當然,能不能再留下,端看Z9的真實表現了。。
他也說出了一個事實——不是他家性能不好,然而在一個攝影人而言,對於操控界面還是有點不習慣。。
相信這句話也是很多用家轉門後的意見(包括C和N),而這句說話,我有更傳神更毒的結論,就是『反人類設計』。
別說我黑啊,我也是他家的用家,也會用他家的器材拍攝作品什至收費的哦(前面我也不好意思的貼了他家器材拍攝的作品作為說明圖片。
irontheone wrote:
關於你這個要求,我還...(恕刪)

所以你是說,同樣放到100%的話2千萬像素畫質比4千萬像素好,是嗎?
但3600萬的D800噪點表現又比D700好,所以噪點表現跟畫質沒有關係?
我不太掌握到這兩個這兩點的邏輯
irontheone wrote:
d、額外提問,那如果是2000萬像素DX格式,另一個是4500萬像素全幅格式,放大100%之下,誰更優一點?
答案是平手,兩者一樣!


答案買Z50就好
不用買Z9
  • 3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