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

24.5MP D700X 準確率高,不會有D700S 的出現!

待在地球是很危險的
請趕快回火星去吧
josephyen wrote:
正經一點討論好了所謂...(恕刪)


我們可以反過來問另一個問題,就是APS比起FF,他的優勢在哪?

1.體積小
2.景深深

第一個優點,其實並不是來自於APS機身的優勢,而是來自於對應APS的鏡頭較小的優勢,FF真要做小,要做到比目前的APS還小是很容易的事情,我手上一些底片機都比我D80還要輕巧的多,在數位時代,FF鏡也可以轉接APS規格(NIKON完全可以通用),再加上其實APS說小也不小,真要帶出門還是得背個跟FF一樣大的包包來用,其縮小體積的程度還不如少帶一個鏡頭,一個D700配一隻標準鏡,跟D90帶兩隻鏡頭,哪個體積大?目前的市場來說主流的DSLR不管哪家都是大的很不方便

至於第二個優點,其實對大多數人來說並不是優點XD


APS ISO能高,FF就能更高,目前即使是最強ISO機D3s的可用ISO仍然在12800,要發展到10萬可用起碼要五年以上(三代的發展),至於ISO到多高才會停止發展,我個人是認為在可以發展到手持拍銀河之前都還有發展潛力,照我的計算大概是三百多萬上下(F1.4 1/60秒),就算減個兩格也還要八十多萬的iso(F1.4 1/15秒),對照目前出機的速度,大概也要十年,要輪到APS有這種表現,我看可能要15年以上

再者,FF的優勢還有過去所擁有的龐大鏡頭體系的支援,且APS的輕便這優勢之上還有個M4/3跟NIKON未來會推出的MX來夾擊,要比輕便APS可完全沒有能耐跟這種更小片幅的相機拼,起碼人家可以直接放到包包裡面就走,APS還要攪盡腦汁去弄個保護袋

至於你說的FF景深淺的優勢,比起解像力跟雜訊,這其實是APS最不容易超越FF的地方,鏡頭這種東西完全受限於光學的物理限制,比起數位的進步來說鏡頭的進步極其有限,目前的新鏡頭很多解像力其實不如當初的老鏡,完全是因為數位化後,感光元件的劣質光學表現(比起底片)接上過去的老鏡會死的很難看根本無法發揮老鏡的實力,所以只好搞一堆鍍膜跟低色散鏡片去應付現有感光元件的爛性能,F1.2的鏡頭?會多大顆我想不用講了,這種鏡頭拿出來APS的輕量優勢直接被徹底抵銷還要倒扣....
乙烯 wrote:
我們可以反過來問另一...(恕刪)


優勢在價格低,有錢誰要買APS,D3s,1Ds3包回去就好了
LEICAQT & XT-10 & X70
其實看看他以前的文章

就知道沒人理他就會閉嘴





所以現在他應該很樂見於此吧.....

加油~鄉民們>.^
kimber999 wrote:
小弟曾有一雙不到10...(恕刪)


老兄....當今3C電子產品"幾乎"是不可能有廿年的使用壽命...
一台電腦可以個用十年都是了不起的事了...

你的例子都不是當今的精密電子工業..而且...你.居然還用拖鞋當例子....

成熟的產品跟耐用度是兩回事,就跟DSLR和片幅是兩回事一樣~~~

我想你和我們活的年代真的不同吧...

要小心阿,要跟上時代,不然會變成過渡性產品~~~

當然你也可以反對........


(噗,我笑了)
kimber999 wrote:
至於APS,無反光鏡系統....輕 薄,是很吸引人的產品.....也算是"階段性"創造性破壞的產品


填空兄:
框框裡面那一句已經說幾次了

敲那麼多沒有重點又不斷重複的文章
不累嗎

看看別人發言的內容,深度,廣度
而您呢?!說來說去就是那幾句

網路論壇不要分什麼性別年齡學歷啦
大家都是平等的

你口中的小孩也有值得你學習的地方
marklin888 wrote:
要小心阿,要跟上時代,不然會變成過渡性產品...(恕刪)


浸淫在01.....

...GRYPHON,算有些"電子精密"吧!

近15年的CRT.....接上"大通"....數位電視,還清楚得很,比一堆人的液晶看第4台....友人皆言:按,比他的液晶順眼好看多了.....

搞不好,如果他佬有打電動的話...會更驚豔"通通沒有殘影"....

鏡頭乘上....1.26,1.3,1.5,1.6.....體積及重量....不是時代問題,而是實用問題;生存問題......

放心,要是D700X真如大家所言.....小弟絶對 用上20年為目標,(您也可以反對~);而且至少每年來此樓灌溉....


PS~即使3D產品出現....屆時小弟再發一篇"懷舊D700X"....;讓一些喜歡發洩的年輕人發洩發洩.....也算是做好事;美事一樁....
http://blog.xuite.net/kimber999/salehouse/25976373
smd747gmail wrote:
優勢在價格低,有錢誰...(恕刪)


是啊,但是當低價位的產品被m4/3等小片幅吃下,中階價位的產品開始下放FF(A850可以賣5萬多,如果把機身用料等等砍一下,要降到四萬多是很簡單的),APS的市場只剩下三萬這級距,能容納多少市場去支撐別人繼續開生產線去維持產能?

FF確實比APS貴上一些,這是先天上不可否認的缺點,但是當價格越來越低,底下又有其他規格(M4/3)再夾殺的時候,APS只要市場低到一定程度就自然會被放棄....
這種事情也可以炒翻天, 長見識了.
CRT當道就看CRT, 換LCD當紅就轉LCD, 現在換LED.......
FF不出, 大家用APS還不爽翻天?
現在還看CRT的人所在多有, 就算以後FF價格跌到現在M4/3的價格, 使用APS的人還是所在多有,
自己喜歡啥就買啥吧, 管別人怎樣.
乙烯 wrote:
我們可以反過來問另一...(恕刪)


目前的新鏡頭很多解像力其實不如當初的老鏡,完全是因為數位化後,感光元件的劣質光學表現(比起底片)接上過去的老鏡會死的很難看根本無法發揮老鏡的實力
=>這樣說法小弟不同意!

1.感光元件最重要是在於感應光線能力是在近垂直的直射光最好,偏一點就會急速下滑,和底片感光角度範圍差恨多!
2.感光元件表面光線反射狀況也較嚴重許多,以及感光曲線直直到頂呈現梯狀,再加上數位與類比差異,在怎樣也無法呈現底片的模式

但這個只能說是感光元件的感光特徵如此嚴苛而已!
這也是4/3當初一些理念需要和以往不同。




新鏡頭不如老鏡的解像力?

這個不曉的是怎樣試驗結果,讓您如此覺得?

就以鏡頭年鑑2008所講
以24-70和14-24測試評語,在底片機上表現良好,但卻在數位機身表現不佳,作者是以機身鏡匹配來解釋!

鏡頭在感光元件上表現不錯的話,底片上也表現不錯!
但會出現在底片上表現不錯的鏡頭,但在數位機身上可就不一定。

080219] ASAHI Camera 2008/02 數位時代的新鏡頭學入門


也就是過去底片可以減少原本鏡頭缺陷顯露來,有場曲的,底片有點曲率可以改善這部份一些等方面,當然也不是說在感光元件上表現不好就是爛鏡,只是當初的考量光徑背景不同而已!

  • 4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