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邁向型男之路之Nikon Df 不專業分享

好奇一問

樓主用什麼包著相機再丟到包包裡?

我自己找了多款也沒滿意的方案
測光就別說了,不管找什麼理由Df就是比較麻煩


為什麼測光比較麻煩?

觀察旋鈕配置
一樣可以眼睛不離景觀窗直接調整

還是您說得測光是指別的東西?

MUS wrote:
您可以想像一下, 以A7 來說, 手動對焦的精準度要怎麼確認?
另外也順便回覆您上面的文章, 峰值對焦其實在對稍遠的複雜景物的精準度並不是非常高, 很多時候是必須要透過對焦畫面放大才能進行準確對焦


精準度就是放大之後峰值訊號(點、線)最多就是對焦最佳的狀態
畫面放大是純OVF比較沒辦法做到的

放大並不困難 只需要按兩次鍵就可放大14倍然後進行對焦
只要峰值訊號最多就直接按快門了

MUS wrote:
沒錯, 更加上裂像疊...(恕刪)


您既然有所堅持,那麼小的也不便多嘴了

Weilli wrote:

精準度就是放大之後峰值訊號(點、線)最多就是對焦最佳的狀態
畫面放大是純OVF比較沒辦法做到的

放大並不困難 只需要按兩次鍵就可放大14倍然後進行對焦
只要峰值訊號最多就直接按快門了


其實 "對焦" 的動作並不是單只有放大, 您也提到是兩次放大鍵後進行對焦, 整體的操作來說都需要透過LCD來進行, 因此相對耗電. 另外相信您操作過後可以理解當透過 LCD 14倍放大時, 如果鏡頭焦段梢長會更難進行穩定對焦. OVF 絕對沒有放大14倍透過LCD 對焦的100%精準, 但是問題在於電力消耗差別是很大的, 此外OVF 可以再透過裂像對焦屏等去增加對焦精準度.

Weilli wrote:
您既然有所堅持,那麼小的也不便多嘴了


這是公開論壇, 似乎也沒有堅持不堅持的問題, 如果您也如此思考, 那也不多置喙了.
^^A 請多多指教~
kfegk2002 wrote:
接老鏡A7絕對比DF方便...(恕刪)


不講別的, 光講鏡後距 Df 就跟A7 沒得比, 接老鏡一定是沒有反光鏡的機種方便多了.
但是Df fusion的意義本就是在於新舊都能相容, A7 現在都只看得到在老鏡上討論眾多, 新鏡的部分呢?
^^A 請多多指教~

MUS wrote:
其實 "對焦" 的動...(恕刪)


原諒我回文之衝動 (前一陣子看太多反串文,一時間沒調整過來)


假如您可以長期關注手動鏡大樓
尤其近期的機種

Leica M240大樓
使用愛好者的心得最容易得出端倪

M240有峰值對焦後可以更好對焦

而且對焦花費的時間在峰值對焦可以縮到一秒甚至更短
(您所謂的電力消耗應該會建立在對焦時間在五到十秒以上,更何況電力在開關機時單位時間耗費最凶)
我拍婚禮也沒什麼問題,

至於長鏡頭放大下,其實才更會知道你當時候的狀況,預先得知情形就可以預防

不會用其他對焦方式手就不會比較不抖

MUS wrote:
不講別的, 光講鏡後...(恕刪)


玩老鏡就是希望以便宜的價格玩到優秀的畫質

新鏡絕對是原生機種在畫質和對焦速度上的平衡來的較佳

假如是手動新鏡
Leica M, R鏡頭轉接

可以漸漸看到更多作品出來

不乏50/0.95的作品

snowaliens wrote:
好奇一問樓主用什麼包...(恕刪)


我完全沒包,就直接放在包包裡....因為包包裡啥東西也不放....只放相機就好了....
抱持著實驗的想法入手了DG-2,一開始用就證實了預料中的結果
視野的縮減非常嚴重,估計頂多剩中央的30%(我有戴眼鏡)
對於對焦點不在中央的構圖完全幫不上忙,以我的習慣來說應該就只能讓它沉睡防潮箱了
難怪我是第一次聽說這東西,因為我也不會向人推薦這個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