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Nikon 復古全幅相機型號:Nikon DF!(from Nikon Rumor)


zeisslin wrote:
其實如果賣太貴應該會...(恕刪)

不同市場用戶族群,沒有對打機會!
這台花了大番功夫,一部部影片到來,很顯然主打是NIKON老用戶的心。


對於那些喜歡比較規格 比較畫素 比較價錢,和這台是打不上關係!

zeisslin wrote:
其實如果賣太貴應該會...(恕刪)


如果你買FF 只會考慮D610或A7R等級的話, 不好意思, Nikon
這台應該不是要做來賣給你的
D3/D200X2/D50/D40/FM3A/F100/FM2/CP7900/ U40/U20/L1X2

diffusionless wrote:
不同市場用戶族群,沒...(恕刪)

wow

diffusionless wrote:
壓力鍋兄,可以告訴小...(恕刪)

不要這樣子說嘛!我只是推測而已。因為雖然是非CPU鏡,但有輸入鏡頭資訊到機身裏,在D700是焦距及最大光圈。不過,還需要什麼資訊我就不清楚了。我知道的是,用這類老鏡一樣可以選任一點對焦,那不能就這一點的亮度測光嗎?
您這樣一說,好像問題不是我想的那麼單純,可不可以請您指教一下?

diffusionless wrote:
壓力鍋兄,可以告訴小弟這些技術上怎麼做?

例如像點測光連動是需要CPU來告知系統鏡頭資訊,那麼NIKON要如何才可以做到?

diffusionless兄,
請問點測光連動為什需要鏡頭的資訊?人家松下所有有點測光的相機,轉接其他系統鏡頭都能正常運作無誤啊.只要相機自己將對焦點跟測光點連動就行了不是嗎?
collective wrote:
diffusionl...(恕刪)

對於無反系統來說,本來是直接用感光元件曝光 測光與對焦,當然可以用直接點測光聯動。

這裡NIKON也是一樣,開LV模式之後,就算一些ZEIS或LEICA改NIKON卡口鏡頭,也能點測光聯動。

因為這時候是直接作感光元件影像分析,獲得測光資訊,不需要額外支援或問題。




所以問題在於DSLR本身是從過去底片設計沿用至今設計,會有一些電路設計都是沿用過去。
像是其中使用測光就是在頭部位置,測光元件也是一個縮小的感光元件一樣的光電元件。
F5
FX


這個問題有點像是早期千喜蟲問題,這些硬體電路是在於打開,像機身所給焦距光圈是在於已經獲得測光結果做修正。
也就是前面這些電路決定一些鏡頭資訊輸入與打開,這部份是因為過去結構設計無法動。




這個是3D矩陣測光
我看這台的成敗會在於手動鏡合焦能力…有時候D4在大光圈下還常常要用到live view,若能解決,會是一個賣點…其他的就無所謂了吧,反正要連拍找D4,要高畫素找D800E,我只想要輕便與手動鏡方便使用
Pure Photography #6


官方版最終回....顧

就把前面五段濃縮

然後只給你聽快門聲音

哈~就是故意不把最終樣貌露出來

不過我看明天中午還是晚上就會有完整的資料圖片

然後禮拜二就正式發表會上場


用相機來拍別人,也是替自己留下足跡
烏巴巴 wrote:
我看這台的成敗會在於手動鏡合焦能力…有時候D4在大光圈下還常常要用到live view,若能解決,會是一個賣點…其他的就無所謂了吧...(恕刪)


完全同意!

終於也有過來人說出真像:光學觀景窗即使是旗艦機也不足以精準對焦!(我一直說:Nikon觀景窗其實並沒做很好)

拭目以待:看Nikon這次要給大家什麼
以小弟用過NIKON的系統這幾年的經驗

我也認為這台機器不可能太便宜...

至少至少...會超過D610的售價

也很有可能出現意想不到的高價...

在N家每次期待換來的都是無止盡的失望...

最後還是咬牙買下去...唉~~無奈用過N家的系統

無論是對焦還是閃燈要再去習慣其他家的好像都很難阿...
  • 2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