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nikon如果價錢還是那麼不平民。早晚會被canon打垮!

brexchen wrote:
請問你又知道NASA的特殊要求是什麼? NIkon 做的到NASA的要求, 就是品質的保證.
canon 在陸地上拿來玩玩可以. 在極端的環境下, 我只信賴Nikon! 與機械式底片機.


Google 可以找到不少關於為何 NASA 選擇與 Nikon 合作的討論。簡單的說是:當年選擇不多,後來則是一個相機製造上的原因使得 NASA 不考慮 Canon 的相機。

Nikon 與 NASA 的合作關係最早可以追溯到 1970 年代的 Apollo 計畫,當年 Canon 還只是一家剛起步不久的相機製造商,那時 Canon 相機的完成度沒有辦法與大 F 相比擬,NASA 自然不會考慮 Canon。(不過有趣的是後來第一台登上月球的相機是 Hasselblad,而不是大 F)因為這個歷史上的原因,再加上 F 接環的相容性,繼續使用 Nikon 的相機可以減少系統轉換的成本耗費。

或許有人會覺得像 NASA 這樣一個擁有龐大研究預算的機構,換相機系統的花費對 NASA 來說應該不痛不癢吧?不過我們必須了解 NASA 採購相機的過程不像我們到相機店或者在網路上買相機一樣,off-the-shelf 的相機是不可能直接拿到太空上用的。在 dpreview.com 可以找到一位曾經在 NASA 協助設計並測試 NASA 攝影系統的攝影師 Tommy Huynh(他已於 2000 年離職)。他提到過說相機要上太空之前必須經過一系列認證過程,他舉例說道:

Think of everything that can go wrong and it is tested to make sure it doesn't go wrong. Depending on how it is housed, cameras/lenses/flashes can be tested for EMI, survivability in a vacuum, sublimation, exposure to atomic oxygen, temperature extremes, etc....It's a lot of testing and being gov, even more paperwork. Don't remember the numbers but you get the idea. On top of that, some of the old cameras/lenses may have had special housings or thermal blankets made for it, so changing the camera/lenses can mean a host of other engineering changes. It's more complicated than most people think.

Tommy 當年曾經建議 NASA 使用 Canon 的系統,但轉換系統對 NASA 來說是一個不切實際的事,畢竟長年與 Nikon 合作下來 NASA 已經發展了一套專門配合 Nikon 相機系統的作業流程(包括隔熱層的設計、太空人的訓練等等),如果要轉換系統,這些流程勢必要重新設計,成本的耗費難以估計。引用 Tommy 自己的話:

At that time, the use of Nikon was due to the history of using Nikon. EVERYTHING flown has to be flight certified, there were a slew of Nikon lenses already certified and there was no compelling reason to swap out the entire system for Canon (despite my attempts) because the flight certification process is extremely slow and expensive.

dpreview.com 的 這個討論串 裡面,TOF guy 提到 NASA 要求相機以及鏡頭在製造過程中必須符合 NASA 的製作規範,雖然 Canon 有提供客製化的服務,但是 Canon 對配合 NASA 更改相機製造流程的興趣不高。反之 Nikon 從與 NASA 合作的過程中逐漸地將 NASA 的製造規範納入自家高階產品之中。以往 Nikon 必須將相機再三修改才能符合 NASA 的要求,但 D3s 是 Nikon 史上第一部以民用相機規格通過 NASA 要求的數位相機產品。

Tommy Huynh 的 blog

Tommy 在 dpreview.com 上面關於 Nikon 與 NASA 的討論,討論中 Tommy 有提到當年他們是如何與 Nikon 合作把 F5 「變小」以便塞進他們設計的隔熱層。
其一
其二,這篇討論裡面 Tommy 有提到 NASA 選擇 Nikon 其實跟鏡頭的堅固程度沒有絕對的關係:There are many reasons why they stayed with Nikon, none that I know of are because of ruggedness of the lenses.
You don't take a photograph, you make it. - Ansel Adams
「藍寶基尼」如果價錢還是那麼不平民。早晚會被「法拉利」打垮!「藍寶基尼」市場會越走越小!

「藍寶基尼」到底優於「法拉利」哪裡?價位非得那麼不近人情嗎?


odyseuss wrote:
Google 可以找...(恕刪)


幫ody大 認真回應按個讚

順便搬板凳繼續看戲
好猛烈的炮火~

讓樓主嚇到了吧~~~

小弟從D80到D7000都覺得很習慣~也沒出過什麼問題 鏡頭雖貴但也反應在扎實度~

借朋友的60D來玩~也覺得是CP值很高的機身~拍出來的發色也是又柔又純淨~

前輩們說的很清楚~看不下去就可以選擇不買...

這種主題常常造成兩家的爭論 沒意義...我覺得兩家都很好!!!

nikon不比canon差


至少它們一直在我心裡是平行的地位

各有優缺點
樓主既不是NIKON股東更不會是大股東
也不是尼康CEO或是副總
也不是尼康的研發工程師或PM

啊人家怎麼定價怎麼操作市場是人家的事
你不用替他緊張

買你買得起的東西就好,不要勉強買比較貴又覺得沒比較好的東西

東西的價值來自於有感覺,沒有感覺是種幸福,有感覺反而要多花錢,音響特別明顯,真羨慕有人跟我說"MP3和CP音質一樣,為何要買CD...."
以上重炮手大大
小弟只是為Nikon消費者發個小小哀嚎!卻有那麼多砲轟!難道妳們希望Nikon售價越高買起來越爽!除非大人們是Nikon員工或股東!哪個消費者不希望自己買到便宜又大碗的東西!雖然不大可能!但哭哭妖一下!也是為大家爭福利啊!雖然只是哭妖一下!沒啥路用!活像資方態勢!對不起!可否央求版主把本主題下架!

averythh923 wrote:
以上重炮手大大小弟只...(恕刪)


一分錢一分貨

NIKON賣這麼貴可是利潤卻比CANON少很多

不是故意賣這麼貴

而是很難有降價的空間

averythh923 wrote:
以上重炮手大大小弟只也是為大家爭福利啊!...(恕刪)
感恩!

averythh923 wrote:
nikon如果價錢還...(恕刪)

N與C現在這兩家鏡頭比起以前貴太多,我都買不起,現在都買S牌鏡頭~~
  • 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