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

NIKON...是笑不出來?!?..還是在偷偷的笑!

ming0721 wrote:
應該是後者啦機身防手...(恕刪)


感謝分享,正好沒有機會實際接觸這兩家的機身,不知原來還有這種設定功能.......

不過,除了參數可改外,實際上的機械結構是否有所不同呢?對於這點實在很好奇,因為DX 18-200 VR跟16-35 f4 VR用起來的感覺實在是天差地遠.......
SElephant wrote:
另一個可能的重點是....(恕刪)


這個有最佳設定是和鏡頭設計有關,所以就像當初機身馬達和鏡頭馬達一樣,一對一的校正補償和一對多通用性,各自有優劣!

但最後可以發現,大都還是走向鏡頭馬達專門配對的方式,因為在畫素越來越高,速度越來快時候,精準度要求也越來愈高,一對一可以針對各鏡頭做獨立最佳化修正!

像是在24 1.4G的超音波達和小黑六的就不會相同,精準度要求也不同!


機身防手振,個人想到同焦段但不同光圈的偏移補償會一樣麻?

因為光圈是會影響焦深或景深,兩著對容許的範圍不同,焦深越小精密度要越高!
formosa2u@gmail wrote:
看您的發言 , 就知道您不知 玻璃鏡片的優點 ,
樹脂的透光度遠不如玻璃 , 尤其是鏡頭用的玻璃.
若您不知道的話 , 滿街的眼鏡行 , 進去問一下 , 是玻璃的比較好 or 樹脂的比較好.
若您有朋友在做 DC or WebCam 這一塊的話 , 去問看看 大立光 的玻璃鏡頭 和 樹脂鏡頭價差多少吧~
[ 成像品質連kit都能電老鏡 ] ---> 這一句, 應該可以問問大家的意見吧~
樹脂鏡頭唯一的好處就是重量輕 , 可能比較不怕摔 , 最重要的 ---> 便宜.

眼鏡行...
你可以google一下 透光率比玻璃鏡片高
可以找到一堆
第一個就是小林眼鏡...
以目前的技術光學樹脂透光率已可以比一些玻璃好了
光學樹枝的缺點就是在設計上可選擇性小
多為低折射率
所以鏡頭設計不會全用樹脂 多是用來做非球面等製造難度較高的鏡片
目前一些製造困難的光學原件
也是使用光學樹脂 加工的成本比玻璃低多了 甚至玻璃根本做不出來
效能也不會比較差

當然低階DC/Webcam只要便宜就好
品質能用就好
成像差是一定的

現代鏡頭因為製造技術的進步
非球面 低色散玻璃幾乎成為標準配備
加上電腦輔助設計
要贏老鏡不難
除非你要拿那種萬中選一的來比
但是CP質就差多了

被標題騙進來+1,我認真了...呵呵
所幸看到幾位大大精彩的討論,真是長知識。感謝您們分享!

回到主題,用 Nikon 多年,現在還同時使用底片機與數位機、手動鏡與 AFS 鏡,
只能說,N 家的東西實在很有味道,樸實耐用,我就是喜歡這調調。
相信 C、S、P...每家都有自己的風格,也都有投緣的 user;自己用的順手最重要。

至於錄影功能,從專業級到"有就好"級的需求大不相同,有需要的人自然會買合用的設備;
若需求強勁,且 N 家也有能力回應市場,自然不會坐視不理。(有錢,還不賺嗎?)
但,要是隨著攝錄影手機起舞,也太不像 N 家的風格了。

再岔題談到樓主的國文程度...個人沒有評論的立場與資格,匿名的網路世界嘛!開心就好!
但,以身為兩個孩子的父親的立場,要是以後我的小孩寫出這種不知所云的文字,
我一定會先嚴正的指正、教育,再私下深切的自我反省,自己沒善盡教育之責。

這樣太認真了嗎?好吧!我又輸了...^_^

大叔教室 wrote:
每次看這種討論串都特別覺得有意思


大叔要多體諒
如果少了嘴砲文
01只怕文章只剩一半了

victor hsu wrote:
眼鏡行...你可以g...(恕刪)

塑膠鏡片無法利用高溫的方式來coating, 因此穿透率沒有辦法做得比玻璃高~~ ^^"
kanghsing wrote:
大叔要多體諒
如果少了嘴砲文
01只怕文章只剩一半了
真的要多體諒, 我覺得如果少了嘴砲,大概連一半也不到吧!
Mantissa wrote:
塑膠鏡片無法利用高溫...(恕刪)

不能高溫不代表不能coating
還是你的意思是高溫coating透光率較好?

記得底片機時代單眼機身或雙眼機身

N.C.P.S.O各家好像沒有看到過塑膠機身

有哪位玩家有接觸過底片機塑膠機身的嗎

那現在的塑膠機身是屬環保機種嗎?

這種塑料不知道會不會像賓士車富豪車上

蘭吉雅車上的環保塑料材質一樣三年過後

慢慢脆化強度不足10年過後塑料結構自動崩潰
快樂的鼓手 wrote:
記得底片機時代單眼機...(恕刪)

您所說的S是SONY還是SIGMA?
底片機時代可SONY還沒有進入這領域阿...
那是叫Minolta...

為什麼底片機時代都是做金屬機身?
因為他們光是底片跟沖洗的費用就耗費不少了~~
而會進入這門的...也都不是一般的入門者...
當然一進去就等同於現在的D300以上~~

而限在單眼普及年代!
既要吸引老手...當然也要讓對攝影有興趣的人容易入門~~
中高階以上都是金屬機身了吧.....
中低階以下塑料機身是為了節省成本....
還是您希望連入門機身也做成金屬的...然後價格再變的一點都不入門?
相機又不是拿來撞的...也不是拿來作動體力學的...
這麼多意見...
乾脆直接買中高階以上的機身就好了...(中低階以下無視)
不然照大大的想法...就不需要市場區隔了阿~~
並不是每個人都買得起D3x....
你叫一個剛入門的花10萬買整組...他也不見得肯!!

雖然還是會有一台入門機用很多年的人...
但是一般來說...攝影興趣培養到10年以上...
換一台金屬機身的相機....也不是什麼稀有的事!
大部分的廠商也不是這樣做市場區隔嗎?
不知道是您太天真...或是您太理想主義啊!!
  • 2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