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nikon d5000 vs. canon 500d 大PK


diffusionless wrote:
雙方沒有同級產品,而...(恕刪)


目前有做翻轉螢幕就Olympus、Sony、Nikon,而翻轉螢幕主要的功用就是俯拍、仰拍與自拍,
S家的翻轉螢幕是不可能自拍了,O家與N家差異在於往左翻轉或往下翻轉,
N家會推出往下翻轉螢幕,真的令我覺得很有新意,但在低角度仰拍時,
可能就因為要顧慮螢幕是否會碰觸到地面,而無法將機子放的更低;
在自拍時也會有困擾,在手持自拍是OK,但人多時或要與風景合照時,
就需上腳架自拍,此時螢幕往下翻轉剛好會被腳架檔住,這時就是一整個尷尬,
所以N家的創意應該只是不想落人話柄,被說是學O家,但這種設計是否真有考慮到使用者可能發生的狀況呢?
接下來還蠻期待C家何時會推出翻轉螢幕,反正也能有兩個方向可行(往左或往下),除非不考慮自拍功能而學S家,不然還是乖乖學O家好了。
memgyu wrote:
lotus_flow3r大大你拍一張電車車門是斜斜的照片給大家看看.....



對呀,拍來看看,

因為我也認為這就是果凍...跟廣角變形無關
lotus_flow3r wrote:
女半身,男低女高,一...(恕刪)



說這麼多 拍一張電車門是斜的來看看吧XD


奇怪說一下5DII 就不行 ? 5DII 就是最好最棒的?


不過也很奇怪 拿一台高階機對一台入門機


真的也難為了 D5000
njh123 wrote:
可能就因為要顧慮螢幕是否會碰觸到地面,而無法將機子放的更低;
在自拍時也會有困擾,在手持自拍是OK,但人多時或要與風景合照時,
就需上腳架自拍,此時螢幕往下翻轉剛好會被腳架檔住...(恕刪)




純討論,單純無法理解您的顧慮,所以純討論
(前幾樓已有人把我貼標籤,說我為NIKON找台階,01喜歡分門派的人還真多)

機身放低時,人眼會比機身高,此時若將LCD放垂直,那會看不到LCD的畫面
因此一定是將LCD放跟地面水平,如此應不會有LCD碰觸地面的疑慮

上腳架自拍時,如果有他人,通常習慣會先構圖好在跑去跟人一起拍照
如果要站在拍照點靠從遠處看著LCD構圖,會遇到LCD太小,看不清楚,而且如果沒調好還要跑來跑去就太累
所以這時的問題不是LCD背腳架卡到,而是靠LCD取景不方便
lotus_flow3r wrote:
那個吐槽5D2有ro...(恕刪)

送你幾顆5D2做的果凍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ELlx-us3F8&feature=relat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dlDVK-f-kA&feature=relat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KYPxAy47pE&feature=relat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8iBL7tFAGw&feature=related
https://www.flickr.com/photos/aquamojo/sets/
身高的問題明明就是簡單的空間透視效果...哪來的男生比較矮的問題= =

那張怎麼看,男生都是站在跟女孩子同高度的月台上
cgy1986 wrote:
說這麼多 拍一張電車...(恕刪)


lotus_flow3r 這位仁兄

是CANON CEO啦

到處流竄護航CANON..搬弄是非..顛倒黑白..強辭奪理

上次在SONY版自取其辱還沒得到教訓的樣子

保安...保安...把他拖出去.....

別誤會阿...我是在叫彩虹業務林保安......
njh123 wrote:
目前有做翻轉螢...(恕刪)

翻轉螢幕向左或向下,各有優缺點啦!
小弟覺得O家向左翻也有它的缺點,
如果相機置於腰部取景時,左手會不會卡到向左翻的螢幕呢?
總覺得應該會卡卡的吧!
至於N家向下翻也有麻煩啦!
就像前面說的加電池把手後怎麼翻轉的問題!
其實相機是死的,人是活的!使用的人自然會去避開這些問題呀!
不過有大家的鞭策,大家都是廠商的免費設計智囊團,
我們消費者也可以買到更符合大家需求的機器!
njh123 wrote:
目前有做翻轉螢幕就O...(恕刪)

會設計往下翻應該是遷就左邊一整排按鈕的關係,N家一直以來功能按鈕都是在左邊一整排讓左手可以按,如果因為要做翻轉螢幕而放到下面應該會被罵死........
卡米攝影誌 http://jiawei.twbbs.org/
lotus_flow3r wrote:
一個夠快的CMOS加上Progressive的影像擷取方是不會有果凍效應,老兄真是非常有趣,Progressive跟rolling shutter比較有關係,哈哈,要把話顛倒講也不能這樣睜著演說吧?這個影像處理晶片的關係不大,因為原始的影像擷就有時間差的問題的話,怎麼捕都補不回來。

要硬扯甚麼果凍效應大、果凍效應小的真的很鬼扯。現在Nikon愛用的SONY元件已經讓Nikon(連續)出了兩台有rolling shutter現象的DSLR,反觀Canon,沒有一台有Video功能的DSLR會跑出rolling shutter的現象,這樣的技術差異已經非常的明顯:一台的CMOS用21世紀最新的技術,一台用的是(類似)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的數位影像擷取技術。


一個連 interlaced 與 progressive 差異都不懂得人就不要來放砲了... 你有用過5D2嗎?有長時間使用嗎?連商業用的高階攝影機都會有些許果凍效應了,5D2只是比D90略略好點,離沒有果凍效應還差得遠哩。

progressive 就是循序掃描,如果你用interlaced根本就掃不出果凍效應,只有更醜的梳狀紋路。不是說progressive一定會有這效應,只是你用interlaced看到的根本不會是這玩意。


我手上就有5D2,也用了快四個月了,你以為我不想要有一台錄影沒果凍效應的DSLR啊? 你用的是啥啊?嘴砲DSLR嗎?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