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7

Nikon D850 蓋大樓 !


yang stephen wrote:
三位過講了這只是相...(恕刪)

S大謙虛了,拍的真讚!!

我是只會按快門,沒技巧的


andyhsiao wrote:
S大謙虛了,拍的真讚...(恕刪)


漂亮!



peterwuprimax wrote:
平溪桐花鐵道情
Nikon...(恕刪)


蠻喜歡平溪菁桐那帶的景色


黃頭扇尾鶯
106_6506 by lai01030342, 於 Flickr
106_6523 by lai01030342, 於 Flickr

背景的水泥牆,造就一個蠻特別的景,不過看起來真假
106_6262 by lai01030342, 於 Flickr
andyhsiao wrote:
我是只會按快門,沒技巧的...(恕刪)


上面那句我有專利哦

mm-lai wrote:
黃頭扇尾鶯..(恕刪)


我只拍過一次.....

好菜.......................

mm-lai wrote:
漂亮!蠻喜歡平溪菁...(恕刪)

真是可愛的鳥,拍得真讚!

yang stephen wrote:
上面那句我有專利哦...(恕刪)

哈哈....原來是S大的專利,失敬失敬!
象山手持拍夜景。
MP50 F2 1/50

105 1.4E F1.4 1/100
迷上飛羽快一年之久了,許多人拍到不想拍的普鳥對我來說都是第一碰到
週日朝聖去台南找赤翡翠沒找成還好有鳥友介紹這鳥點算值回票價






safecar wrote:
象山手持拍夜景。MP50...(恕刪)


手持......

太強了
JIUN SUNG wrote:
迷上飛羽快一年之久了...(恕刪)


歡迎進入大錢坑


~~~~~~~~~~~~~~~~~~~~~~~~~~~~~~~~~

一直沒有整理的赤腹山雀

超肥的....


07赤腹山雀-20180117-850_3477 by stephen-yang, 於 Flickr
各位D850用家大家好, 借這幢大樓讓小弟分享一下使用D850幾天下來的感想:
從D70S, D300, D800到今天的D850已在N家呆了十年. 數年來也有用F家微單作家庭輕便機, 驚嘆現今的微單已經能應付大部份DSLR的非專業工作, 但售價更便宜, 體積更輕巧. 看見S家那麼多黑科技, 半年前更新鏡頭時也動過轉會的念頭, 雖然最後因為手感問題還是選擇留守N家, 但對N家的新相機沒有太大期望, 以為DSLR已經不會有太多進步了. 2017年底, D850發表. 外界對D850能於高像素下保持高速連拍讚嘆不已. 我的D800還是頭好壯壯未見老態, 更換D850需賣出D800再補上約八萬台幣, 而高速連拍我平常也用不太到, 換機我是相當猶豫的, 但始終用了一台相機五年多了, 心裏的惡魔總是禁不住, 得到女皇的不反對通知, 於D850供貨開始正常後, 就去搬了一台回家.
原本我對它的新功能沒有太多期望, 但試用一天後, 我完全推番了自己之前的想法, 對比D800, D850基本上是所有看得到的地方都有進步, 可能有部份改進在D810已經有了, 這我就不知道啦.
那些連拍, 翻轉LCD, 對焦搖杆, 加大OVF, 電力增加, 曝光寛容度等規格上有的就不說了, 我想談談規格表上沒有的驚喜.

1.畫質: D850像素只增加了約一千萬, 六年來的科技發展, 可用ISO增加是可以預期的, 但想不到畫質細節還是比D800有明顯進步, 這令我意想不到. 以前還有人在說同片幅下低像素=較高畫質, 我想現在已經不需再討論了.

2.Live view: D850 Live view對焦沒有明顯改進是別家粉絲的一個攻擊點, 這個對焦速度我是能接受的. 始終DSLR的LIVE VIEW往往只為應付高低角度的拍攝需要, 相信沒有多少人會用DSLR追焦吧, 就算對焦追得上, 這個配重也不會是一個舒適的體驗. 我對D800最大的不滿是它於LIVE VIEW下拍完一張照片後要等個2秒左右才能有下個動作, 途中只有黑屏, 什麼也不能幹, 這個表現連D300也不如, 不知道N家的工程師是怎麼搞的. D850終於不再黑屏了, 等待時間還是有的, 但縮短至只有少於半秒左右, 基本上沒有停頓感. 配合新增的全電子快門和touch對焦, LIVE VIEW的使用體驗和可用度是有質的飛躍 (雖然反應還是比不上一部普通微單).

3.對焦: 換上D5的對焦系統, 對焦速度應該是有提升吧, 但由於我不常追焦, 未有太強列感受, 反正是拍得更爽就是了. 對焦最令我感動的是有對焦點記憶功能, 按下對焦搖杆(要自定義才有)就能立即回到預先設定的對焦點, 最貼心的是直幅橫幅可分開記錄. 拍人像時可以將對焦點設定在畫面1/3左右, 直幅橫幅轉換時再也不用按來按去. 不知這功能是不是首創, 但對我的拍攝體驗實在有很大改進.

4.Touch選單: 用touch按選單比起用按鈕實在方便太多太多太多了, 不知道別家為什麼明明有touch mon, 但偏偏不用於按選單.

5.錄影: 有慢動作攝影, 亦有電子減震. 雖然這些功能後制軟件也可做到, 但是相機內建就是方便, 也增加了使用的意欲.

說了這些驚喜, 再說說吐嘈點:

1.沒有內閃: 為了更大OVF取消了內閃, 很多人也說這個等級的機身, 需要補光的話應該使用外置閃燈吧, 況且D850高感那麼強, 現場光就夠了, 低輸出的內閃也沒有什麼用云云. 這些都說得對. 我D800的內閃的確不是用來補光的, 我是用它作為無線閃燈的引閃器啊. 沒有了內閃, 我可以用外閃作補光, 但就再也不能單機搖控閃燈了. 另外, 下面的缺點亦令這問題變得更嚴重.

2.新AWL無線電閃燈系統: 由於再不能單機搖控閃燈, 興起多買一支閃燈的念頭. 看看D850對搖控閃燈說明, 複雜到難以明白, 再參考了SB5000, SB500等閃燈的說明書, 終於有個大概了解. 想用無線電單機搖控閃燈是可以的, 那要先買個WR-10 set裝在D850上, 而現時支援的閃燈只有SB-5000一支, 但SB-5000只可作slave, 不能作為master發出無線電迅號. 買個WR-10 set就要5千多台幣, (D3400 kit set才一萬多), 即是說我要花半部入門DSLR kit set的價錢才能讓D850有單機搖控閃燈的能力, 每次出門還要多帶兩件小東西. 好吧, 你可能會說繼續用光觸發就好了, 光觸發用了那麼多年, 其實也沒有什麼不好. 但副廠的閃燈都轉用無線電了, 我們原廠還是只能用舊制式. 況且2.4G無線電也不是什麼高新科技, 一部平價玩具搖控車已經用了很多年, 真不明白為什麼N家就是不把它內建於機身和新閃燈內, 要將新系統弄得那麼複雜.

3.Snapbridge: 不要誤會, 我Snapbridge的使用是很好的. 聽說早期於IOS有連線困難的問題, 但現今的連線很稳定. 我對Snapbridge的吐嘈是它只可轉送JPEG. 我平常都拍raw, 不拍JPEG. 那麼拍raw+jpeg不就可以了? 可以是可以, 但raw+jpeg會佔用連拍的buffer. 而且比較只拍raw, raw+jpeg於LIVE VIEW時要更長的黑屏等待時間, 我沒有仔細量度過, 如果raw是半秒, raw+jpeg就要大約3/4秒左右, 反正是有感的時間差. 為了更多的連拍續航和更快的LIVE VIEW體驗, 我只好影raw, 再在需傳相時機內轉jpeg. 這多了一道手續啊. 如果相機能在我選擇傳相時自動生成一張作傳送用的JPEG, 那就好了.

4.XQD: XQD是現今最快記憶卡, 價錢亦不比UHS-II 貴. 但不是每個D850的用家都需要極致的寫入時間. 對我來說, 一張95/mps 的UHS-I, 加上機身buffer, 大約可連按快門3-4秒20多張不卡彈, 已經能滿足我的需要, 必要時我還可以換1.2x或DX format去換取更長連拍. UHS-I價錢只是XQD的1/4以下, 我不需要XQD的速度, 但我想要用雙卡啊, 不買XQD下就只能用單SD了. D5/D850/D500用XQD已成定局, 未來只好希望隨著制程改善, XQD變得便宜點吧

說吐嘈點的篇幅好像比優點還多, 那只是因為優點都很明顯不用多談吧了. 總整來說我對這次更新相當滿意, 亦慶幸半年前沒有跳家的決定.
這幾天都沒空外拍, 有好作品時, 才再在這裏添磚吧.
cwmmike wrote:
各位D850用家大家...(恕刪)

cwmmike大大其實可以單獨發一篇文章了,
寫的相當清楚,條理分明,
只是那些對我來說有點生澀的名詞,
讓我這愚鈍的腦袋硬是讀了三次才讀懂,哈哈…
  • 27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