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ontheone wrote:難道D500被人遺忘...(恕刪) 蝴蝶拍的真美,看來怪兵器還真好用...~~~~~~~~~~~~~~~~~~~~~~~Nikon D500+SIGMA 150-600mm F5-6.3 DG OS HSM Sports
當人人都在轉無反時,我還是在用D500拍攝。。其平衡的性能和高感,其實是一台街拍利器來的。。還有較細小的体積,配上AF-D定焦,簡直就是最佳配搭了。(泥坑的AF-D定焦大多是体形嬌小的。)攝於著名的香港北角春秧街一隅。經常有人說,轉換對焦點很困難哦,單反對點點不足哦。。。對我來說,既已習慣傳統的泥坑對焦點選擇操作,也覺得反應速度可以應付拍攝速度(可以眼不離手操作),這些圖片的對焦點忽左忽右,其實都是So easy啦。。PS。最尾一圖是香港的電視台藝員,我是隔很遠就看到他了(1米9的身高),一到適當位置就開始連拍(大約拍了10張),拍完後他已走到我身前,我還向他示他姆指,他回答:『哇,這也行?』其實,這涉及到街拍的技巧。通常而言,我們是向前方50米外掃視,然後腦中做構圖,然後就等『主角進入預定位置』,這樣的街拍自然有構圖有氛圍了。更多時候,基於畫質和快門速度的需要——通常我會使用1/500秒作為基本設定,因為,這是一種『運動中的拍攝』,較高的快門速度對『定格』是有好處的,而且是必須的,而定焦則容許更大光圈,也就可以在較高速的快門下有更低的ISO值。所以嘛,大光圈定焦鏡大多被稱為『高速鏡』,就是這個意思咯。。
D500 +Sigma 50-100/1.8 ART,幾乎已經是DX機的最高組合(但論低感畫質,可能配D7200會更好一點。)。雖然Sigma 50-100/1.8 ART上市後叫好聲隆,但是似乎很少人認真的對待這支鏡頭。。從f/2.0開始,這支鏡頭驚人的解像力,真的有像是為了APSC格式相機延續生命的意味。。而配合這支鏡頭,真的有如不用換鏡的定焦群,50、85、100都能兼顧到,我認定這是一代銘鏡(怪鏡?)之一。。當然,對很多人而言,她的重量還是比較讓人嫌的(但我不嫌,哈哈。)。Credit: Abby Ts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