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J大跟您的回覆.

diffusionless wrote:
是指一張畫面,用點測...(恕刪)
josephyen wrote:
我手上也沒有內建電子水平儀的機種。不過前幾層樓 diffusionless 提供的觀景窗圖樣,看起來 Nikon 是有獨立的水平儀顯示區域,沒有與曝光尺共用。...(恕刪)
litonchen wrote:
我目前使用D7000...(恕刪)
josephyen wrote:
我手上也沒有內建電子水平儀的機種。不過前幾層樓 diffusionless 提供的觀景窗圖樣,看起來 Nikon 是有獨立的水平儀顯示區域,沒有與曝光尺共用。
josephyen wrote:
先前在 mobile01 其他篇文章也有看到小綠鈕的介紹。
功能確實有特色且強大,不過小弟沒有實際使用經驗,不知道實際應用上方便與否。有時候一個按鈕太多功能,或是會依據模式有不同功能,使用上可能會不太順手。一個良好的操控設計需要長時間的試驗與調教。譬如說 E-M5 雖然自定鍵很多,幾乎所有按鈕都可以換功能。但這也意味著他的操控沒有經過長時間的調整,所以調整操控的工作就賴給使用者。我也花了很多時間在調整 E-M5 每個按鈕的功能,但怎樣調就是沒辦法像 D-SLR 那樣順手。
josephyen wrote:
這真的很讚。P Mode 為什麼在專業用家少用,就是因為特性曲線難以掌握。不知道機身用什麼取向思考,就只好自己思考自己調整。我比較期待的是以後的相機能夠自己設計特性曲線,既然機身轉 JPEG 都有風格檔能套了,為什麼 P Mode, A Mode, S Mode 不能自己定快門、光圈、感光度的調控曲線。
josephyen wrote:
這也是 S5 Pro 的優點之一。在當年 S5 Pro 算是定價最高的APS-C機種。擁有N家的操控,卻有Fujifilm 的色彩、白平衡準度,和超高的動態范圍。前兩者讓喜愛JPEG直出的人風靡,後者給予RAW檔後製者高度彈性。
josephyen wrote:
N 家的 AE Lock 可以設定成按住 lock 放開 unlock ,或是按一下 lock 再按一下 unlock。我覺得比較實用的是後者。
AE lock 沒有時間限制,也沒有模式限制,AE-lock 後可以任意切換 P <-> S <-> A <-> M(auto iso),可以任意調整曝光補償,都不會解除 AE-lock。
M 模式也有 Auto ISO 和曝光補償,可以自己控制快門和景深,但相機決定曝光。
靜物用 A Mode(Auto ISO) + AE-Lock,相機決定快門,自己決定景深,曝光穩定不變。遇到動態的,就轉一隔轉盤 A Mode -> M Mode(Auto ISO),景深不變,快門自己決定,AE-Lock 不會解除,所以曝光還是穩定不變。
這個應用是我用 N 家以外相機很難完整掌控的。別說 AE-Lock ,其他家 M Mode 有 Auto ISO 就不多了,有 Auto ISO + 曝光補償的更沒有。用 S Mode 景深太淺,用 A Mode 快門太慢,用 M 要同時調三個變數很花時間。Nikon 的 M + Auto ISO + 曝光補償真的很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