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黑卡究竟該如何搖?

派多里克 wrote:
很多HDR也是機身就...(恕刪)


呵呵~
我知道你是哪位了
因為你的相機是sony的
對你印象很深刻
(我朋友找不到sony同好非常懊惱)

我們也是最吵的吧
因為不會拍只好用笑聲掩飾


亦龍 wrote:
黑卡的發明是台灣人的...(恕刪)


(大驚)
我的小小發問竟勞動大師
真是汗顏

我會將上述的技術問題
再去多加練習

真是非常感謝大師抽空來回答
真感到很榮幸

陳艾草 wrote:
呵呵~
我知道你是哪位了
因為你的相機是sony的
對你印象很深刻
(我朋友找不到sony同好非常懊惱)

我們也是最吵的吧
因為不會拍只好用笑聲掩飾)


不重要啦~~我也是隨便拍拍就好!
拍照對我來說就是讓自己快樂而已,,
雖然我拍的也不怎麼樣..^^

下次見到面記得打聲招呼呀!
我的相簿 http://photo.xuite.net/aokiwq

kingliaw99 wrote:
Wow~亦龍前輩也在...(恕刪)


個人淺見,搖黑卡應該是由暗房處理引伸出來的一種技巧...而且該技巧之鼻祖大師是「郎靜山」老師,以前黑白底片放印自沖時有時會為了某局部做加減光而自行製作各型大小不一的遮版(黑紙卡黏細鐵絲)。

早期對拍照有興趣或職業者大都會自己搞一套暗房來處理黑白底片沖印放大,至於彩色除非有錢有閒並非常執著外沒人會去碰彩色沖印放大,因為器材及藥水等價格還有其過程往往超過個人之負擔,所以還是交給坊間三、五步就有一家的彩色沖印店處理來的合算。

黑白暗房因為自行沖印處理,其間做"燒"的動作就比較自在(那遮卡的術語當時叫做"燒"),但彩色就有困難了,因為沖印都是假他人之手且機器處理,頂多告訴店家整張照片增減光而已,而無法做局部修正,其實該問題國外早有廠商生產該功能的濾鏡了,也就是各色及層次的漸層鏡了,無奈售價偏高,若非職業所需很少有人會花上仟元以上(大品牌可能數仟元不等)買片可能只用幾次的鏡片?

當然以我們勤儉的國人及窮則變變則通的精神下,尤其數位時代之掘出,在不需底片花費及可以即時觀看拍攝成果下,就有天才發明應用「搖黑卡」這技巧了,至於是誰發明?老實說,我也不知,但搖黑卡這技巧倒是解決不少曝光上的光差問題,在此向發明者致上最高敬意..........
http://gallery.dcview.com/showGallery.php?id=35661

黑卡教學文



HRD也沒不好,只是一堆人飽和拉的比天還高,天空與地面的亮度又沒有所謂的層次感,合成起來就變成
一幅很詭異的動畫照,軟體用的好的大可看看國家地理頻道攝影師。



arno wrote:
個人淺見,搖黑卡應該...(恕刪)


講解的真是好...

雖然小弟是不愛黑卡技的,也不喜歡搖黑卡後的照片..拍得再好都會讓我覺的照片是假假的..
不過青菜蘿蔔各有喜好,喜歡搖黑卡的人搖得很開心就好啦~~

拍照嘛!不就是開心的拍,把自己喜歡的照片分享給別人,讓別人也開心嗎?



Ruby222m wrote:
像這樣子的花式黑卡
大家有試過嗎


此黑卡非彼黑卡
LIFE IS SHORT, PLAY MORE.

arno wrote:
個人淺見,搖黑卡應該是由暗房處理引伸出來的一種技巧...而且該技巧之鼻祖大師是「郎靜山」老師,...(恕刪)


攝影術並非中國人發明的, 郎老是把暗房裡的拼貼技巧和中國山水墨畫元素予以整合, 但要說他是鼻祖, 就太過於牽強了...

1857年, O.G. Rejlander的"The two ways of life", 32張照片拼貼而成.
今天小妹去淡水,刷了卡
不知是否成功,還望各位前輩多多指教
原圖直出

nigel0831 wrote:
攝影術並非中國人發明...(恕刪)


感謝N大指正,您說的對.....,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