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Nikon D800‧3630萬FX畫素之王


劍論山華 wrote:
可能因為我的問題太外...(恕刪)

簡單的說,就是我手持不夠穩,安全快門下依然拍不好,但不代表大家跟我一樣,我自己該檢討。

tmtcman wrote:
測試相機是非常辛...(恕刪)

謝謝鮮師前輩的鼓勵
✍ɪɢ|https://www.instagram.com/jml888.photography/
吉姆林 wrote:
感謝您的意見,但您認為該如何測試,才叫做有公平的立足點呢?



我的建議是採取類似DPreview的方法, 它秀出來的圖首先是jpg直出的, 然後是RAW檔用ACR轉, 沒有用除噪的. 這點我個人倒覺得不是很重要, 直接秀出jpg即可. 但DPreview好的一點是它的全圖下載提供了直出的jpg和RAW檔可以讓讀者選擇來下載. 對習慣用jpg直出的人他可以下載jpg檔來看, 對於習慣拍RAW再轉的人他可以去下載RAW檔,然後讓他自己用習慣的程式來轉, 這樣就可以有很客觀的判斷.

所以我建議吉大登出jpg圖即可, 但不妨提供jpg和RAW的全圖檔讓人選擇下載, 這樣會很有用得多. 像這個例子, 圖的下面有jpg和RAW的連結都可以下載.
Image Quality Test

Monte920 wrote:
所以我建議吉大登出jpg圖即可, 但不妨提供jpg和RAW的全圖檔讓人選擇下載, 這樣會很有用得多. 像這個例子, 圖的下面有jpg和RAW的連結都可以下載.


感光度方面提供RAW+JPG的原始檔我可以理解,但前面randyj網友所需要的似乎不只是感光度的RAW。

它要的是RAW→JPG,但這時解RAW軟體就很重要了,以Canon為例,玩家公認就是用原廠DPP解出的顏色最漂亮,若用您說的ACR來解的話,色調會差很多尤其是膚色,屆時C家用戶一樣會暴走。

這也是為什麼文末的"實拍圖",我目前還是盡可能的以"標準的機身設定",加上JPG直出呈現,並告知大家機身當時的設定,讓大家有客觀的參考依據。不然選用原廠或是非原廠(適合與否)的軟體來"RAW→JPG",怎麼選都不會有滿意答案的,引起的爭議將更大!(PS.這裡我指的是文末的拍攝樣本)
✍ɪɢ|https://www.instagram.com/jml888.photography/

吉姆林 wrote:
感光度方面提供RAW...(恕刪)


你講得很有道理, 我並不覺得把RAW轉成jpg檔再秀出來是必要的, 因為轉的時候變數太多, 也有不同的程式可轉, 說不出一個準. 所以我覺得show直出的jpg檔就好, 但把RAW的下載檔附上, 讓有興趣的人下載自己去轉, 這樣參考價值會更大!
Monte920 wrote:
你講得很有道理, 我...(恕刪)

謝謝您寶貴的意見,未來我會選擇細節較豐富的照片
同步提供JPG檔及RAW檔讓大家下載檢視
✍ɪɢ|https://www.instagram.com/jml888.photography/
吉姆林 wrote:
簡單的說,就是我手持...


吉姆林 加油〜〜 ∩( ・ω・)∩

Monte920 wrote:
前面吉大有解釋過了,...(恕刪)


感謝吉姆大, Monte大, 及其他前輩的回應
就如各位所說
在構圖相同的前提下
同一張照片用3630萬畫素去分割
跟用1620萬畫素去分割
自然是D800的手震會更容易被察覺出來

我的原意是指
D800和D7000若接同一顆鏡頭, 焦段相同的情況下, 例如都是28mm
構圖本來就是不同的, FX比DX多了外面一大圈, DX等效焦長為42mm
每個畫素對應到的場景面積應該是差不多的
這時同樣程度的手震對兩台機器的影響應該也是差不多的
在電腦上1:1檢視看起來應該手震程度差不多
但若縮放到與螢幕同樣大小來檢視
反而D800會更看不出手震
因為D800的圖縮得比較多

不過
在實際使用時要比較
應該還是像各位前輩說的
同樣構圖來比才對啦
看來也要注意自己手持的穩定度了
謝謝各位釋疑
mhlin01 wrote:
D800和D7000若接同一顆鏡頭, 焦段相同的情況下, 例如都是28mm


此時還要考慮一個因素,因FX的反光鏡比DX大片,在低速快門下,反光鏡引起的震動不容忽視.

以前使用Canon 400D/40D時,低速快門沒發現啥問題,但換過5DII後,10張也許就有一張因反光鏡引起的震動模糊現象,雖然同樣上了腳架;因此爾後低速快門拍照時(1/40秒以下),必定快門線+反光鏡預鎖,沒帶快門線時,就反光鏡預鎖+2秒自拍,手指頭都不敢直接去碰快門鈕.

魯獅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lu_s/
"把手內側的景深預覽鍵及Fn鍵,這兩顆全都支援自訂功能。"

Fn鍵的介紹圖片 似乎跟介紹快門 的照片 對調了?
吉姆林 wrote:
感光度方面提供RAW+JPG的原始檔我可以理解,但前面randyj網友所需要的似乎不只是感光度的RAW。

它要的是RAW→JPG,但這時解RAW軟體就很重要了,以Canon為例,玩家公認就是用原廠DPP解出的顏色最漂亮,若用您說的ACR來解的話,色調會差很多尤其是膚色,屆時C家用戶一樣會暴走。

這也是為什麼文末的"實拍圖",我目前還是盡可能的以"標準的機身設定",加上JPG直出呈現,並告知大家機身當時的設定,讓大家有客觀的參考依據。不然選用原廠或是非原廠(適合與否)的軟體來"RAW→JPG",怎麼選都不會有滿意答案的,引起的爭議將更大!(PS.這裡我指的是文末的拍攝樣本)...(恕刪)


吉姆林 wrote:
您的意思是只要可以拍RAW檔,就該將RAW→JPG才是公平的測試?
就跟我前面所述相同,FUJIFILM X10為例,它用原廠軟體解出RAW之後所得到的JPG,不僅色調完全跟富士強調的"軟片模擬"扯不上邊,且銳利度更是差上一大截,鬆散許多(唯有細節多一些些),試問?這種結果會比較公正嗎?我都搞糊塗了...還是說哪種呈現方式對該機種有利,我就該以哪種方式呈現?
...(恕刪)


現今主流媒體,幾乎都偏重於讀者想看什麼
而看評測文的讀者想看什麼?
以相機為例
大多人想看的是,這台相機拍的照片漂不漂亮
它的優缺點是什麼?
既然某些品牌可以因為原廠軟體raw to jpg後
讓影像變扎實、漂亮
這不也是呈現其硬體優勢的方法之一

當然如果x10為例
使用原廠軟體raw解出的色調跟銳利度比較差
當然也可以在評測結果中寫出其RAW檔軟解缺點,並列出會有這些問題

除了讀者想看什麼之外
公平公正的評測也很重要
如您舉的實拍圖
以現在的DSLR機身韌體
平均數個月或半年就更新一次
往往新機直出JPG不討喜、或是高ISO抹過頭的問題
或許會在後續韌體推出之後會獲得改善
所以才會建議在實拍圖提供RAW檔
甚至加上原廠軟解出JPG圖
MOBILE 01身為資訊大站
萬一在一年後或兩年後,有人想購入此機
看了直出JPG圖發現:唉呀呀,這圖真是糟
所以決定不買(但其實期間,直出JPG圖已獲得原廠韌體改善)
貴站若無法在原文中後續適時更新
那恐怕也是另一種原罪(就像CANON某機身對於錄影評測,後續已獲得原廠改善)

而吉姆林大大擔心RAW To JPG會有爭議
其實如果各品牌都可以使用原廠軟體解
那應該不會只針對誰有利的評論出現

直出圖雖然是很多人會直接拿來使用的
但Raw To Jpg也同樣有一定比例的攝影人使用
若無法提供原始raw檔時(過大)
也會建議使用raw to jpg供人參考

當然對於器材的評論,不少網站都宣稱做得到公平公正
但測試始終有一定客觀條件影響,如同測得到銳利度就未必測到色準
色準又測到時又未必合大眾口味
顯然是非常吃力不討好的一件工作
所以在看到此文時
小弟也仍是不吝給分,這是一個值得五分的文章
非常感謝您辛苦的測試
如有冒犯,也請您見諒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