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你真的準備好換 FF 了嗎?


k13080215 wrote:
如果今天廠商出一台閹...(恕刪)


還是用阿!
底片機ISO通常只有100,最多用到400,800以上很難找,也不想找。
我岳父一台PENTAX MX不能自動對焦,測光系統故障,
看環境,猜曝光數據,
也是挺有趣的!

hsu4886 wrote:
這點說得好
要兩台都有的朋友才能試試
看看D7000縮到和D700同尺寸時雜訊與細節比較起來如何...(恕刪)


我比過...
但是不算精確...用的鏡頭不同..也沒上腳架...
只是光圈,快門.ISO 設一樣
在NX 把D7000 的影像大小縮跟D700一樣
我只能說D7000 很威呀!! 佷接近....只是,還不算等號!!!
但,真的很接近!!!!

玩朋友的相機.所以真的不算精確!
有機會再借來拍拍試試

Eason-Chang wrote:
我比過...但是不算...(恕刪)

用NX不太準,因為會套入機身的設定,一些消雜訊啦!飽和度啦...。而且我發現NX也會偷偷抹雜訊。
用第三方解Raw軟體會比較準,因為只讀得到白平衡、曝光補償之類基本設定,其他的一概不理。
用RAW檔拍,再用第三方解Raw軟體直出,不加任何消雜訊設定,這樣來比應會更有參考性。
很想請問,同樣的鏡頭,同樣的拍攝條件

全幅跟aps-c的景深真的會差很多嗎?以D90,D7000跟D700來相比的話!

因關係著最近想要添購鏡頭的關係,怕會這之間會浪費很多小朋友

再煩請大大貼個圖來比較看看好嗎??万分感謝!!
kenny07g wrote:
很想請問,同樣的鏡頭...(恕刪)

這兩者的景深表現差異自然是因為來自APS與135無法完全使用一樣的拍攝條件.
在標準鏡範圍的視角,同視角下與光圈值的景深差異絕對是可以察覺的程度.

但當使用的鏡頭越短焦(廣角)景深都變得很深,就較難以察覺差別
而越長焦(望遠)散景都變得很散,結果也一樣會很難察覺差異.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ASRAAM wrote:
這兩者的景深表現差異...(恕刪)

意思是說用等效焦距,fx离主体較近,景深相對的比較淺

也就是因為用同樣的等效焦距,但是與主体之間的距離是不可能一樣的,所以兩者是無法比較,是這樣嗎?

我只是想看看,看看兩者最相近的條件下,其景深的差異,是否值得我往後昇級到fx

希望有大大可以提供一下比較圖,謝謝
kenny07g wrote:
意思是說用等效焦距,...(恕刪)

景深由三要素決定,光圈-實體焦長-物距
因此當片幅不同,又要求主體構圖比例一樣時,只會有兩種結果:
(1)小片幅在一樣的物距上,使用較短的實體焦長求得與大片幅一樣的視角,實體焦長短=景深變深
(2)小片幅使用一樣的實體焦長,後退拉長物距求得與大片幅一樣的主體構圖比例,物距變長=景深變深

補註部份要講的是,當兩者景深都很深或很淺的時候
就不用去去強求分辨誰深誰淺了.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我討厭Nikon定義的市場階級
Nikon把FX塑造成高階,專業,攝影愛好者的選項
又大,又重,又貴 真正不是愛好者不會想帶出去的機器

FX,DX是一回事
但是D700和D7000鏡後距一樣阿,做成FX除了感光元件大一點,反光板五稜鏡大一點之外,沒有必要體積暴衝吧
為什麼FX最低門檻是一台比F100,F6都更大更重的D700呢
沒有數位版的FX兩光機嗎,F80,FM2之類的?
biaw78 wrote:
我討厭Nikon定義...(恕刪)

感光元件不比底片,不論大小都只是薄薄一片
大片幅感光元件加上封裝,必要的電路與電力支援都要跟著放大.
這些都是很吃體積的.

基本上要像F80那樣大暫時還很難.
就算拔掉機背上的LCD也只能少一層,裡面還有一層電路板.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biaw78 wrote:
我討厭Nikon定義的市場階級
Nikon把FX塑造成高階,專業,攝影愛好者的選項
又大,又重,又貴 真正不是愛好者不會想帶出去的機器

FX,DX是一回事
但是D700和D7000鏡後距一樣阿,做成FX除了感光元件大一點,反光板五稜鏡大一點之外,沒有必要體積暴衝吧
為什麼FX最低門檻是一台比F100,F6都更大更重的D700呢
沒有數位版的FX兩光機嗎,F80,FM2之類的?


如果真的出一台500g的FM2D
就算只能手動對焦
我也立刻把手上Canon器材全部清掉跳家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