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Nikon D3S vs Canon 5D MK II:以大欺小之高ISO正面對決

josephyen wrote:
小弟並不認為 Dxo...(恕刪)


你講的我基本上是贊同的. 因為只要動態範圍大, 那就表示對不同的EV值的寬容度高, 這時候以ISO #12232的標準來對18%灰測量的ISO精確度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反而若能夠把ISO值調低個1/2EV (也就是大家所說的灌水), 對於整個畫面的動態調整和暗處雜訊處裡都有很大的幫助. 這也是為甚麼現在各個廠商的ISO值都調低的原因之一吧!

不過你舉的例子不太對喔! 根據DPreview的測試, D200的動態範圍在ISO 100時, jpg是8.2EV, RAW是11EV. 40D在同樣的條件下jpg是8.4EV, RAW是10EV. 所以40D的動態範圍並沒有比較好. 不過40D在暗處的雜訊比D200少這倒是事實. Nikon不管是CCD或CMOS相機的動態範圍一向都不錯, 用RAW拍再調整更是如此, 因為過曝或低曝都很容易救回來. Nikon CMOS相機進步很多的是高ISO雜訊, 並非動態範圍 (新的比舊的RAW大概頂多多個1EV吧! 如果再計入機身處裡的jpg, 新的相機範圍並沒有比較大. 像D700的RAW可以有11.6EV, 但jpg只有7.8EV, 目的是為要求畫面高反差). 至於Canon一向都是CMOS, 所以動態範圍以前到現在差別也不大, 不過雜訊是都有一直在進步就是了.
Monte920 wrote:
你講的我基本上是贊同...(恕刪)


老實說,每次看到canon的廣告說什麼14bit層次更多,動態範圍更強, 然後再回去看一堆dr和後製x容性測試, 14位元還是被sony nikon的12位元檔被殺掉, 真的只有賣點嗎?

raw的標準還是要統一軟件標準比較好, 不然以廠方標準的話....

號稱100% ovf的7D和D300(D300S 好了點...98.2%)
,其實只有97%,原來就是原廠方法根本在偷雞...如果沒被抓到,肯定不打算公佈

Monte920 wrote:
根據DPreview的測試, D200的動態範圍在ISO 100時, jpg是8.2EV, RAW是11EV. 40D在同樣的條件下jpg是8.4EV, RAW是10EV.

小弟是看 dxomark 的 dynamic range 測試的
40D 輸 D200 只輸在 ISO 100,ISO 兩百以後都贏過許多。感光度高的 Sensor,雖然在高 ISO 雜訊低,但是會犧牲低 ISO 的動態範圍,就如同今日 D3 一樣。不過這只是從多款相機的狀況來看,小弟不太了解其中的原理。

動態範圍,JPEG 維持在 8EV 是正常的。因為照片涵蓋的動態範圍,也不能跟螢幕有太大的差異,不然看起來就會很怪異,中間灰度的調性就不符合人的感受。今日相機逐漸超過螢幕的能耐,螢幕也該加把勁提昇對比了。等待 AOLED 螢幕囉~~。例如拍一張風景照,裡面有顆太陽,就算相機能忠實記錄人眼的感受,螢幕也得發出跟太陽一樣亮的光才行阿~~,同時還要維持暗部能非常暗。

xos84292 wrote:
老實說,每次看到canon的廣告說什麼14bit層次更多,動態範圍更強, 然後再回去看一堆dr和後製x容性測試, 14位元還是被sony nikon的12位元檔被殺掉, 真的只有賣點嗎?
raw的標準還是要統一軟件標準比較好, 不然以廠方標準的話....


Adobe 有在推 DNG 成為統一 RAW,但是好像沒廠商要鳥。

14bit 被 12bit 幹掉倒是讓小弟滿意外的。照理說 14bit 記錄了更多的色階,後製上應該有更大的彈性才是。色階數不代表動態範圍,不代表後製時可以上下偏移更多 ev。只是調整後,該漸層的地方還有那層次在,顏色比較不會跑。
josephyen wrote:
動態範圍,JPEG 維持在 8EV 是正常的。因為照片涵蓋的動態範圍,也不能跟螢幕有太大的差異,不然看起來就會很怪異,中間灰度的調性就不符合人的感受。今日相機逐漸超過螢幕的能耐,螢幕也該加把勁提昇對比了。等待 AOLED 螢幕囉~~。例如拍一張風景照,裡面有顆太陽,就算相機能忠實記錄人眼的感受,螢幕也得發出跟太陽一樣亮的光才行阿~~,同時還要維持暗部能非常暗。
...(恕刪)

這樣螢幕亮到能殺人了啊
120cd/m^2是我能接受的極限了, 平常看網頁都才調到80cd/m^2
考慮環境背景光會造成人眼對1cd/m^2以下的亮度不敏感的現象
一般人的螢幕才顯示100:1的對比而已, 換句話說7EV就夠了
meridian wrote:
120cd/m^2是我能接受的極限了, 平常看網頁都才調到80cd/m^2


就好像看書都要用反射光,螢幕要顯示文字的地方也不該太亮。若有那種螢幕生產出來,數位的色彩儲存方式可能要大翻盤了,通通 14bit。#FFFFFF 也不再是全亮的代表。
看到熟悉的人文咖啡館

莫非 樓主也是新竹市人?
是對焦點問題嗎?? 為何看起來5DII 看起來比較好,D3s有點失焦的感覺??
Monte920 wrote:
... 根據DPreview的測試, D200的動態範圍在ISO 100時, jpg是8.2EV, RAW是11EV. 40D在同樣的條件下jpg是8.4EV, RAW是10EV. 所以40D的動態範圍並沒有比較好....(恕刪)


您確定是如此嗎?
我在 Dpreview 網頁上看到的似乎不是如此 :
http://www.dpreview.com/reviews/CanonEOS40D/page20.asp
我看到第七頁之後就懶得翻了

我只覺得奇怪

好好一篇測試文 就算是控制變因沒掌握好導致有些誤差好了
人家打這篇出來又不收稿費的

結果一堆人砲來砲去是怎樣?? 不能和平一些好好看文嗎??
有疑問可以提出來 但沒必要用些諷刺的語氣來攻擊別人
這樣不會顯得您比較厲害

有本事的話自己去寫篇測試文出來吧......
candyz wrote:
看完,5D2+24L...(恕刪)


D3s對焦點在3的位置.5D2的對焦點在2的位置.......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