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ki_min wrote:
最近幾個禮拜,大概...(恕刪)

原本有想把年初入手的D850換成Z7,看完測試後稍稍滅火了。或許等D850用幾年後再來轉換Z系統。

mibile0521 wrote:
我應該沒看錯,d850沒觸控對焦?

D850有觸控對焦與觸控拍攝。有時候開LV錄影完沒關,放下來碰到褲子也會拍照。

1000K wrote:
"都是Nikon自行研發設計"...這句嚴重誤導

Nikon的Sensor裡面,95%以上的SIP絕對都不是Nikon自己的,不然Nikon何必找SONY? 自己找一家生產就好了?


你莫非不知道,Nikon以往常常找Toshiba、Aptina、Renesas做Sensor? 晶圓廠又不是想找就有的,有能力接Nikon單的可沒幾家。是因為Toshiba及Renesas後來都被Sony買下來,所以才變成Sony一家獨大,也所以最近才傳聞Nikon有意扶持TowerJazz起來。

其實Nikon跟Sony間一直有技術上的交流,這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https://petapixel.com/2018/07/17/yes-nikon-designs-its-own-sensors/
http://www.dslrbodies.com/cameras/the-d850-blog/the-sensor-controversy.html

"Nikon changes tended to just get integrated into Sony Semiconductor IP and this then produced new base off-the-shelf sensors down the line."

這麼武斷的說SIP 95%不是N家的,除了臆測有什麼依據嗎?

1000K wrote:

ki_min wrote:
另外,順帶要替Nikon澄清一下,很多人以為Nikon的感光元件是向Sony買的,其實不論是D850或Z7的感光元件,都是Nikon自行研發設計,Sony做的是代工生產,並不是直接去買Sony的產品來用。...(恕刪)



"都是Nikon自行研發設計"...這句嚴重誤導

Nikon的Sensor裡面,95%以上的SIP絕對都不是Nikon自己的,不然Nikon何必找SONY? 自己找一家生產就好了?

Nikon和SONY在Sensor上面的技術實力是天與地的差別,沒什麼好幫忙背書的

如果以為SONY只是提供工廠這樣的腳色,那根本是外行亂背書,會被當成笨蛋



不! 我認為ki_min說的可能沒錯! D850或Z7的BSI感光元件,都是Nikon自行研發設計或是向外請人研發設計(繞過SONY專利)!

目前有能力生產設計 BSI CMOS 的廠商包括索尼、Omnivision、東芝、松下、三星、Aptina等。

就因為不是 SONY 設計,Z7的感光元件訊號處理就比 SONY 設計的耗電高! 速度慢!

但是只有 SONY 有全片幅 BSI CMOS 生產技術! 開口率更大的最上層微透鏡入光角度,更靈敏的光電二極管可以接收到更多光線,使CMOS具有更高靈敏度和信噪比,改善高ISO下的成像質量。這方面技術 SONY 沒有保留,所以Sony做生產的D850或Z7的感光元件在寬容度和高ISO下的純淨度,都和A7R3差不多!
真是傳奇百年 出個2015年以前的產品在2018年賣 哈 只是孔洞比較大而已 剛好加上藤鷹3指可以放入 不是大洞就好 出的跟蹦恰恰鼻孔相機 也沒什麼
在 CMOS 上,生產技術可能比設計技術更容易形成瓶頸!

在BSI CMOS上

1990年代,背照式概念被提出,但由於生產加工要求很高,因此無法實現量產。

2007年,OmniVision對外展示了BSI CMOS樣品。

2009 年2月,索尼實現BSI CMOS量產並注冊了Exmor R商標。首批搭載Exmor R CMOS的品包括索尼HDR-XR520、HDR-XR500攝像機(2009-2),索尼DSC-WX1、DSC-TX1便攜數碼相機 (2009-9),索尼愛立信Cyber-shot S006拍照手機(2010-10)。

2011年10月,蘋果iPhone 4S的主攝像頭搭載了索尼生的BSI CMOS。

2013年6月,索尼推出搭載1英寸約2020萬像素BSI CMOS的數碼相機RX100 II。

2014年9月,三星推出搭載APS-C幅約2820萬像素BSI CMOS的無反相機NX1。

2015年6月,索尼推出搭載搭載35mm全幅約4240萬像素BSI CMOS的無反相機A7R II。

從背照式概念被提出,克服生產加工技術要求,因此實現量產花了多久。

而堆疊式(stacked)CMOS也是! 十多年前就有概念! 紙上設計每一家CMOS廠商都嘗試!

直到 Sony 於2012投資 800 億日元在他們的長崎技術中心研發生產技術,2017年實現量產!








不好意思,請問有無轉接環接上sigma art 鏡頭的對焦影片,

因為看國外評測中有寫到,轉接環接上art鏡頭的對焦速度,比接原廠鏡頭的還要快速,

這部份想了解一下。
and512 wrote:
我也很好奇FTZ左下方那個突出如扣鈕是何用途?

我不是神人

但我覺得那個單純就是偵測鏡頭是否裝上

如果"無鏡頭釋放快門"選項為關,就無法按下快門
KI_MIN評測辛苦了
文章很優又詳細

Nikon這一發已經很不錯了
畢竟是第一代Z機
成熟度不可能逆天完美
要跟他家三代機比是強人所難
而且第一代就頂天
那第二代要怎麼升級
所以應該算是成功的出發了



另外這一段怪怪的XD
「另外,順帶要替Nikon澄清一下,很多人以為Nikon的感光元件是向Sony買的,其實不論是D850或Z7的感光元件,都是Nikon自行研發設計,Sony做的是代工生產,並不是直接去買Sony的產品來用。」

不是花錢買代工,花錢買產品,難道是免費送的?

我也不太相信尼康設計圖給索尼,索尼只講價錢,二話不說就直接接單生產,設計與製造兩造至少會溝通溝通吧

如果不設計要直接用買的
那麼尼康應該會直接買最好或次好的
這索尼有可能不會賣
索尼自己也有相機攝影機我猜他會想要保護

所以尼康要繞一下用自己設計
索尼評估可以就代工生產

然後尼康自己的設計,自己熟,自己優化賦予更高質的表現

我猜是這樣吧?!

拿索斯 wrote:
對啊,為了旅行上的...(恕刪)

XDDD 不過大大的 Otus 系列也是收集齊全了呢,也不是很樸實哈哈哈哈(羨慕中
  • 3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