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快訊]Nikon無反機新預告上線!接環真的很大


ki_min wrote:
Nikon在剛剛釋...(恕刪)


看了許多正負面評價,有些雖說刺耳,但也確實是目前處境。


一個新的系統,必定會影響原本舊系統銷售,因此,即使是SONY也是等到無反系統多年之後,才推出高階與FF機身。
因此,NIKON要推出FF無反,也是在大環境逼迫下產生,所以根本不會去評估對DSLR影響。



如果要論系統的負責態度,除了PENTAX、LEICA可以一比高下之外,其他家系統要論舊系統支援,沒有可以比上NIKON。
這個也是為何NIKON對於NIKON 1完全不給後路,對於NIKON F系統支援性也很少,就是怕這些用戶深植之後,反而受限這個接還設計。







因此,這次NIKON新接環最大賣點,並不是在於機身性能或感光元件差異,因為這些看不到接環潛力優勢。



超大光圈F0.9~F1.2的鏡頭、變焦移軸鏡頭、當然也包含一些電影鏡頭,這些在舊有NIKON F的DSLR機身難以實現的光學限制都得以發揮。
因為即使原廠鏡頭價位高,新卡口帶來副場設計解放,其影響力是遠比現有機身性能或感光元件來的大。










iflash wrote:
當年一開始被Stephen...(恕刪)


在拍鳥的圈內

有那個會去炫耀自己的裝備的

放眼望去

你有的,那個人沒有?

這些東西被大家看成工具而已

要比有錢?

有人今天開x5 50d,明天開amg63,後天又換了一台m5

你跟他比?


大家談相機,只談他能做什麼事

那個理你是什麼牌子

討論這種東西,就是不能有多少說多少嗎?


yang stephen wrote:
我由頭至尾只說沒用...(恕刪)

從下面資訊這裡知道 yaichintw 這帳號是拿來幹嘛
發表文章: 777
文章主題: 14
回覆文章: 763
文章積分: 15

irontheone wrote:
其實不用爭,市佔率...(恕刪)

先看看泥坑這幾年的財務報表吧,

餓死的駱駝比馬大,沒什麼好掰的!
生死只是件閒事

leon543 wrote:
從下面資訊這裡知道 yaichintw 這帳號是拿來幹嘛...(恕刪)


很早也想這樣說

這棟樓會歪 就這位一直在.....

拿N 家相機 說N 家爛 我也真的看到頭暈了


楊大辛苦了
不用跟他一般見識囉

我應該算是長時間使用nikon並且使用旗艦機種的人,nikon dslr這十多年來個十百千位數機身我都買過,D4和D5都是上市就衝第一批,之前在nikon版應該都寫過開箱文 xd,很多年前nikon轉canon描述檔的膚色調整最早也是我發表的(笑),一直到去年底才轉換到Sony的無反(A9/A7RIII),主要都是職業工作使用,用D5和A7RIII都做過出版的書藉拍攝,我想我的心得應該是可以有一些參考心得

在拍照這件事來說,用A9的這八個月來,我並不認為A9的拍照能力超過D5,在暗處拍攝拍靜物可能兩機差不多,但如果是在暗處或逆光拍移動人物,用樣使用24-70mm的大三元鏡頭,A9的成功率並不及D5。

如果想穿透前景拍前景後的物體(例如從香檳塔酒杯的縫拍人),a9即使用最小的對焦點仍然常常會遇到穿不過前景拉風箱的情況,對不到縫隙裡的人物,但同樣的畫面用D5是完全沒毛病的,一對就中。

畫質的部份,雖然a9的2400萬畫素比d5多了400萬畫素,但d5的影像很禁得起放大,實用的差別不多,因為要求更高畫質的工作還是會出動四千萬畫素的畫質機,動態範圍在低iso的時候是a9好沒錯,但也就是和d4/d4s差不多的水準那樣,跟d5大約差1格曝光,而d5在高iso(iso1600以後)的動態範圍依舊是所向無敵,這點我在nikon版的d5開箱有做過實拍測試。

以我兩個系統的經驗,dslr的d5拍照非常非常的強,是那種只要看到你就可以拍下來,如果連d5在這個環境都拍不下來,就可以不用拍的那種強。

無反的a9也很強,它的強度大概就是如果用a9拍不下來,就只能用d5來拍的那種感覺

雖然d5是怪物般的強,可習慣a9無反的操控之後,兩者真正在我工作實用的差距並不明顯,因為拿相機拍照的還是人,少數d5能拍a9不能拍的情況,就是拍攝者自已去調整一下就可以拍,…畢竟工作實務不是測試只在固定條件下才按快門,但這當然是以我的工作拍攝來看,如果拍的題材不同就不能一概而論。

話說回來,無反因為與單反構造上的不同,有些功能變的不是單獨只看一個面向,例如對焦系統,無反因為對焦點做在感光元件上,尤其a9是93%的對焦點覆蓋率,所以不像單反的對焦模組集中在中央1/3,無反可以做到幾乎全畫面都有對焦點,而且理論上邊緣的點對焦能力和中央一致,構圖的彈性大了很多。(實務上還是有些分別,因為鏡頭的鏡片邊緣不可能跟中央一樣好,這在無反對焦系統上有影響)

另外在很暗的地方,d5的中央點-4ev很強,但你從ovf用眼晴看和現場是一樣黑看不到人的表情,a9在同樣的環境對焦沒d5快,可是從EVF看現場是亮的可以看清楚人的表情,讓我確認按下快門的時機,像這種事就是規格上看不出來的。

無反有機身防手震也是一大誘因,以前用d5+sigma 135mm F1.8拍人,即使人物不動快門最少要1/250s以上才保險,但a9的機身防手震轉接canon 135mm F2L,人物不動快門1/125s就夠用了,還有眼控對焦或靜音快門…等,這些都屬於無反系統的長處就不細說了,另外一點和無反沒關係,純綷是鏡頭問題,我工作鏡頭是不上遮光罩的,唯有嬌弱的nikon 24-70mm f2.8 g一定要上遮光罩,換鏡頭要先拆遮光罩反裝才能收進鏡頭筒,拿出來又要再拆裝一次,而用sony 24-70mm gm工作就沒這毛病。

從d5到a9的過程寫過不少心得,但都是發在sony版上(笑)就不再多寫,簡單的說,我覺得兩個系統各有優點,無反系統過去實驗性質的技術現在也到了成熟期,例如三年前Samsung曾經請我測試過具備205點相位對焦的無反旗艦機NX1,雖然nx1號稱af-c可以持續貼在移動的物體上,但實拍效果很有限,三年後的現在無反對焦系統的眼控和臉部追蹤是真的能實現這件事,不可否認無反的技術進步很快,我想這也是nikon開始大動作在無反市場的原因。

回到正題是nikon無反,我蠻看好這個z接環,從nikon廣告的風格來看,新的官方影片有歷代機身,可見nikon在這個無反新接環上的重視,很有要用這新接環與新機身來傳承過去光榮的意思,而且NR有張女攝影師的側拍照,看她所拿的鏡頭尺寸不像canon eos m做輕量化的市場,nikon這一手留這麼久一定是有備而來,所以新機堆上好料是可以預期的,就我個人看nikon無反機身的重點,現在就是相位對焦的能力,以及新接環的轉接支援度(轉接時機身防手震的能力也會是重點),因為在初期發佈無反專用的鏡頭有限,要先吸引用戶來買還是要有轉接的支援。
death0101 wrote:
先看看泥坑這幾年的...(恕刪)

你出去外面人多地方走走就知道 cns三家比 一目了然 你講那多也沒用
要衝討論度 在這網路技術發達世界 還不簡單 要讓路人都用和討論才是真實
報表??那什 路人買相機還看報表?? 還不是朋友之間的推坑+自身財力能力
銀★Club wrote:
問題在到底是不是設計成垂直光線進入感光原件,是的話.......中幅無望

有角度的話,645殘幅有希望...(恕刪)


這我較悲觀
由寬度部份來看

27.18mm與33mm差距近6mm
平均一個角水平被遮蓋近3mm

一定是有角度入射

我猜測
44x33 不樂觀

若是
44x30 有機會

或許也是你說的殘幅645的另一種規格

Lucifinilx wrote:
我應該算是長時間使...(恕刪)


挖 講得超清晰
這算是講得非常清楚且客觀的狀況了吧~!!
已經給五分 太棒了!!


--------------
若是NIKON 全幅無反的相機跟鏡頭不夠小台
鏡頭也不像EFM 那樣走輕巧風格的話

那剩下的就是走高畫質高細膩度囉!!
elfwong wrote:
這我較悲觀由寬度部份...(恕刪)


你這樣計算起來是不是比較像長方形?
看起來像是電視的比例...

不過我數學0分不會換算,
如果是接近16:9的話,
那可能是用來拍影片的囉...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