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onarka wrote:這樓看下來挺有趣的...(恕刪) 這個NIKON長期使用的用戶最清楚!NIKON對於旗艦機或鏡頭的技術性能,雖說會區隔,但是大約都有到九成左右水準。機身等級不同差異,最大差別是在於新產品開發與品質檢驗要求等級是不同。旗艦機的開發時間相對長上許多,也就中間讓一些攝影師測試或著定位各種測試,在測試過程不斷修改整體結構上弱點,特別是相機這種大多零件,都不是NIKON製造,例如快門,主要是日本電產Copal等。再來整個性能表現是一整串零件串聯結果,也就是一個對焦性能也不是單靠一個對焦模組如Multi-CAM 20K, 系統性能差異往往是在於最弱化的零件。羊毛出在羊身上,當產品定位低,要配上較高階零件時,往往就有較高壓縮到設計驗證或測試等成本,同時也會讓自己公司研發成本大幅提高。例如像NIKON近年來比較高出包的低階FF機 D600 D750案例就是如此,較低階機種的開發時間與成本較低,設計驗證不夠充足時,就可能高風險出現設計不良的狀況。所以有時候,廠商也不是故意每一代只成長或提升某些,或去閹割某些新的技術下放,而是這些新的零件或技術雖可能帶來高性能,但也會是系統一個新的問題點,太多新技術,若無良好設計驗證,其實就產品來說,風險是比較高。
aston wrote:日本很多國內銷售版的相機,都是只有日文跟英文喔。 這我就不太清楚了。之前有幫朋友代買d3s,沒有這方面的困擾如果真的要買,我今年11月去日本時,會在現場先設定看看展示機。如果能設定語言,再下手也不遲。感謝告知
路過,我人剛好在日本旅行,前天在big camera 把玩Nikon D850, 確實只有日文及英文,不然我就準備帶一台回台灣了,殘念,沒有繁中,以後要脫手很麻煩爬山的阿光 wrote:這我就不太清楚了。...(恕刪)
flymousetw wrote:不知道可否利用韌體...(恕刪) 一定可以,我的D7100苦於對焦不穩定,送去國祥處理後,變成英、日文版本,因為對焦穩定不少,就一直用到現在……國祥的維修品質,也不知道該如何說了。所以D7200我就買水貨了。(有終身免費清感光元件服務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