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kacat wrote:完全不知道你在說什麼沒有邏輯.(恕刪) 是你不懂, 而不是沒有邏輯! 我看得懂你的敘述, 你需要的是細節, 我要的是純淨度(抹得令我愉快犯罪嗎?), 你覺得 D750 優異那是你的需求, 我個人表示尊重, 但是也請你要有修養!若是還不服氣, 我倒是很有興趣看你親自用 D610, 750 以 856 拍攝的照片, 如果可以產出又有細節還沒有顆粒的圖片, 我們幾個拍鐵鳥的同好在此先謝謝你, 不要只是說得一口好技術, 有圖才會有真相, 不是嗎?有興趣的話, 裝上機身請務必手持拍攝, 這樣實驗的變數才會相同!
Cabnet wrote: 是你不懂, 而不是沒有邏輯! 我看得...(恕刪) 好吧老兄我說錯了不過我前頁說的...您也沒看進去D610, d750 和 856 這三個我都沒有殘念,輸了。還有我認為要用腳架測照片比較客觀看照片太陽和影子角度,應該是同個時間和場景拍攝的,然後也是您拍的,有參考價值怎麼看都是d750較好至於你說的"純淨"很抱歉無法認同相同設定然後細節多的機身...應該是較好有拍的到...可以修到沒東西,若拍到就沒細節了...想生也生不出
stephen02 wrote:謝謝....不過他...(恕刪) 他那個測試有開燈與關燈(光源充足與不充足)我個人覺得在使用上感覺很準確當然我舉的是RAW檔,若是直出則不同而dxo測的是cmos的能力,也看到D750、D610、D600這三個機型幾乎沒有差異
pikacat wrote:還有我認為要用腳架測照片比較客觀.(恕刪) 上腳架? 你沒拍過戰鬥機吧? 這樣是跟不上飛機的速度的! 可以上腳架的話, 我也不想手持啊!!!算算看吧, 一管 856 + 機身 + 把手 這樣拍, 重量只是其中一個問題, 另外一個問題是如何在這麼窄的視野中找到目標???先來試試, 再交換意見吧!!!
May_day wrote:樺大小弟想要在請問...(恕刪) 論cp質的話,我只能說N18-35G真的很高很多時候,CP質無法定論在高級的鏡頭上因為80分到100分要付出的金錢是不成比例的要不要花加倍的錢,口袋決定一切N18-35跟N16-35比起來,差異在恆定光圈及廣角端如果你財力有限,那買N18-35即可這兩顆80%以上的場景感受不出差異但有些場景需要更廣角端的時候,N18-35就辦不到舉例~拍銀河16mm比18mm可以拉更久的快門秒數可以有效降低ISO(因為更廣角地球自轉效果更不明顯)還有一些需要張力的場景,如近拍煙火廣角端差1-2mm其實張力差異蠻明顯的,反而望遠端少個20-50mm都還可以裁圖解決假如口袋不夠深,數位時代建議學一些基本後製技巧,可以縮小鏡頭品質差異另外N24-120f4現在簡直是破盤價比當初上市時便宜整整一萬大概是被SIGMA 24-105F4 ART打到SIGMA的ART外星科技鏡頭表現都不俗另外你說世貿攝影器材展或資訊展我幾乎每年都去近幾年都是優惠機身+鏡頭而且那價格都比樂天大折扣或百貨公司周年慶不划算單買鏡頭幾乎沒有便宜多少(比起水貨啦)所以個人鏡頭都買水貨,幸好NIKON鏡頭妥善率很高,目前還沒出現問題反而攝影器材展(大部分都是10月附近)的時候你去看一些周邊商品腳架,包包,雲台,快門線,記憶卡,原廠電池...等等折扣蠻多的(建議最後一天下午去,哈哈~他們都會懶得搬回店裡去)我一個市價6K攝影包,砍到4.5K(當時也拉了一個正在看同款攝影包的路人甲一起買一起殺價腳架+雲台共13K也殺了3K後入手以上是我的經驗,供你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