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短短6個月不到,Z8大降價......

PY8888 wrote:
張張準焦且細節豐富,厲害 請問C大連拍這類小鳥正衝相片時A1以下參數設定為何呢?

1. 防手震模式1/2/3或關閉?

2. 對焦區域: 追蹤:寬/追蹤:對焦區域/追蹤:中間固定/追蹤:點L/追蹤:點M/追蹤:點S/追蹤:擴充點/寬/對焦區域/中間固定/點L/點M/點S/擴充點?

3. 對焦面孔眼部優先: 開/關?

4. 對焦追蹤靈敏度: 1(鎖定)/2/3(標準)/4/5(靈敏)?

5. 對焦中的光圈驅動: 對焦優先/標準/靜音優先順序?

6. 面/眼攝體偵測: 人類/動物/鳥?

7. 測光模式: 多重/中心/定點測光:中間/定點測光:對焦點連結/全螢幕平均/醒目?


1. 2
2. Expand Flexible Spot 跟 Zoom.
3. 開
4. 3
5. 沒動過, 不知道這啥.
6. 拍鳥就用鳥
7. 預設. 手動自動 iso 100-6400. 然後自己看場景跟主題調整 EV.
PY8888

感謝無私的分享[拇指向上]

2024-05-07 22:47
PY8888 wrote:
厲害我有幾次遇到用Z8的鳥友,問有無小型鳥正衝連續追焦成功經驗? 每個人都回答追不上! 我在01不同樓也問了幾次,不是沒人回答就是回答追不上! 很納悶為何h大的Z8能追上? 拍攝上是否有何技巧? 或相機設定上有何要注意的? 例如:

防手震模式1/2/3或關閉? AF區域模式? AF主體偵測選項(鳥/關)? 3D追蹤對焦? 追蹤靈敏度? ........
這應該是您想看到的Z8連拍追焦照片。

這是我朋友叮噹爸以Z8+663PF的120fps所拍。

參數是,ISO3200,1/5000,F6.3,0.33eV,jpg直出無任何後製調整。



































PY8888

對,理想上就是希望能追到大部分都準焦[100分]感謝分享

2024-05-07 22:32
hcpine76 wrote:
這應該是您想看到的Z8連拍追焦照片。

這是我朋友叮噹爸以Z8+663PF的120fps所拍。

參數是,ISO3200,1/5000,F6.3,0.33eV,jpg直出無任何後製調整。
我可能得修正之前網友問我的問題,若只能選擇一隻砲鏡打鳥,請問我會保留哪一管?

這個問題實在很磨人,太難回答了。當時我的回答是186,主因是焦段可變化。

但若仔細考慮我個人所拍鳥兒喜歡的樣態,以這幾天因為幫忙PY8888測試Z8+663PF一直找主題拍的感覺,我發覺我應該是會保留663PF。
天空一片雲

要是18600出個進階版,畫質大提升,現價2~2.5倍,我猜一堆人會買

2024-05-07 12:15
hcpine76 wrote:
這應該是您想看到的Z8連拍追焦照片。

這是我朋友叮噹爸以Z8+663PF的120fps所拍。...(恕刪)


叮噹爸在FB有貼此系列照片的影片,
可以點進去看看.
五色鳥
hcpine76 wrote:
這個問題實在很磨人,太難回答了。當時我的回答是186,主因是焦段可變化。

但若仔細考慮我個人所拍鳥兒喜歡的樣態,以這幾天因為幫忙PY8888測試Z8+663PF一直找主題拍的感覺,我發覺我應該是會保留663PF。


186 是變焦鏡, 加上兼顧最近對焦距離2.4m, 鏡片行程要緩慢才能對準.
要拍出洞這種純靠鏡頭爆發速度的畫面, 勢必663或該等級以上才有可能
但是哪天鳥意外降在你面前3公尺處覓食, 你卻因為663 的4米對焦沒法拍, 一後退他就跑了?
新竹的小綠鳩就是這樣, 一堆砲鏡卡在走道哀號太近, 小砲卻在面前狂拍

另外早先就說過了, 樓主的問題不會有標準答案
Nikon 好意在專業機身給了很多自訂選項讓不同用戶去設定, 問題是一堆人只會想抄答案, 卻完全不去想自己反應速度跟別人差距多少, 操作哪樣順暢而且更快. 如果你去看國外不同論壇問Z8/Z9怎麼設定, 就會發現兩個不同鏡頭的同機身用戶, 設定天差地遠, 還有用戶用了2年Z9拍了不少美照, 最後才因為某支影片的說明, 發現自己完全搞反選項的意義.

現在這個論壇更多的是聽說, 還有就是完全不管韌體更新的差距, 講得自己經驗就是一切, 然後仗著自己年資唬得其他人一愣一愣, 三人就成虎了. 所以我還是奉勸樓主, 你現在看到的, 都是現階段來自各人的個人經驗, 但真正全熟相機設定的人有多少? 再者後續還有沒有可能因韌體而大改的可能性? 沒人可以給你標準答案的.

買設備玩到熟才是王道, 哪一家都一樣.
Daheng99

PY8888 如果預算可以建議還是直上z9。

2024-05-08 11:59
PY8888

Z9太重啊

2024-05-10 13:16
yang stephen wrote:
記得依他們的建議買z8,不用買又貴又重的z9........


老實說Z9才是真正實用的全面機種, 講照相的部份各家有各自用戶愛好, 玩熟了都差不多

但錄影可完全不同, 能做到8K60P RAW長時間錄影不過熱+可偵測鳥眼這幾點, 目前無反界唯一只有Z9辦得到
現在夏天到了, 到西馬錄個八色鶇的8K影片, 外頭氣溫動輒30多度的, 人躲偽帳有遮陽還沒熱昏, 但看同團一堆相機沒幾下就顯示hot了. 其他機種還有一些缺憾例如A1錄影沒鳥眼對焦, A9 II/III/ A7S系列/ R3 沒8K, R5機身設計導致8K30P都容易過熱, Z8勉強長一點但連續8K60P也撐不到多久, 至於C家另一台R5C小歸小有風扇可8K60P不過熱, 但沒外接電池就只能手動對焦, 反而多一包負擔

所以不錄高畫質或拍照優先的, 各家旗艦機種都好; 攝錄兼具的應該只有唯一挑Z9
考慮到錄影層面的話Z9是又重又便宜, 倒不是貴

另外您老quote我可能誤會了, 我說年資的部分是說另一位修魚鷹圖修到爪子不見的那位, 他的經驗值實在很...
MUS wrote:
老實說Z9才是真正實用的全面機種, 講照相的部份各家有各自用戶愛好, 玩熟了都差不多

但錄影可完全不同, 能做到8K60P RAW長時間錄影不過熱+可偵測鳥眼這幾點, 目前無反界唯一只有Z9辦得到
現在夏天到了, 到西馬錄個八色鶇的8K影片, 外頭氣溫動輒30多度的, 人躲偽帳有遮陽還沒熱昏, 但看同團一堆相機沒幾下就顯示hot了. 其他機種還有一些缺憾例如A1錄影沒鳥眼對焦, A9 II/III/ A7S系列/ R3 沒8K, R5機身設計導致8K30P都容易過熱, Z8勉強長一點但連續8K60P也撐不到多久, 至於C家另一台R5C小歸小有風扇可8K60P不過熱, 但沒外接電池就只能手動對焦, 反而多一包負擔

所以不錄高畫質或拍照優先的, 各家旗艦機種都好; 攝錄兼具的應該只有唯一挑Z9
考慮到錄影層面的話Z9是又重又便宜, 倒不是貴

另外您老quote我可能誤會了, 我說年資的部分是說另一位修魚鷹圖修到爪子不見的那位, 他的經驗值實在很...
基本上是這樣了,任何廠牌都沒問題,對PY8888兄而言,我個人建議,請多注意廠家提供的鏡頭選擇。

在這方面,我是Nikon用戶,我當然推薦Z8。我個人擁有863PF、663PF和186,可以視場景選擇帶出門的鏡頭。其它廠商難以有這麼多的鏡頭可選,它們的相機也無法透過轉接使用Nikon鏡頭,但反過來卻是Nikon可以透過轉接用它們的。

另外提,若有慢速需求,拍攝4K120P是最好的,因為1/4倍速仍有30PS,畫質會比4K60P降速1/4好非常多。因為禎數的不足,4K60P以1/4速度播放會有卡頓的問題,雖有光流技術,但效果還是有限。不要使用相機機身內提供的慢速攝影,因為其後製彈性小很多。網路免費軟體,如Devinci Resolve,可以輕鬆後製慢速影片,操作非常非常容易,只是簡單幾個步驟而已。

視頻已是趨勢,拍鳥現場已越來越多鳥友拍視頻,因為視頻提供另一個分享方式,動態紀錄更容易說明,也更吸引人,因為可以說故事。

以視頻而言,這是Nikon因為沒有錄影專用機,而讓其機身都能有較它家較強或多元的錄影選擇。買Z9/Z8有點兒買一送一的感覺,且其韌體升級是大家公認最有升級感的。
hcpine76 wrote:
另外提,若有慢速需求,拍攝4K120P是最好的,因為1/4倍速仍有30PS,畫質會比4K60P降速1/4好非常多。因為禎數的不足,4K60P以1/4速度播放會有卡頓的問題,雖有光流技術,但效果還是有限。不要使用相機機身內提供的慢速攝影,因為其後製彈性小很多。網路免費軟體,如Devinci Resolve,可以輕鬆後製慢速影片,操作非常非常容易,只是簡單幾個步驟而已。
我以Z8+24-70mm F2.8所拍4K120P,後製分別以1/2速度及1/4速度播出。
hcpine76 wrote:
我朋友叮噹爸以Z8+663PF的120fps所拍
用Z8拍鳥的應不少,但我在01 Z8樓和663PF樓都問不到有成功拍飛行版小型鳥(同焦平面不算)的經驗,遇到幾個用Z8的鳥友都說追不上,連Z9+大砲也說成功率很低,我想用叮噹爸的Z8成功追焦五色鳥出洞連拍照為例,來探討導致Z8追焦成功與失敗的可能關鍵因素為何?
影片: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319652017638663&ref=sharing

主要差異在於個人能力技巧與器材熟悉度(包含但不限於適當參數設定)沒錯,但這樣講不夠具體等於空話,我希望進一步探討 "可能" 的具體差異細節,例如拍攝過程操作、機身鏡頭參數設定、開始對焦時機、快門釋放時機、拍攝角度、視角、取景、背景、光線.....等 "可能" 導致這類相片追焦成功/失敗的差異(只以此組相片情境為例,暫不談其他情境)

(註: 失敗情況大多是: 對焦框一直停留在洞口未跟著鳥、起飛後對焦框有移位但不是對到鳥是對到它處、對焦框有追上鳥但相片仍是起飛點清楚而鳥失焦)

看以上相片轉的影片可看出拍攝時間軸約1/3後才開始擺鏡但1/3前追焦都是清楚的,且由起飛到2/3時間鳥的位置其實都在原始取景框內,也就是拍這組相片時即使一直對著洞口不擺鏡一樣能成功追焦前2/3時間內的相片,所以這個案例成功可以先排除穩當擺鏡追鳥技巧這個因素(其他可能必須擺鏡追鳥的情境暫不在此案例討論)
Daheng99

PY8888 30fps,120fps這兩種都還不NEF、NEF還有三種選項喔!一張NEF最高可到幾MB,相機幫你轉JPG之後剩幾MB?有想過嗎?順著這思路可就會發現真相了。[^++^]

2024-05-10 15:37
PY8888

看不懂能明示嗎? 120fps會降低像素但提高fps同時也會增加增加效能負擔,實務上對追焦性能有無幫助可能要比較過且追焦成功的人分享才知道

2024-05-10 19:51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