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一個數位充斥的年代,一個膠捲SLR能喚起多少記憶?
NIKON的頂級單眼旗鑑一向都以F開頭,到目前已經出道F6
六代頂級,六代神話
今天要介紹的是第四代神話,F4--(這個F4可不會唱流星花園)
F4
F4s
F4e
1988年,NIKON推出了由義大利汽車設計大師喬治亞羅設計外型的F4,這款相機的外型打破以往單眼相機的有綾有角的方正造型,在喬治亞羅畫龍點睛之下,無形中改變了世界上相機外型的里程碑,君不見往後的相機造型,不管事N社或是C社,都會看到F4的影子‧
在網路上找到當時的設計圖
為了供應專業人士(當時F4最大的使用族群應該是記者),機身的可靠是主要考量,所以內部採取大量的金屬框架‧
加上當時最先進的電子裝置,集合成當時的天之驕子
F4的剖面圖
在F4上,尼康首次放棄了沿用多年的鈦合金作為快門材料,因為在如此高速的運動下,鈦合金材料製成的快門,已經無法承受15萬次的使用壽命了。於是,一種新的材料——碳纖維複合材料被應用在F4上以取代經典的鈦合金。同時,為了增加快門的可靠性並且能實現雙縫行走,尼康突破性的採用了前4後4這樣的兩重遮光結構,同時也大大的增強了反光鏡升起時,防止底片意外暴光的安全性。
在這種情況下,快門的震動將是比較大的。為了能將這種震動降至最低,尼康又巧奪天工的設計了一套鎢合金快門平衡機構來降低快門運動而帶來的震動。這一套裝置,可以說是空前絕後的。而這樣一來,尼康F4的快門在釋放時,會有一種十分悅耳的聲音並且就我的感覺,其震動確實是135SLR中除萊卡R系以外最小的。
同時,NIKON也對其極富個性的矩陣測光方式作了調整,以彌補以前的缺陷。因為NIKON當時的矩陣測光,是分為五個區,所以還不算十分精細。NIKON注意到這個缺點後,在F4上安裝了一個一個水準感測器,使相機在垂直拍攝時,五區矩陣測光的分佈,會變化,以適應垂直拍攝。
同時做出調整的,還有F4的AF系統。
NIKON第一次製作了焦點預測以及追蹤對焦。F4的焦點預測採用三點預測法,可以預測被攝物體的勻速運動以及勻加速,勻減速,以確保在反光鏡抬起後,相機仍能對焦距做一個調整,以便確保AF的準確性。
F4的追蹤對焦也是很有趣的。它的預算方式,也是三點式預測。而且,F4的跟蹤對焦不是自動啟動的,需要AF模式與卷片模式配合才可以。
這張是1985年設計的F4原型機,在外型上還不難看出延續F3的影子
這張世1988年的實驗版本,很明顯,這個版本已經和最後的F4十分相似了。後來NIKON對它的調整不是很大。
從這兩個版本和前面的一幅設計圖中,都可以看到這樣一個細節:相機的背帶扣還是比較靠前的而不是後來那種置於靠後位置的。從這一點,也可以反映出NIKON還是十分保守的,就連一個被帶扣的位置,都按方得那麼固執。
NIKON 在F2 F3時代,出了不少特殊版本如F2T F2H F3T F3P F3H,也是現在nikon迷爭相收藏的相機,其實F4也有出過一個特殊版本F4p,不過產量很少,而改變的幅度並沒有像F3系列這麼大,所以市面上知道的也不多
上圖是F4P和F4唯一不一樣的地方,快門多了兩個檔
F4從1988年生產後,機身序號從210000生產到26xxxxx
NIKON在這幾年一直對F4持續改進缺點,由網路上收集資料得知大約是
改進測光選擇鈕,以免被誤觸改變測光模式
改進金屬機身補強,以增加牢固
在取景器上增加第二個鎖定孔,早期版本要卸下取景器往往因為沒有阻力,就這樣報廢
在取景器上熱靴增加一個固定孔,以支援新的外閃
在握柄增加橡皮突起部份,增加手持時的握感
所以現在如果要收藏F4,盡量找後期版本
我是一個NIKON愛用者,從第一台NIKON F2到現在,現在收藏了兩台F4,和一群NIKON鏡頭,在數位的衝擊之下,手動鏡頭也漸漸出掉了,僅僅留下NOCT
我的收藏
Noct 58mm/1.2
以上文章部份擷取我的好朋友wweeoo在對岸無忌論壇所發表過的文章
對F4系列有興趣的,可以參考他所寫的文章描述,他所寫的F4系列應該是中文網路上對F4最祥細的報導,從歷史道F4系列所有配件介紹,很用心且文辭犀利,值得一看的好文
http://www.cameraunion.net/forum/showthread.php?threadid=197710&pagenumber=1
PERON說:修改圖片寬度及刪除末尾過長空白
有人說它不是經典,大概是中國人討厭4這個數字吧;F、F2、F3,一貫的經典手動介面成為尼康的代名詞,F5,135銀鹽技術的巔峰極限,那F4呢?承接著過往的歷史光環,踏向未知的高科技時代。以那個時代的技術來說,F4是不可以不被視為經典的。
或許裡面的IC在今日看起來已經非常可笑,但我覺得自動135的世界裡(包括DSLR),沒有任何一家的機身外型跟人機介面可以超越F4,甚至連今日墜入魔道的尼康自己都不行。
我在偶然的機會下,接收了F4S,一開始就被他寬廣的觀景窗給震攝住了,對於當時只有FE(1980年製)可用的我而言,簡直是如獲至寶。雖然品像很差,也沒有放進防潮箱收藏的價值,在經過我長年的南徵北討,東碰西撞,機身早已傷痕累累,但我依舊需要它,需要它來陪我走接下來的創作之路。
跟朋友借了一台D1X,剛好幫F4拍拍紀念照,圖多,請慢慢欣賞。
1.正面照,搭載Nikkor AIS 50mm f1.4,屬於前一台FE的老夥伴,裝在F4上依舊可以使用A、M模式,不要看標準鏡頭小,裝起來的操作均衡度是最好的。
2.清清楚楚的右手指令盤,就是這個獨一無二的傳統人機介面讓我對F4情有獨鍾,畢竟我是從FE一路拍過來的,對類比式的指令盤再熟悉不過了。自動機身,手動樂趣。
3.左手指令盤,有時間的話手動迴片可以大大節省電力,ISO調整清楚好用。機頂觀景器可換一直是使用大F的樂趣,不過到了DSLR,樂趣被尼康剝奪了。圖中的DP20觀景器已退至只鬆不掉位置,這是後期版F4S追加的安全功能。
4.觀景器卸下的樣子,中間是可交換式對焦屏,目前仍是使用標準B型明亮對焦屏,其實是其他種對焦屏在台灣已經很難買了。共有DP20(標準配備)、DW20(俯視,用起來像在用120相機)、DA20(動態)、DW21(高倍率)四種可供交換。在這個樣子下也是能拍的,像機會自己使用中央重點測光,也可以對焦,合焦指示也會出現在上排的小液晶視窗。
5.DP20
6.自己追加的AH4腕帶,包裝盒上的圖解畫的是F4,結果說明書裡面的適用機種早就把F4給刪掉了,裝上這個以後有點後悔,右手動作變不靈活,MB21上的副快門鈕得要手沒有套腕帶才能按了。
7.片室打開,裡頭還算乾淨完美,下頭的MB21電池盒就沒那麼幸運了,已經磨的不成型了。不過好用就好。
8.搭載標準鏡頭的樣子,這支老鏡頭跟FE是一起來的,25年的老東西,經典畢竟是經典,拍攝的銳利度還是不輸德系鏡頭。
9.最後用D1X+20-35前代鏡皇幫我的F4S家族合影:最前方是最近買的二手TOKINA小黑(80-200 f2.8),買不起真小黑三,窮人版的小黑也是表現不俗;中間是二手NIKON35-135 w/micro推進式變焦鏡,屬於早期設計,也跟了我快七年,百分之80以上的照片都是經過她才能產生,今天板上的照片也是她微距功能的呈現;最後機身上裝的就不用再多提一次了。
我終於找到一台要陪我一輩子的機身,不管各位對我的觀點同意與否,F4永遠是我的最愛。有機會我會在別的版面貼出掃描的作品,謝謝各位耐心的觀賞。
最後要謝謝我朋友提供D1X和鏡皇如此高檔的器材,讓我完成這篇文章。
這顆現在二手市場已經被炒到不像話的貴了...
不過它的散景是真的沒話說

小的上個月在ebay跟一個德國人競標這顆結果還是被標走
到現在都還是覺得很嘔....

Everything is a test
個人曾經持有F3/F4/F5三代Nikon機皇
其中F3陪伴我時間最長(16年)
後來因為想用AF,於92年購入F5
但不習慣它的操作介面都要進選單,不像F3直接有旋鈕可選
因此賣了改入手一部新同品F4
那時還搭配MB-23(整個加起來就是F4E)
比起MB-21多放兩顆電池,但是拆卸方便多了不用兩段式
F4外觀霸氣(F5被網友戲稱為”穿裙子的男人”)
握把符合人體工學
操作直覺,配件眾多
有人說AF不夠強,我自己用是覺得OK,搭配小黑三都算快速
除了G鏡不能用A/M模式,VR不會動以外
F4支援最多種類的NikkorAF及非AF新舊鏡頭
這點遠非F5/F6/D200等後輩可比
其他的優點前面已有先進說過了
雖然F3伴我最久
但是F4是我最鍾愛的N家底片機
雖然後來因為轉換C家只好售出
但是每次看到F4的資料和介紹,心頭總是酸上好一陣子
不曾特別為F4留下什麼照片
僅獻上幾張聊表對它的思念

F3 F4(圖中還是掛著MB21) F5

F4 F5

友人拿F4 彷彿小孩玩大車

胖胖 wrote:
當年 F4 是 Nikon 第一部支援 Nikkor AF-I 系列鏡頭 (鏡身對焦馬達) 的機身,而 AF-I 鏡頭演變至今是 AF-S 超音波馬達對焦,所以當年的 F4 使用現在 AF-S 的鏡頭,是可以驅動超音波馬達自動對焦的喔。
這鍋F4啊, 老歸老, 倒是什麼F-mount鏡頭都可以接:
AF, AF-D, AI-P: 當然可以. 不用說
AI, AI-S, Series-E: 光圈先決 or M
non-AI: 不用磨屁股, 扳起接環上的AI連動脊就可. 光圈先決 or M
AF-I, AF-S: 胖胖大說了
G: 快門先決 or P
DX: 不介意超大暗角的話, 就當作G鏡操作
唯一殘念的只有VR不能工作...
My Flickr: www.flickr.com/photos/kshieh/albums
胖胖 wrote:
當年 F4 是 Ni...(恕刪)
感謝各位的推文,謝謝。
話說去年某天參加某系所的研討會,學弟從他同學的爸爸那裡借來了一支好鏡,看他裝在塑膠帶裡,想說打開來看看,一看不得了,超音波小小黑(AFS Nikkor 28-70 f2.8ED)居然被裝在塑膠袋裡,鏡頭前面搭載的是尼康原廠護鏡(貴,但覺得沒有比B+W效果好),研討會結束後馬上跟他借來裝在F4上,幫朋友拍他的婚禮。
F4老雖老,裝上AFS突然功力大增,對焦行雲流水,天那,從此便訂下自己的大三元計畫,希望有一天,能夠真正享受屬於自己的感動。
PS:圖中怪怪的地方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發現.....,沒錯,AFS的招牌金邊不見了,學弟說掉下來了,最後我用瞬間膠幫金邊黏回去,看著他裝回塑膠袋,拿回宿舍的衣櫥去放了........原來有錢人的錢是這樣子花的啊,XD.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