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行,總要找個理由,藉口去迷路,藉口去浪漫,藉口拿著相機在陌生城市裡假裝是《國家地理頻道》派駐的土耳其特派員。
這趟公路冒險源自於朋友的一句話,「要不要來場土耳其公路自駕?」於是,我莫名地就簽下了人生最長的一張公路合約:十七天、四個人、一台車!。想像總是浪漫,實際卻很擁擠。因為後車廂空間不大,每個人都被迫進入「極簡收納比賽 」:一咖二十四吋行李箱再加一個後背包,誰多塞一雙鞋都會被白眼。
器材方面我奢侈地帶上了D4和DF,鏡頭則是隨手抓了 35mm、85mm 和一顆70–200mm。除此之外,我還帶了一台老叩叩的寶麗來拍立得,理由很簡單:那張慢吞吞吐出來的底片,能幫旅行增添一些不修邊幅的老派情懷

不過,光有器材還不夠,要讓旅程真正跑得下去,還得全靠阿斌的神級規劃,把 Google 地圖研究到像軍事作戰,每天的路線和開車時間都算得剛剛好。於是我們得以逆時針繞土耳其一圈,上山又下海,從伊斯坦堡出發,再回到伊斯坦堡收尾。每天三到五小時的車程,不累不趕,才有了後續的浪漫與底氣。

第一篇:貝爾加馬(Bergama)
有趣度:★★★☆☆
困難度:★★☆☆☆
第一站來到貝爾加馬,觀光客稀少,小鎮安靜得像時間忘了它的存在。

老巷弄裡,兩旁滿是攀爬的葡萄藤。

好像連時間也願意停下來,陪你嚐一口巷弄裡的微醺。

石板路上有貓曬太陽,居民閒散聊天,陽光斜斜落下,連影子都懶得移動。

你忽然會覺得,這地方最迷人的不是什麼「必看景點」,而是它什麼都不做,卻把旅行的意義都說完了。

第二篇:貝爾加馬古城(Pergamon Ancient City )
有趣度:★★★☆☆
困難度:★★★☆☆
因為在貝爾加馬附近,我們順道去看了那座著名的古城歌劇院。劇院就蓋在斜坡上,石階一路傾斜而下,視野開闊得讓人屏息。坐在那裡,光是看風景就像一場表演,難怪兩千年前的觀眾能坐得心滿意足。

野花與野草靜靜佔據一角,卻比歷史更懂得如何在時間裡安然生長。

沒有什麼永恆,卻也沒有什麼是真的消失。

第三篇:阿拉恰特(小希臘)
有趣度:★★☆☆☆
困難度:★★☆☆☆
從前一天的小鎮一路轉到渡假小村阿拉恰特,氣氛立刻變得不同。這裡更商業化,少了點慵懶,多了點熱鬧,小街道擠得水洩不通,說真的,並不是我最喜歡的調性,慵懶才是我的使命。隔天一早,趁著人潮還沒醒來,我偷偷走了一圈。空蕩蕩的街道少了喧囂,多了點真實。那時,一隻貓咪懶洋洋地跟我打了個招呼,那一刻,才像真的抵達了阿拉恰特。

第四篇:以弗所(Ephesus)
有趣度:★★★★☆
困難度:★★★★☆
來到以弗所,最先映入眼簾的是那座巨大的羅馬劇院。規模大得驚人,卻完全沒有一點遮蔭,在烈日下走進去,只覺得自己是太陽的觀眾。壯觀是壯觀,但曬到頭昏,恐怕誰也坐不了太久吧。

不甘心只是配角,硬要用最自在的姿態,為古老的廢墟加上一點活色生香。

再往前,就是賽爾瑟斯圖書館,是其兒為了紀念賽爾瑟斯所建。

如今只剩下一道立面,卻依舊優雅得像是歷史遺留下來的門面照。

有些東西,即使只剩外殼,也還是迷人。

一千多年後,圖書館管理員也依舊守護在他的崗位上


第五篇:棉堡(Pamukkale)
有趣度:★★★★★
困難度:★★☆☆☆
棉堡這地方,從遠處看,像是上帝擠在這荒野上的一坨白色奶油。

即便我們抵達已晚,還是決定去互道一下晚安。

隔天清晨,嘴上還打著哈欠,就已經被拉去看熱氣球。

第一次看到熱氣球升空,那種興奮的感覺就像小孩第一次進遊樂園,眼睛跟不上天空裡那一顆顆慢慢往上飄的氣球,心裡卻不停在喊:「哇,原來真的會飛!」

搭著微醺的天色,幾分浪漫。

壯麗的風景裡,還得留一點小諷刺 — 就像熱氣球和電線的邂逅。

目送完熱氣球後,我們便開始在棉堡裡探險。

石灰岩的地形就像造物主一時興起的雕刻,鬼斧神工得不像人間產物。

棉堡的背陽面卻靜得出奇,好像在提醒你,生活其實還有另一種低調卻真實的樣貌。

赤腳走在水裡,本來以為只是觀光客的指定動作,結果一踏下去,那種觸感竟然讓人安靜下來。才發現,有些壯麗不是用來拍照的,而是用來讓你閉嘴的,因為真的很痛。


這裡的天空果然懂得娛樂觀眾,熱氣球還在慢慢升空,他倒好,一個滑翔翼直接把天空當成自己的伸展台。

隨手拍下的倒影,都像一場小小的奇蹟。

最後一刻的光線格外迷人,彷彿在對我挑釁:「拍好再走啊。」

第六篇:卡什(Kaş)
有趣度:★★★★☆
困難度:★★☆☆☆
卡什是一個很會的城市。白天,它是靠海的山城;晚上,它又換上一副從容的模樣,老城巷弄裡隨便一堵牆、隨便一叢九重葛,都能逼得你拿起相機。

心裡只能承認:這城市太懂得搶鏡了。

我們前一晚就住在最左邊那棟海上小屋,順著民宿的階梯一路往下便能走進海裡。

靠海的民宿,遙望過去是山城。兩段截然不同的人生,一個喧鬧、一個寧靜,此刻被海風悄悄地連成一體。

滑翔翼在天上飄,看起來優雅極了,只是底下那個人心裡大概在尖叫。

旅行就是這樣,旁人覺得好美,本人覺得好高


第七篇:卡什地中海海灘(Kaputuş Beach)
有趣度:★★★★★
困難度:★★★☆☆
聽說卡什有一片特別的峽灣海灘秘境,要開車才能抵達,心裡本想著:值得嗎?值得嗎?

直到抵達的那一刻才發現自己多慮了。眼前的畫面乾淨得像套過濾鏡,一層層鋪開的海水,藍得讓人不敢眨眼。那一瞬間覺得自己好幸運。

能在一個轉彎後,撞見一個比夢境還真實的夢境。

什麼煩惱都不見了,只剩下單純的快樂,覺得自己好像也成了這片藍色的一部分。

要不是天黑得太快,我大概可以泡到變成一條魚。

第八篇:孔亞(Konya)
有趣度:★★★★☆
困難度:★★☆☆☆
規劃中的孔亞只是個過境的小站,沒想到一到這裡,就被高山涼爽的空氣寵壞了心情。清真寺就在我們住宿的隔壁,小大人們坐在外面的紅地毯上閒話家常,慵懶得像世界真的停下來休息。從鐵花窗望出去,是隔壁的清真寺博物館,而鐵花窗前面,是一個對拿著拍立得的異國叔叔充滿著好奇的小女孩,那份天真讓人忍不住壓了下快門。

走著,才發現這裡不僅有好吃的冰淇淋、友善的居民,還有一種讓人放鬆的自在。

最美的地方往往不是目的地,而是那些以為是無趣的過渡,變得有趣。

和突如其來的音符。

跟薯條三兄弟


第九篇:未來再會(see you soon)
有趣度:★★★★★
困難度:★★★★★

因為這次流浪的天數太多了,便決定先寫到這裡。剩下的,就交給以後;那些真正的重頭戲,所有的高潮,都留在後半段。或許正因為太過美好,更值得等日後空閒,再慢慢將它寫下來。
五年沒有動筆寫攝影遊記了,拍照變得生疏,寫字也變得生疏,但在這樣的過程裡,我重新拾回了初心,重新學會享受當下。這一次旅行,是我最後一次帶著D4與DF出遊。十年的陪伴,它們已記錄過無數的回憶,見證了酸甜與苦辣,我心裡只有滿滿的感謝。
接下來,計畫跟隨著大家走進無反的世界,用新的方式,繼續把旅途記錄下來。
我的攝影 Instagram:lewi.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