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我又來了。
距離上次發文又是好久以前了,到了年底才發現這段期間還真是用了不少鏡頭,也拍了不少想和大家分享的照片。
這一次,我們來談談這兩年最輝煌傳奇的一顆鏡頭吧 - A058。
(以下照片都有經過或多或少的後製)
(照片訊息都可以點圖查看機身與鏡頭資訊)
本次使用的設備:
1. Nikon ZF
2. Nikon Z8
3. Nikon Z6 iii
【35-150mm F2-2.8 A058】
兩年前,Tamron (以下用我的愛稱湯姆龍)發表了這個震撼整個攝影圈的規格,一鏡抵五鏡,廣角開放光圈2.0望遠開放光圈2.8,直接在標準變焦與小望遠變焦的規格間殺出一條血路,一夕之間,萬人瘋搶甚至都造成水貨價格高於公司貨的奇景,也幾乎是一鏡難求,所以一直沒能有機會用到這顆鏡頭。
隨著它的傳奇發酵,也獲得了一些有的沒的可愛的別稱,有人稱呼它為人像界的倚天劍,而我也因緣際會下找到了一顆Z接環的版本,那我就叫它人像界的屠龍刀吧?





用來試鏡的第一位麻豆肯定是我們的暨南校花 – 坦芸,嬌小可愛卻自信又專業,隨時都展現了最自在且活力的自己,完全是無敵的存在。
【一場正妹馬拉松】

既然稱它為屠龍刀,那就找些恐龍妹來拍吧! (被揍),我們想著最能夠體現這鏡頭的價值的,就是人像拍攝吧? 於是找了一大堆妹子,以測試鏡頭的名義開始了我們的正妹馬拉松。




第二位麻豆是 - 宜慧,看起來有點高冷的小姐姐卻內藏甜妹的靈魂,走在尋常的小街頭都帶著一點時尚的氣質。
街頭隨拍的時候感覺到這光速的對焦速度! 幾乎是還沒反應過來即對好焦,且幾乎很少有假合焦的狀況。拍攝走動間的人物豪不費力,完全讓人大大驚豔的一大亮點。

穿插幾張用A7R3 拍的小風景,在各焦段開放光圈下畫質皆有不錯表現,也稍微測試了一下個焦段的最大光圈:
35-39mm F2.0
40-56mm F2.2
57-82mm F2.5
83-150mm F2.8



【正式實戰】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在2024年,我正式組了一個攝影小隊 – 邦邦小隊,開始較密集的接商案與委託,所以這次的照片集,混雜了我們小隊三人的共同創作,如果可以的話,希望朋友們都可以來加加我們的 IG :
1. https://www.instagram.com/labangram/
2. https://www.instagram.com/neilaulin/
3. https://www.instagram.com/tedcc_photo/
在用過超過50顆鏡頭後,其實深深的感受到時代與光學的進步,副廠與頂級光學廠的差異漸漸地在縮小中,這顆鏡頭在我用較為嚴格的標準下使用,也還是能夠達到十分不錯的表現。




第三位麻豆是可愛的 - 星蘋,剛走出來的時候簡直是二次元蘿莉風的女孩走進三次元,精緻的五官和非常用心的穿搭都讓人印象深刻。
有時候天氣不好懶的時候就會想一鏡抵五鏡來用,焦段可以說涵蓋了35/50/85/100/135等常用焦段,且在構圖上因為能夠變焦也多了一些靈活性和變化性… 也讓長年使用定焦的我好像也多了一點新的想法。
如何說它改變了攝影的時代呢? 因為它大幅度的整合了2470/2.8、70200/2.8這兩顆大三元的優點,讓原本需要扛兩顆大砲的用戶可以變成一機一鏡,也同時可以稍微平替35/2、50/2、85/2的需求,可以說是應付較無法負重的工作下最適合的鏡頭。






第四位麻豆 - 宥萱,為了拍攝特地從基隆坐車過來,短暫的拍攝間就展現了超強的氣場,但很快地因為忘記帶東西就跑回家了。
第一次使用這種開創性規格的鏡頭 (如果1224/2.8不算的話),如同我標題寫的,這樣的規格與表現,完美的展現了廠商的創意與用心,幾乎全方位貼合所有攝影人的使用需求,拍婚攝、活動紀錄、運動、賽車、街拍….甚至是風景,在方便性上可以說是達到了完美且無懈可擊的狀態。





第五位麻豆- 孟淳,明明是酷酷的姐姐,卻總是擺出甜美的表情,在一番引導後讓她好好地做自己最自然的樣子,馬上迸發出超強的魅力值。
我想這顆鏡頭,焦段 / 光圈 / 散景 / 對焦表現都可以說是很令人滿意的,但卻不得不提一下缺點的部分,第一當然就是重量,單手拍照久了手腕會很痛…,另外意外的發現因為重量的因素,S版的鏡頭盡量不要轉接至Z卡口,會有機率造成轉接環故障的問題。





最後一位壓軸麻豆 - Akin,近來人像圈很紅的原住民女孩,以最強的神顏值與超絕鬆弛感展現了完美的吸引力,也在第一次拍攝完後直接邀約她來擔任我們小隊12月15號閃光燈課程的麻豆。

雖然十分滿意這樣的一顆鏡頭,但當然它是無法比的上真正頂級的定焦鏡群,在創作的定位上還是偏向較工作屬性的鏡頭,不過湯姆龍這幾年來強悍的研發能力,還有逐年提升的光學品質,已經讓我漸漸開始期待未來的新產品能夠有多厲害了。
用了幾個月後的一點小總結
【優點】
1. 大變焦大光圈,一機一鏡的方便性無可取代
2. 優秀的散景與銳利度
【可以改進的地方】
1. 重量偏重
2. 逆光時會有較醜的光斑
3. 若S轉接Z,在光線較差的環境下還是會拉風箱
文末的最後,知道大家都想敲碗求麻豆IG,希望大家可以多多幫我留言分享,每3個留言我會更新一個IG上去,一起來追妹子吧~
【延伸閱讀】
蔡司鏡頭編年史系列,可以參考以下:
(1) 叛逆又率真的蔡司新時代 Zeiss Batis 25 mm F2.0 短評
(2) 標準鏡的新模範 Zeiss Batis 40 mm F2.0 CF 開箱短評
(3) 跨越完美、無懈可擊 Loxia 25mm F2.4 開箱心得
(4) 當蔡司Zeiss 遇上Nikon Z,淺談我的N家轉接之路
(5) 不合時宜的情懷,淺談 A 環最強之 135mm F1.8 ZA
(6) 靜靜矗立的世界初 Zeiss ZX-1 開箱心得
(7) 蔡司鏡怎麼選,Batis 系列全制霸
(8) 復古味新絕配,當 GFX 100S 遇上蔡司最高殿堂 Otus 55mm F1.4 小小開箱分享
(9) 時光成就不凡,蔡司 50mm F1.5 ZM 開箱分享
(10) 頂峰之上尚能跨越 - GFX 50 Sii 遇上 Zeiss Otus 55mm F1.4
----------------------------------------------------------------------------------------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