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Z6III建大樓囉,歡迎加入!(P.7當Plena135遇著Z6Ⅲ)

咳咳,見到兩位大大很熱心的測試Z6Ⅲ,大家好像也不很熱情,能讓小弟先獻醜嗎?
我就不說甚麼美人美景了,我的影像就是貼近生活,有信手粘來之利。。

話說,前天傍晚帶著Zf參觀ACGHK2024,正在拍得高興之際,Zf突然無預警死亡。。
然後,我昨天帶著Zf上去ICU,未有答案之際,也就是這一意外,把我推向了Z6Ⅲ的懷抱。。
(我是渣男我知道,但請小聲的罵著哈。)

付過錢之後,跟店家說,盒子手揪袋先保管著,讓我先走出去玩一會可以嗎?
(剛好有Zf退出來的滿電15C嘛。)
於是這就是手上Z6Ⅲ的首三張照片了。
那差了的一級DR,真的那麼差嗎?
一般拍照是看不出來的,大光差需要壓光時才會体現出來,反正我大多照片不需要這樣玩就是了。
室內照還可以嗎?
室外就更不是問題了。

Z6Ⅲ + Z35/1.8S,室內是ISO500和ISO720,室外是ISO160。
可以點擊大圖看細節。
Z6III建大樓囉,歡迎加入!(P.7當Plena135遇著Z6Ⅲ)

Z6III建大樓囉,歡迎加入!(P.7當Plena135遇著Z6Ⅲ)


Z6III建大樓囉,歡迎加入!(P.7當Plena135遇著Z6Ⅲ)
2024-08-01 5:3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Z6III能建大樓
很多朋友說是討厭橫開翻轉屏,但在我手上,卻成為了街拍的利器。。
我不需要測試,不需要適應,泥坑任何機器在我手上半小時就能基本熟識,這也是泥坑對機身傳承的執著,也是我多年不棄的原因。。

來不及構圖換對焦點?
直接手指戳屏幕對焦並拍攝吧。。
雖然這功能始於Z7,但得力於更快的運算力,感覺是非常的精準和快速拍攝。
Z6Ⅲ + Z35/1.8S ,全開光圈,1/500s快門,ISO500。。
拍攝距離大約2米,行人一擦而過,動作瞬間即逝。
dolphan

直接手指戳屏幕對焦並拍攝...這項功能D500就有了...

2025-01-08 23:48
irontheone
irontheone 樓主

無反的年代,反應快何止十倍,比手機的靜態拍攝還要快,而且是準,你說呢?D500我也有,但這項功能就不能在街拍中應用了!

2025-01-09 5:44
irontheone wrote:
咳咳,見到兩位大大很...(恕刪)


請問照片是直出嗎?
lithalpyli

我在FB leica版,看到夜景拍出來也好銳利,昏暗處的色階也漸層的變化,也跟你問過一樣的問題……得到的回覆也是經過後製。所以,有多少錢玩多貴的相機跟鏡頭就可以了

2024-08-01 16:11
irontheone
irontheone 樓主

更能夠發揮機鏡的潛力,讓自己照片看來更悅目,為何不做後期?難道你以為別人悅目的照片,廣告片那麼吸睛,真的完全是貴價機鏡的功勞嗎?那怕是布烈松、何藩的作品,請問有那幅不是透過前期和後期來完成的呢?

2024-08-01 22:33
caesarma wrote:
請問照片是直出嗎?(恕刪)


什么叫直出?
有直出這回事的嗎?
一個完整的攝影,就是一個過程,有前期和後期,不做後期是不負責任的行為,是對自己不負責任。。
我是大毛

誰說的....

2024-08-21 18:39
irontheone
irontheone 樓主

這是所有大學正規攝影課程的標準說法和教程,你說是誰說的呢?

2025-01-09 5:45
新品回來,給我家小毛孩拍個照先。。

ISO2500和ISO5000的表現,大家覺得如何呢?


今天早上早起,本想著拍攝我Z6Ⅲ的第一個晨曦,誰知轉個頭就下大雨。。
這個場景也能試出另一種能力,手動鏡加Z6Ⅲ拍攝大雨中600米以外影像,這個畫質沒毛病。。

Z6Ⅲ + FTZ + Ai-S 105/4 Macro @ f/11 + ISO200~500,快門1/160s。
(可以放大圖片看細節)




caesarma wrote:
請問照片是直出嗎?(恕刪)


首先,你要明白幾件事。

1、從來不會有直出這回事,直出通常是印刷業、相片沖洗業,相主要求不要改動顏色(因為每種膠卷的銀鹽比例不同,會有不同的顏色特性),才需要要求『直出』,但這跟你由拍照到顯影完全不是同一回事。
2、現代數碼相機,需要有『影像處理器』才能夠做到顯影,這過程必須要有『演算法』,而這演算法,並不能讓你把照片拍得更美,更多只是『罐頭式』的影像顯影,所以多有不足,尤其是對顏色的演譯,由於各種原因,根本不可能做到『最佳顯影效果』,至少不是你想要的效果。
3、拍攝照片不是『按快門』就完成,前期需要尋找光源、布光、佈置場景等等,當然,一般街拍照片就沒有後面的程序了,按快門拍照以後,還需要做後期顯影,這就是大家理解的『顯影過程』。
其中有一個理由,就是如果你原廠的JPG,最多只能做到7級EV顯影,而自己做後期,則可以使用相機的最高寬容度去做顯影,最高可以相差一倍寬容度!
例如,你想要拍一幅有藍天白雲的人像,是正常眼見那種程度,所謂的『直出』(即是交由相機處理顯影過程),一是做到人像面目清晰但背後天空過光什至死白,一是背後天空正常但人臉過暗細節不彰。
這時候,你使用RAW檔,可以將人臉暗部和天空亮部完全顯影出來,而且絕大多數情況下,只要你能做到『中性曝光』就不需要做『特效』,就能得出這種效果。
然後,你再轉成JPG就不再有臉部過黑天空死白的問題了。。

再者,我們還可以透過轉變各種顏色的特性(基於不同白平衡之下,通常暗部的白平衡跟亮部的白平衡是不一樣的,例如你看我一樓的照片,背景和人臉明顯有不一樣的白平衡),做到Color Enhancement,就能夠更能突出空氣感。。

這些看似複雜的操作,其實只需要製作成『風格檔』,就能夠一鍵完成。
而Z6Ⅲ吸引我的,正正是泥坑首台能夠這樣操作,並能灌進機身的特性,我熱徹期待往後的操作体驗。
Z6Ⅲ回來第二天,馬上為她製作了6個風格檔。。
由於近年Nikon在顏色管理上相對統一,所以非常的有延伸性,製作風格檔幾乎就是上一代的差不多數據做微調即可,唯一在『飽和度』上的設定可能有較大分別。

有一件事值得讚揚。。
話說,Adobe『破解』原廠RAW其來有自,恆之以年,但通常都是新相機推出後一到兩個月才會發布新破解效果(或支援CR編輯)。
最近兩年我卻發現ABOBE非常高效,竟然跟Nikon相機型號全球發布同步(最多相差幾小時到一天),到真正發售日期,已經可以馬上提供RAW檔編輯,不知是不是Nikon和Adobe有了協議呢?
相反,富士無反發展那麼多年了,卻竟然在Adobe是空白的,又不知何解呢?


自Zf以後,近期大興手持長曝。。
之前我在Zf身上最多做到8秒手持,這次Z6Ⅲ卻能做到20秒手持!
之後,1秒、2秒,基本上都是手到拿來之事,對於旅行輕裝上路,是非常有用的功能哦。。
別問我是不是直出,不肯做後期是對不起自己的努力,因為顏色上,光影上,相機輸出JPG根本就做不到我的要求,大家如有疑問,我可以給出相機輸出原圖,那紅色燈絲,明顯我做完後期比相機輸出JPG更加真實(相機輸出是『粉紅色』的,而我做完後期的紅色更接近我們肉眼所見的車尾燈顏色。)。
更別說那更加堅實的線條和影像了。
Z6Ⅲ + Z35/1.8S @ f/16。
圖一是8秒


圖二是20秒!
這是香港非常著名的一個交匯處,背景是香港在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訪港時到訪的彩虹公共屋邨。。
Lumi Cat

這星芒真香

2024-09-05 11:46
irontheone
irontheone 樓主

哈哈,我也覺得很不錯。

2024-09-05 17:35
泥坑過去數年,經歷了低潮,被許多人吐糟就快要清盤。。
自從Z9發表以後,泥坑多有爭氣之作。。
今屆奧運會,終於能夠在記者群中見到不少泥坑的黑鏡群,約佔1/5左右,更加創作了例如『上帝之指』的爆紅作品。
這引起了不少他家的用家和已跳槽他家的泥坑用家回流。。
這又引起了一個問題,不習慣泥坑家的顏色表達。。
其實呢,顏色呢,只要是正常設計的Cmos都可以是一樣的,有所不同者,都只是各家生產商刻意為之的『性格』之舉。。
這個時候,學懂做後製就是必要之舉了。。
只要懂得做後製,甚麼家的顏色已經不再重要了,因為你都能輕而易舉的『創造』出屬於自己的顏色,或者模擬各家的顏色表現。。

下圖是我自己已經有十幾年的『顏色表達』延伸,可以說是集合了泥坑、佳能和富士的顏色表達於一身。。
大家有聽說過『換色大法』嗎?
所以,除了機身操作習慣,除了對品牌的忠誠,我還有非要用只此一家的理由嗎?

什至,就是只用泥坑一家,我還有升級的理由嗎?
有,就是對焦性能,畫質,連拍,影像運算等等的改進。
而Z6Ⅲ首先吸引我的,是終於可以把在後製軟件複雜的『風格檔』灌進機身,從此我就多了一個『不用在電腦上做後製』的理由,其次就是在合理重量和大小之下,可以拍攝4K60p和6K60p(可以後製時改4K並有變焦效果。)。
當然,更強的連拍性能,也是考量之一。

Z6Ⅲ + FTZ + Ai 105/4 Macro @ f/4(可以點擊大圖觀看細節)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