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猜想,京都本來應該是丘陵地,在隆起的小丘種上巨高的樹林,樹林中建起寺院,形成今天在市區內,到處要爬坡,每座寺院都像是盤據在一座小山上的錯覺,其實是善用地形造景,創作出無數峰迴路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觀。只要你肯走路,春天的櫻、秋天的楓、還有入冬偶而的雪,映照在自唐朝遣唐使歸來後,千百年不斷增建的古寺上,這裡就是平行時空,每陣風起,都聽得到跨時空的低語,色彩在空氣裡跳躍,光影在新舊建物間交錯,彷彿在萬變的世態裡,終於也見證不變,在看似不變中,時間悄悄地露出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