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版上前輩大家好:小弟最近喜歡建築攝影,手上目前有顆nikon 35mm f2.8 PC,但是在構圖的時候常常因為環境的限制導致不能完整的將建築物拍進畫面中。因此考慮添進一顆新的移軸鏡無奈原廠的價格實在下不了手,搜尋以後發現對岸【Laowa老蛙】這個牌子CP值蠻高的,其中2020年出15mm F4.5 W-Dreamer評價蠻好的,而且看到版上大大的評測直接被燒到。但今年3月老蛙又出了新的 20mm F4 Zero-D Shift ,對岸的評價也是不錯,也做了一些優化。想請問版上的前輩們,建築攝影的移軸鏡應該越廣越好嗎?還是不同的焦段有不同的目的?或是版上的各位也有使用心得可以分享,謝謝!以下附上近期拍攝的作品:<中華開發金控HQ / 大元建築工場>
我覺得不一定(越廣越好)耶若從你現有的設備來看,若是拍室內,可能會不夠廣,室內的空間會需要廣一些的,可能24是基本,有些時候需要19/17的移軸。但是若是以室外的拍攝來說,我覺得要看你拍照的習慣。廣一點,取全景(整棟建築、或是建築正立面),但往往周遭的雜亂一併進入。35mm取局部,反而有較清楚的主題。所以對建築外觀來說,可能都有最好(45/35/24/17)各自能拍的,需要呈現的目的是不同的。但若是只帶一顆的話,看人使用,我目前只帶一顆的話,會帶28mm,進可功,退可守。一般常用的24mm,有時對建築外觀來說,我覺得太廣了....以上淺見,僅供參考。
carl3104 wrote:越廣就可以越靠近建築(恕刪) 如圖,黑線可校正,紅線與綠線無法校正,越廣的鏡頭紅線與綠線的角度差異就越大,老實說看起來就有點怪,當然如果你正對建築物,就會少一個維度而且另一個維度也是平行的。
小小補充,其實移軸鏡的鏡後距較長,可加裝增距鏡,雖不是正規用法,但不失為一經濟方案,國外討論及範例如下:TS-E 17mm + EF 1.4x IIIPC-E 19mm + TC-14E III預算先決的話,可先從超廣角移軸下手,缺點就是這類水晶球不方便使用濾鏡,使用上若覺得有些場合仍太廣,再找尋適合的增距鏡搭配,一般建議只要用到1.4X就好,2.0X畫質減損會非常顯著老蛙15移看起來鏡後距也算長,是否可裝增距鏡?副廠或原廠增距鏡的支援程度?這些問題可向湧蓮確認,祝早日入手理想鏡頭我也是移軸鏡愛好者,但是C家就是了TS-E 17mmAc3 by rebirthtrochus, 於 FlickrTS-E 17mmCb with arcus (shelf cloud) by rebirthtrochus, 於 FlickrTS-E 24mmAc & Cc by rebirthtrochus, 於 FlickrTS-E 24mm虎山林場 by rebirthtrochus, 於 FlickrTS-E 24mm無標題 by rebirthtrochus, 於 Flickr
如果是拍都市街道的大樓, 如建築雜誌的那種畫面, 越廣有其優點, 在40m道路拍60m的建築物, 15mm就有優勢, 手持回來小調一下就好, 這個年頭, 放腳架, 總有人會來關心。另一個優點是順光時, 冬天太陽角度低, 移軸鏡邊緣光線特性, 天空那種漸層的深藍, 還是很迷人的, 即使軟體後置也是可以做得到。老蛙15的缺點就是不太清晰, 對比原廠24的條件下, 總是有一點恨, 不過看在價錢份上就抵消了, 至於N家19也是對焦很挑, 一般外出條件下, 老蛙15夠用也方便, 也不太怕損壞, 非營利角度算是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