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原先使用的相機為Canon的77D(APS-C),使用了接近兩年,陪我度過許許多多快樂的時光,曾經用它拍過大大小小的活動,記錄下許多美好的時光,更重要的是,它是我人生第一台的相機!一開始連曝光三要素都搞不清楚的我拿到相機後就傻傻地拍,後來才慢慢了解攝影的基礎知識(RAW、對焦、色溫等等),也自學了使用後製軟體為照片賦予更多的風格與色調,隨著技術與經驗不斷成長,慢慢覺得77D不符合我使用的需求了,幾個77D的缺點:
1.ISO無法1/3級調整!(這真的很頭大,在使用M模式時只能100、200、400這樣調,這是我最最不能接受的點)
2.無法自訂色溫:拍照片還好,RAW回去自己拉沒問題,但是拍片…
3.自動ISO時無法自訂最慢快門速度:使用Av模式時有時候會出現1/15秒的數值,這時候我又要自己訂ISO避免這問題,但ISO又無法1/3級調整(頭好痛…)
4.77D本身的配重問題:77D本身是用小顆的電池而不是6D2、5D4的大電池,因此把手做得有點小,配上18-135的旅遊鏡讓我覺得手腕頗酸
當然77D的優點還是很多啦


出清相機和其他鏡頭的錢為33000,所以一開始考慮的是水貨的6D2與EOS RP(自己剩一顆50 1.8),買了6D2或RP後就沒錢買鏡頭了。考量到自己還是學生,還沒開始工作,而我現階段最重要的反而不是畫質,而是多多嘗試不同的焦段、構圖能力,提升觀念與心靈,因此我轉而向其他品牌尋找,然後就發現了這台Z50雙鏡組!在法雅客時拍後,對於他的表現極為滿意(尤其是高ISO表現與機身重量),且本身定位也屬於偏中高階APS-C機種,加了一點錢隔了幾天就買下去了!

(抱歉用手機拍的,畫質就別太講究吧)



網路評價說這兩隻CP值很高,雖然光圈較小但是畫質滿棒的




這次Z50採用的是全新設計的EN-EL25電池,與Z6、Z7並不能通用

想當然而機身是從新設計過的,更富有現代感與科技感,重點是手感很棒


因為是定位中高階的APS-C,因此按鍵、轉盤通通沒縮水,
機背的3.2 吋螢幕很亮顏色也蠻正確的

一顆為DX 16-50mm f/3.5-6.3 VR,一顆是DX50-250mm f/4.5-6.3 VR,
這兩顆鏡頭的交段換算起來為24-375mm,已經很夠我去練習不同焦段的構圖了

(更厲害的是這顆鏡頭竟然提供防手震?!)

(底片機的年紀都足以當它阿公了XD)
開箱文就到此為止啦,經過幾天的使用,簡單總結我對Z50的一些感受吧:
1. 握把好深好好握:雖然是APS-C,但握把深度還是做得很夠,配上兩顆KIT鏡整體的重量也蠻平衡的,長時間握持並不會感到痠痛
2. 機身上的按鍵皆可以自訂義:除了鏡頭旁的Fn1、Fn2在拍照時讓你眼睛不用離開觀景窗就可以調動參數外,機身上的按鍵皆可按自己拍攝習慣自訂
3. 高ISO表現令人驚豔:Z50的有效畫數為2090萬,儘管跟77D比少了300萬像素,但因此換來更好的ISO表現(個人到10000都可以接受,以下會有圖)
4. 11fps的連拍:用起來就是爽!連拍可能平常用不太到,但是在一些特定的場景還是很有用處的!(如運動、飛機等)
5. 4K30/1080p120:在拍攝FHD時提供120 fps,這讓旅行時拍片不但可以用拉慢動作代替穩定器的效果,更可以拍攝許多較具電影感的畫面;4K則讓我回去有機會二次構圖的空間
拿到隔幾天,就遇到學校的籃球比賽,剛好是最好的測試時機。
不過當天比賽使晚上進行,光線也不算充足,因此很考驗Z50的ISO表現力與連續對焦




以上開箱就到此為止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