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大家好
接下來我會簡單介紹一下我所體會到的清邁生活!!
就請大家花一點時間來體會~

.
使用器材為:
機身
Nikon D750
鏡頭
Tamron 15-30 mm
Nikon 24-70 mm
Nikon 80-200 mm (小黑四)
.
.
故事的開端是這樣的,去年年底應徵到一份工作,讓我有機會待在泰國清邁生活一個多月,在這一個多月裡,利用工作之餘的時間慢慢體會在泰國古城的生活,清邁城市給我的感覺不像曼谷這麼的繁忙,反而是非常的優閒和輕鬆,在清邁主要的重點區域就是那一個方框,方框裡面的移動通常搭個雙條車或走路就可以,不過因為我需要久待一陣子所以我直接租了3個月的 mobike (類似台灣的obike),直接掃描CODE就可以解鎖騎乘。


在古城區裡面有非常多的寺廟可以造訪,如果對於泰國蘭納王國有興趣的人,來這裡一定會有大大的收穫。

不過由於很多時候都是一個人去旅行,在旅行的過程中也會遇到很多有趣或很驚恐的事情,例如:泰國的流浪狗真的到處都有,獨自一人很容易被圍攻,不過站著瞪著狗狗,他們幾乎都會自己慢慢地後退,如果要拍照帶到自己的話,就只能自己架設腳架設定好構圖再把自己帶入畫面裡面。
在這些日子裡體驗到泰國日常的生活與一些習慣,像是:
◎逛夜市逛到一半突然的放起國歌,在夜市的所有民眾都瞬間不動立正站好
◎看電影前也會撥放國歌
◎很愛喝冰水加吸管(非常不環保)
◎一天要洗2-3次澡(東南亞太熱)
◎摩托車都會停側柱
◎打開電視的外國電影台幾乎都直接泰文配音
◎小吃攤桌上至少有四種調味料(糖、醋、辣粉、魚露)甚至更多
等等 整理了非常多的文化差異,下次有機會在整理更詳細的對比分享給大家
接下來就分享我在清邁生活所記錄下的畫面

📌塔佩門 / ประตูท่าแพ
塔佩門廣場充滿著無數的鴿子,這裡的商人會賣你飼料餵鴿子,如果有需要他們也會揮動手中的趕鴿器具然後幫你拍照。


📌杰林寺 / วัดเจ็ดลิน
這個寺廟由於觀光客較少,所以裡面非常的幽靜,很適合不喜歡人擠人的人


📌柴迪隆寺 / วัดเจดีย์หลวง วรวิหาร
裡面有著一座清邁非常重要的寺廟,不過參觀後你可以發現,這座寺廟有非常地方都毀損很嚴重,但也有著明顯的蘭納建築和吳哥窟的風格。
園區內很大有很多座寺廟可以參觀,而且門票只要40泰銖,很值得一遊。


📌柴迪隆寺 / วัดเจดีย์หลวง วรวิหาร
晚上由於外頭下著大雨,所以先到寺廟裏面躲雨,剛好巧遇小僧侶正在裡面上課,為了不打擾上課,於是在結束時才到後面拍下畫面。

📌瑪哈灣寺 / วัดมหาวัน

📌芭蕉樹
在泰國很多人家門口前,都可以發現長著一大片整齊的芭蕉樹。


📌龍眼市場 / Ton Lam Yai Market
位於清邁市區附近的Ton Lam Yai 傳統市場,裡面主要販賣的很多都是以乾貨為主,但也有很多當地的傳統小吃,不過都是泰文看不懂,二樓以上則是販售一些批發的衣服與背包還有生活用品,附近幾條街上也是批發賣布的大本營,這裡可以尋找到很多泰國傳統服飾花紋的布料,有點類似台北的永樂市場。

📌帕辛寺 / วัดพระสิงห์วรมหาวิหาร
帕邢寺裏面的寺廟建築很多都用金漆,漆的金閃閃,當太陽一照射,瞬間都會睜不太開眼睛。


📌帕辛寺 / วัดพระสิงห์วรมหาวิหาร
用鏡頭記錄下正在祈禱的參拜民眾。

📌清曼寺 / วัดเชียงมั่น
常常在拍攝的過程中都會盡量尋找可以帶入畫面的人當作構圖的一部分,讓人與情境產生連結與比例。

📌悟孟寺 / วัดอุโมงค์ สวนพุทธธรรม
遺落的佛頭-悟孟寺於十五世紀被蘭納明萊王廢棄,直到1948年才重新整修,因此隨處可見破損的佛像,這裡也被大片樹林圍繞著,與其他寺廟相比,顯得格外的清幽!

📌悟孟寺 / วัดอุโมงค์ สวนพุทธธรรม
回頭是岸的僧侶全身的刺青,與僧侶的形象形成強大的對比,這名僧侶也是負責整個園區的餵養狗狗的工作,所以是全部狗狗的狗頭!

📌悟孟寺 / วัดอุโมงค์ สวนพุทธธรรม
寺廟園區的動物,好像都有專門跟隨的主人(僧侶),看起來很像遊戲裡面的隨身寵,開啟技能‘左右護法‘!


📌Wat Phra Pan / วัดพระป้าน
從清邁市區租了Mobike 自行車,直接二話不說的騎到快30公里遠的寺廟,寺廟非常的偏僻,先經過一大片無農作物的田園,再經過一片樹林,野狗成群追來,踩的氣喘吁吁終於抵達目的地⋯廟裏由於位置較偏遠,所以觀光客較少,非常適合悠閒的拍照!
雨傘的裝置是有時間性的,要去之前請先上網查詢,以免撲空!

📌清邁鐵橋 / Chaing Mai Iron Bridge
騎乘腳踏車在路上,剛好很幸運地遇到火燒雲大燒。

📌清邁鐵橋 / Chaing Mai Iron Bridge
拍完火燒雲直接順便連夜景一起拍攝起來

📌清邁鐵橋 / Chaing Mai Iron Bridge
鐵橋周邊有很多的餐廳和酒吧,很適合找朋友或另外一半一起在河邊聊天或約會。



📌Wachirathan Waterfall / น้ำตกวชิรธาร
在瀑布下方拍攝加上迎風處,真的是困難重重,鏡頭蓋一打開馬上全濕,試了很多張才勉強拍到水氣較少的一張瀑布照。

📌因他暖山 / ดอยอินทนนท์
再因他暖山的路上隨處都可以見到很美的風景,一個簡單的梯田配上小木屋,非常的夢幻。

📌因他暖山 / ดอยอินทนนท์
到泰國還是要不免俗的入境+入鏡當個泰國人,於是全身穿著泰國風格的衣服自己架設腳架外拍。

📌因他暖山 / ดอยอินทนนท์
夕陽的時刻照射在山巒上,很明顯看到山巒層層疊疊的層次感。


📌國王皇后雙塔 / Phra Maha Dhatu Nabha Metaneedol
雙塔是泰國皇家為了紀念國王和王后的60歲誕辰,以八角形構成的塔,裏頭供奉著佛像,雙塔分別是咖啡色的國王塔和寶藍紫色的皇后塔,座落在山邊,兩者相望,非常美麗而隆重。旁邊也有一大片的花園,種植很多鮮豔的植物,從這裡也可以眺望整個茵他濃國家公園的景象。

📌水燈節 / Loi Krathong / ลอยกระทง
泰國水燈節大家都會到河邊放水燈祈福。

📌水燈節 / Loi Krathong / ลอยกระทง
寺廟裡的僧侶也會舉辦活動,舉行僧侶集體點燈的祈福儀式



📌水燈節 / Loi Krathong / ลอยกระทง
在泰國水燈節除了施放水燈以外,還會連同天燈一起施放,形成「下水燈,上天燈」的美麗畫面。




📌水燈節 / Loi Krathong / ลอยกระทง
花車遊行也是水燈節重要的活動,花車會在清邁的古城區遊行,場面十分的熱鬧。
-----------------------------------------------------------------
以下為清萊景點區域



📌白龍寺 / วัดร่องขุ่น
白龍寺裡的建築都是用白色和鏡面來呈現,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雕刻都非常的細膩,雖然園區整體沒有到很大,但足夠給妳相當大的震撼。

📌白龍寺 / วัดร่องขุ่น
從清邁市區騎了四個多小時的機車抵達清萊府的白廟,由於是觀光景點,所以到處都是人潮,想要一個乾淨的畫面可以說是難上加難,好在傍晚開始清場,搭配上背後的夕陽,如願收服眼中的白廟。

📌白龍寺 / วัดร่องขุ่น
白龍寺的設計理念就是從地獄走到天堂,在入口處的這些雕塑就是地獄的象徵,所以當你在過白龍寺的走道時,只能持續往前走,而不要回頭和後退,因為後面就是地獄,對於你來說會比較不好。

📌黑廟 / พิพิธภัณฑ์บ้านดำ
自己很喜歡的照片之一,利用前面的樹木當做前景而形成的框架構圖,讓焦點可以很集中在中間的黑廟建築。



📌清萊藍廟 / วัดร่องเสือเต้น
非常鮮豔的清萊藍廟,進來裡面的第一感受會覺得整個空間非常的迷幻,感覺搭配個燈光就可以建立另外一個不同的領域空間。

📌清萊鐘樓 / หอนาฬิกา เชียงราย





📌長頸族 / Long Neck Karen
來到了長頸族的村莊,雖然說是村莊,但給人的感覺像是展示族人的一個舞台,首先,進去參觀是需要付門票費(這也是他們的收入來源),進去後會發現大家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舞台位置,沒有遊客的時候他們會走動聊天,但一看到觀光客的到來,會立馬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擺一個美美的姿勢和微笑給遊客拍照,講難聽一點就是人體動物園,但因為生活的需要,或許也只能順應著一切,把他當工作看待。
-
長頸村的場景依舊是保持在那種茅草建造的屋子和很多簡陋的生活用品堆砌而成,不禁讓人懷疑部落村莊的真實性,尤其我觀察到在那邊的居民很這裡多人都手持著智慧型手機,跟背後所見的場景實在很難讓人聯想在一起。
-
走訪過長頸部落後看了一些文章,長頸族在泰國是沒有身分證的,而且也不能隨便離開村莊,可想而知大部分的知識水平也算是低的,部份文章提到,長頸族在泰國其實是沒有部落的,都是被人蛇集團載往此地做展示控制住,但現今的真實情況如何,還需考察求證。
-----------------------------------------------
有任何泰國生活或是自助旅遊的相關問題也可以問我或討論分享
-----------------------------------------------
喜歡我的照片也可以持續關注我的Instagram,會持續介紹一些我造訪過國家的照片
臉書粉絲團會搭配更多的故事來呈現-內容持續增加中
FLICKR相簿
Flick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