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出遊新機拍了幾次,感覺迷焦次數有點多(約5張一張跑焦)
D750+SIGMA24-70 2.8
由於喜歡不是刻意的擺拍,所以都是小朋友(5歲左右)活動隨拍
設定是AF-C 3D下去拍,若是用自動區域AF或是9點動態 拍會更準嗎?
請問AF-C拍靜態 跟AF-S拍靜態照片會一樣嗎?有時候景點擺拍會忘了調回來
沒在用的AF-A適用哪種場合?
測光是普遍用矩陣,半身或臉部特寫就偏重中央,逆光或高反差就用重點測光
這樣觀念對嗎?
請問如果要拍人有前後的團體照 光圈多少合適?
聽過最佳光圈是F7左右,有人說越小越好?
請問哪個對呢?
黑灰白 wrote:
由於喜歡不是刻意的擺拍,所以都是小朋友(5歲左右)活動隨拍
設定是AF-C 3D下去拍,若是用自動區域AF或是9點動態 拍會更準嗎?
不見得
小朋友變化太多太快, 換對焦模式差異不大
沿用自己熟悉的方式搭配連拍衝運氣可能比較有實質加乘效果
另外建議盡量透過互動抓他們看鏡頭的畫面
否則日子久了刪掉會比留下來的多
黑灰白 wrote:
請問AF-C拍靜態 跟AF-S拍靜態照片會一樣嗎?
可以拍到一樣
不論 AF-S 或 AF-C, 相機都有一定機會誤判
或者說相機依當下情況進行對焦, 只是結果不是你要的
所以對焦完後通常多個檢查動作來確認
倒是 AF-C + 快門釋放連動或是無怨無悔 AF-ON 到底
在持續重覆對焦的過程會有一定機率觸發瞬發大柔焦...
黑灰白 wrote:
沒在用的AF-A適用哪種場合?
適合各種場合, 全看你操作習慣喜好
合焦前 AF-S, 合焦後 AF-C
講好聽是集各家大成於一身, 講通俗就是掺在一起做成撒尿牛丸
搭配 AE/AF-Lock, 不用合焦都能拍
要多威有多威, 要多神有多神
黑灰白 wrote:
測光是普遍用矩陣,半身或臉部特寫就偏重中央,逆光或高反差就用重點測光
這樣觀念對嗎?
測光跟對焦一樣, 它想什麼跟你想什麼有落差
最好檢查確認, 拍出來曝光不對就調整重拍
所以這問題有點像排骨配飯好還是配麵好...
我習慣用矩陣去調, 優點是基準穩定, 缺點是微調範圍有時很大
有人喜歡用點測光, 優點是微調範圍可以很小, 但測光位置很挑
你喜歡集各家大成, 掺在一起做成撒尿牛丸也可以
黑灰白 wrote:
請問如果要拍人有前後的團體照 光圈多少合適?
聽過最佳光圈是F7左右,有人說越小越好?
如果你只要大概方向, 可以用線上景深計算機去估算
到現場都是 (拍->看->調) 迴圈, 人來之前盡量讓準備工作先到位
光圈大小會影響曝光, 往往需要從 ISO 補回去
有時候是犧牲景深, 有時候是犧牲畫質
總之看了再決定要縮要放
個人積分: 87, 不能再高了 www.flickr.com/photos/inunu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