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一共去了白川鄉合掌村和五箇山的菅(jiān)沼、相倉合掌村,算是將「白川鄉與五箇山的合掌造聚落」世界遺產一次玩遍!
今年日本剛好碰上超強聖嬰,暖冬加上水氣不足,出發前兩個禮拜合掌村地區沒半滴雪,原本以為就此槓龜,沒想到就在出發前幾天受到北極震盪的影響,日本各地降下大雪,累積了一定的積雪,不過短短一周的雪量無法與往年動輒1、2公尺相比(不然就變美國那種暴風雪了),但是旅程中還碰到藍天、大雪、雲霧等各種天氣,可謂超級幸運(結果到日本賞雪的同時台灣下雪

首先來到五箇山區,五箇山位於富山縣南砺市境內(屬北陸地方),主要有菅沼、相倉兩大合掌村聚落,皆是自數百年前就地保存至今的完整村落(不同於白川鄉是由各地搬遷集中保存),雖然山岳風景不如白川,但是小弟更愛那種古色古香的人情味,還有觀光客超少(特別是講中文的

一大早抵達菅沼,抵達時天空下著鵝毛大雪,還好我的D610和N24-120有防塵防滴,所以就硬者頭皮淋雪猛拍


雪有大


隨處可見的冰柱,日夜溫差大白天熔雪晚上結冰,如此反覆才有的美麗結果,寒帶地區太冷反而很難看到

浮著雪泥的水溝


半結冰的水池



中午時來到五箇山區另一個合掌造聚落:相倉,雪還在下,簡單打個幾張就躲進餐廳吹空調兼填飽肚子



不知名神社(回家查Google Maps發現是地主神社)

台灣沒有的Fit Hybrid。真羨慕日本的用車環境:平價車配備齊全、市區停車場超多不怕沒位子停、道路也很順暢(有些高速公路只有雙向各一車道),不過儘管如此大眾運輸仍相當發達,顯示許多人仍願意犧牲一點方便為環保盡一份心,值得台灣學習。


用餐後原本的大雪停了,陽光接著露臉




辛苦除雪的屋主

發現有條小路通往展望點,看著接近中的烏雲,立馬快速衝上去拍幾張



短暫放晴後又立刻烏雲壟罩,接著飄起小雪,雪國天氣真是多變


下午驅車前往白川鄉,準備拍攝黃昏夜景版。
白川鄉合掌村位於岐阜縣(屬東海地方),與五箇山正好隔著縣界相望。
白川鄉?白川村?
白川村是行政區名(岐阜縣白川村),「市區」位於合掌村(「荻町」地區)以北約2km處,有少量的超商、餐廳和巴士站,和台灣鄉下很像,日本人稱「白川」多是指白川村;白川鄉則是古地名,指飛驒(tuó)國內的庄川流域一帶,現在多僅指合掌村。

前面說到白川鄉的合掌造是由各地搬遷集中保存的,因此數量比菅沼和相倉多很多,搭配遠方的飛驒山脈顯得相當壯觀,不過也因此觀光客多到爆

非點燈日的夜景:點燈日人超級多而且不能擺腳架(拍攝前幾天才發生台灣攝影團違規鎖腳架卡位事件,看來台灣真的沒資格笑大陸),因此選擇非點燈日來拍個夠




晚上就住宿於村內民宿,村內住宿不貴,但是超~級~難~訂~

我們住的民宿

第二天藍天白雲而且空氣超好,不過由於合掌村位於山間盆地中,太陽要到10點多才會照進村內,在此之前反差過大不好拍攝(非晴天無此問題),不過優點就是觀光客較少,如果不介意觀光人潮那住宿村外10點以後再進村也無妨。
村內車輛進出有嚴格的控管,非村民車輛於特定時間禁止駛入,大巴只能停於村外駐車場。
清晨的街道




這冰柱挺壯觀的

觀光客大舉入侵



空氣超好,連太陽周圍都是藍天



藍天白雪真是怎麼拍都美



大雪後隨處可見除雪工人及車輛



日本特有的「輕自動車」(黃牌那台),只有600多c.c.、5、60ps、兩氣曩(跟很多國慘大車一樣),不過價格便宜又不用車位證明,受到很多小資族的青睞。

爬上人擠人的展望台




過吊橋回到駐車場

河床上的積雪,形狀好有趣


中午來到經典拍攝點:忠兵衛「三間小屋」並在此用餐,正中午氣溫飆破10℃,穿者羽絨外套好熱





遠方山脈有瑞士的味道,前方則是日本傳統建築,蠻有趣的融合畫面,往年路旁積雪太厚是看不到這角度的

下午返回名古屋,日本東西岸氣候差異真的好大,大雪紛飛的日本海側和乾冷的太平洋側。

以上照片皆使用D610和N24-120(90%)、N18-35G(10%)拍攝,全程無濾鏡無黑卡。
這次來日本之前,對日本的印象是台灣人最愛去觀光的國家,但是也好奇日本自然風景不如中國;度假氣氛不如東南亞,為何能成為台灣觀光客首選目的地?
直到踏上日本國土後,所有的疑問才一一化解:平整的街道、乾淨的汽車和建築、親切的服務還有方便的交通,先進國家一詞當之無愧!也許九寨溝、香格里拉風景更美,但旅行並非一下飛機風景就在眼前。當你前往景點的途中遇到的種種事物:交通、用餐、住宿、甚至是突發狀況等,都影響著你旅行的心情和感受。如果一個國家讓你從下飛機開始,旅途的所有過程都讓你舒適又享受,縱使風景不是世界最美,你也會想一去再去,特別是其他擁有這種氣氛的先進國家都要兩倍以上的旅費和航程,下次有機會還要再來!
還最後提醒前往雪地切忌在樹枝下和屋簷逗留,特別是風大或晴天融雪時,小弟就有被樹枝落雪擊中相機的經驗,還好有裝遮光罩沒有傷到鏡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