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底片拍婚禮在室內複雜光源下,我的後製處理方式



nikon f6,afs 50/1.4g,fujifilm venus800,nikon coolscan 5000ed

f2.8,1/40

很多朋友詢問我對於用底片拍攝婚禮,在室內複雜光源下,白平衡的處理方式。

因為大部分人都是給店家沖片+掃描,根據我的經驗,店家的掃描在光線條件良好時(太陽光線充足,或是有良好的閃燈補光),都有不錯的效果,但是若室內光線的色溫非日光色溫,或是演色性不佳,甚至是多種複雜光線混合時,出來的效果常會很驚悚...

因為店家的掃描,必定會套用所謂的調控檔(對比、色調、飽和、銳利、除雜訊...),
而這個調控檔是不可能適於所有的光線狀況,這就相當於拍數位設定為jpg、自動白平衡,也就是把白平衡跟調控檔都交給機身去決定。

但我是把底片送給店家沖片後,自己用專業的底片掃瞄機來掃描,底片放進去會進行第一次預掃,出來的狀況大概像是圖1(這是比較極端的光線狀況,昏黃的類似鎢絲燈光),可以看到白平衡有點可怕,我可以在這裡去調整RGB的數值,可調範圍相當大,有點類似數位的raw。

而因為預掃出來的畫面,為了保留最多的明暗階調,亮度通常都不太夠,整體的對比也偏弱,看起來就是暗暗灰灰平平的,這點也跟數位的raw很像。所以我會先把亮度拉到比較正常的樣子,再來進行初步的調色,就像圖2的狀況。

調到了大概想要的色調後,再把亮度重設為原始的狀況,以保留最多的細節,然後進行正式的掃描,就像圖3的狀況。

正式掃出來的檔案再經過Lr的處理,最終會像是圖4的樣子。

所以整個的關鍵在於,自掃可以在預掃後有很大的調整幅度,再進入正式掃,但店家掃是沒辦法讓我們這麼做,雖然整個過程耗費的時間跟心力都很巨大,還有掃瞄機的成本也很嚇人,但是為了高品質的畫面,我認為一切都是值得的。


左店掃,右自掃,差異不是太大。


同樣也是左店掃,右自掃。 這種明暗反差大的,差異就比較明顯。


上店掃,下自掃。 典型的室內複雜光源,兩者可說是天差地。
2015-12-29 12:48 發佈
請問負片不是本來就有分日光片 燈光片之類的原始色溫嗎?
拿日光片在暖色燈下拍不是本來就會偏黃?

mywang wrote:
請問負片不是本來就有分日光片 燈光片之類的原始色溫嗎?
拿日光片在暖色燈下拍不是本來就會偏黃?


對的,但目前燈光片不容易買到,選擇也少。
而且iso也不夠高,對於昏暗的室內場景,不是那麼好用。

若光源複雜,有好幾種色溫的光源同時存在的話,用燈光片也不見得能解決全部問題。
而且婚禮記錄很可能頻繁變換場景光線,若統一用日光片,只需要注意曝光問題。
若加入燈光片,很可能讓自己更手忙腳亂。
http://www.facebook.com/cj.liu1
有神快來拜...........

光聽到用底片拍攝,真的覺得版主的功力大概比孫悟空加張三丰還要猛!!!
真的拍得很漂亮,花時間自掃真的很值得
請問CJ大大有考慮過用Kodak Portra系列底片嗎?
偏好Pro400H的原因是?
另請問是設定400度拍嗎?
謝謝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lml640707 wrote:
請問CJ大大有考慮過用Kodak Portra系列底片嗎?
偏好Pro400H的原因是?
另請問是設定400度拍嗎?
謝謝


使用pro400h的原因是,我一直都慣用富士的底片,以前是以reala100為主,pro400h為輔。
後來reala100停產,不得已才接觸柯達的ektar100、portra160、portar400。
兩家的調性真的不太一樣,不過在熟悉一段時間後也都能掌握了。

拍婚禮我是以400為主,因為大部分的狀況進可攻退可守。明亮的場景快門速度就拉高,或是縮一下光圈,昏暗的場景光圈就開大,再不行就增感到800,不過現在比較少這麼做了,通常我會直接使用venus800或natura1600來拍。

如果哪一天pro400h停產了,或是價錢漲到我無法負擔了,我可能就會用portra400來拍婚禮。
又或者哪一天我心血來潮,想換個口味也可能會用portra400,但目前都還是會用pro400h的。
http://www.facebook.com/cj.liu1
路過推個,底片拍婚禮真的很猛很強大

我都拿去給店家沖掃,每家店的品質都不一樣...

cj0517 wrote:
使用pro400h的原因是,我一直都慣用富士的底片,以前是以reala100為主,pro400h為輔。
後來reala100停產,不得已才接觸柯達的ektar100、portra160、portar400。
兩家的調性真的不太一樣,不過在熟悉一段時間後也都能掌握了。

拍婚禮我是以400為主,因為大部分的狀況進可攻退可守。明亮的場景快門速度就拉高,或是縮一下光圈,昏暗的場景光圈就開大,再不行就增感到800,不過現在比較少這麼做了,通常我會直接使用venus800或natura1600來拍。

如果哪一天pro400h停產了,或是價錢漲到我無法負擔了,我可能就會用portra400來拍婚禮。
又或者哪一天我心血來潮,想換個口味也可能會用portra400,但目前都還是會用pro400h的。

謝謝CJ大精闢的解說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cj0517 wrote:
很多朋友詢問我對於用底片拍攝婚禮,在室內複雜光源下,白平衡的處理方式。

因為大部分人都是給店家沖片+掃描,根據我的經驗,店家的掃描在光線條件良好時(太陽光線充足,或是有良好的閃燈補光),都有不錯的效果,但是若室內光線的色溫非日光色溫,或是演色性不佳,甚至是多種複雜光線混合時,出來的效果常會很驚悚...

因為店家的掃描,必定會套用所謂的調控檔(對比、色調、飽和、銳利、除雜訊...),
而這個調控檔是不可能適於所有的光線狀況,這就相當於拍數位設定為jpg、自動白平衡,也就是把白平衡跟調控檔都交給機身去決定。

但我是把底片送給店家沖片後,自己用專業的底片掃瞄機來掃描,底片放進去會進行第一次預掃,出來的狀況大概像是圖1(這是比較極端的光線狀況,昏黃的類似鎢絲燈光),可以看到白平衡有點可怕,我可以在這裡去調整RGB的數值,可調範圍相當大,有點類似數位的raw。

而因為預掃出來的畫面,為了保留最多的明暗階調,亮度通常都不太夠,整體的對比也偏弱,看起來就是暗暗灰灰平平的,這點也跟數位的raw很像。所以我會先把亮度拉到比較正常的樣子,再來進行初步的調色,就像圖2的狀況。

調到了大概想要的色調後,再把亮度重設為原始的狀況,以保留最多的細節,然後進行正式的掃描,就像圖3的狀況。

正式掃出來的檔案再經過Lr的處理,最終會像是圖4的樣子。

所以整個的關鍵在於,自掃可以在預掃後有很大的調整幅度,再進入正式掃,但店家掃是沒辦法讓我們這麼做,雖然整個過程耗費的時間跟心力都很巨大,還有掃瞄機的成本也很嚇人,但是為了高品質的畫面,我認為一切都是值得的...(恕刪)




這樣一場底片婚攝要收多少?應該不便宜吧?
耗費這麼大的時間跟心力,老實說貴也是物有所值了,
應該有一大半是底片後期的費用吧?

另外也需要一組人用數位機來幫拍吧?
以防漏拍和沒拍到業主想要的畫面...
畢竟底片沒辦法像數位相機這樣用"掃"的吧


現在能拿底片來當數位掃的,應該是土豪了,哈哈
Level E wrote:
現在能拿底片來當數位掃的,應該是土豪了,哈哈

其實也還好耶
我以前拍一場婚禮大概就7-10捲
換成用DSLR以後大概一場會拍7-800張左右
如果用消費型的Xtra400一場婚禮掃個20捲
底片加沖洗成本大約4000
跟其他婚禮費用比起來還算不上大錢

P.S.我只幫熟朋友拍也不收錢,非職業婚攝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