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請問有買 Tokina 17-35mm f4 的朋友

Tokina 17-35mm f4 AT-X
這管好像很冷門...

我在臉書看到有人用這支拍風景,感覺畫質還不錯
變形程度比 N16-35 F4還小,周邊畫質應該也是?
(星芒確定是比較好看的了)
有沒有前輩買這隻,懇請賜圖或是分享使用心得
蠻想敗入的!

如果和老鏡 N17-35 f2.8D比較的話,不知道大家覺得哪個畫質好??
(我是d800所以比較在意解像力...)
2015-05-15 18:04 發佈
買這只不如買sigma 12 24......
alexlee1906 wrote:買這只不如買sigma 12 24......(恕刪)

Sigma 12-24mm f4.5-5.6II DG你說這隻嗎?
搜尋之後發現他是電燈泡,而且光圈好小。如果要買燈泡我會買14-24
我想買17-35是因為他可以裝濾鏡
(1635不用推薦因為我用過了)
pikacat wrote:
有沒有前輩買這隻,懇請賜圖或是分享使用心得 加持
蠻想敗入的


我自己沒用過,基於過去Tokina1224與Nikon1224(DX)的比較(T皆有樓主所提那些优點),朋友跟我提起時就跟他大概描述了一下(也不算推薦),好死不死真給他碰上一支二手品,他就買來用了;結果叻~~拍一次罵一次,大意是只能拍遠(無限遠)不能拍近(例如五~十人合照這種叫"近")說是合照不銳以及層次不佳;後來又賣掉了
pikacat wrote:
Tokina 17...(恕刪)


小弟是該鏡使用者

來分享一下這支鏡的優缺

首先

1.變形控制-這是我當時想買這支 最大吸引點 以超廣角來說 這支變形控制真的沒話說 只能說滿意!

2.星茫- 若跟原廠比 原廠N家是真的比較尖銳 不過...若再跟N家D鏡比...我想真的要玩星茫...就只能玩D鏡

3.濾鏡-也是當時我跟樓主考量的點一樣 雖是82mm比較貴~ 但至少可以裝

4.重量-適中(個人感覺)

5.價錢- 當時買的時候還比較貴22K左右~ 目前可能不到20K 值得入手

6.抗藥光- 這卻是這支境最大的缺點 不過只要你會閃避...那都不是問題 其實這問題跟當時D750一樣...有多少機會 會沒事就

去跟太陽公公對幹!? 雖然說D750確實是有問題~ 不過我最後也懶得去拆機修

7.防手震- 現在許多竟都配有防手震 所以很多人都把"安全快門"這事給丟一旁去了 又在這高畫素數位下...其實些微震度 就容易

糊掉 這樣說應該很清楚了... 不過現今已D750為例 可用高ISO 把這等缺點也補足些許...

至於有人說近拍...

我只能說...

連"微距鏡"這等光圈全開都要靠"縮光圈"來增加"景深" 達到"視覺層次感"上的銳利度了...

難道"超廣角"不需要嗎!?


提供一張"超廣角"近拍...

雖說是"底片"

但至少是"正片"

參考一下....

以上小小心得


光圈F5.6


000069820013 by Akashi Yosida, 於 Flickr
感謝分享心得
秋水小弟 wrote:
1.變形控制-這是我當時想買這支 最大吸引點 以超廣角來說 這支變形控制真的沒話說 只能說滿意!

2.星茫- 若跟原廠比 原廠N家是真的比較尖銳 不過...若再跟N家D鏡比...我想真的要玩星茫...就只能玩D鏡
6.抗耀光- 這卻是這支境最大的缺點 不過只要你會閃避...那都不是問題 其實這問題跟當時D750一樣...
有多少機會 會沒事就去跟太陽公公對幹!? 雖然說D750確實是有問題~ 不過我最後也懶得去拆機修

7.防手震- 現在許多竟都配有防手震 所以很多人都把"安全快門"這事給丟一旁去了 又在這高畫素數位下...其實些微震度 就容易...(恕刪)

防手震其實我不在意,因為拿16-35時我也幾乎都關著VR
變形通常比耀光出現的機率高,所以耀光還可接受(16-35 f4的抗耀光確實是很厲害,可以跟太陽對幹)
現在Tokina 17-35價格差不多兩萬整,也應該不會再更低了

Tokina 17-35mm F4
Nikon 17-35mm f2.8D
應該就是這兩個選一個吧,只是N1735貴了約一萬八...
pikacat wrote:
Tokina 17...(恕刪)

論畫質來說,新鏡頭規格較低,很難會輸給原廠舊鏡皇!

只是就目前來說,這個焦段SIGMA後面會推出怎樣產品,應該也是值得期待!
diffusionless wrote: 論畫質來說,新鏡頭規格較低,很難會輸給...(恕刪)


規格低所以很難輸給舊鏡王? 舊鏡王真那麼弱嗎??

pikacat wrote:
感謝分享心得 防手...(恕刪)


好人做到底...

剛好今天拿出去拍


提供兩張


僅套用"調控檔" 鮮豔發色


機身D750


17mm F11

DSC_2378 by Akashi Yosida, 於 Flickr


35mm F5.6

DSC_2405 by Akashi Yosida, 於 Flickr


個人覺得"解像力"非常夠了

前提是...

確定"準焦"

無手震

若真的要說解像力...

在17mm F4全開之下...

"周邊"畫質是比較差 縮至F5.6會好些

不過"超廣角"來說...

這本來就是"通病"...
從樓上的示範照看,這支鏡似乎真的沒有很好啊

看倌不覺得色彩都很暗沈、調子全擠在一塊嗎?所謂"夠利"的部分也比較像是"蠟"而不是"玉"(紋理的頓濁與清透);Nikon 17-35/2.8D我用過兩支,和今天的1424或1635比是沒那麼利,但細節至少是清楚的,層次也很分明.

flicker相簿編號2416那張"殘壁"是個好例子~~兩邊牆壁的桶狀變形,在副廠鏡上發生到這個程度,誰能保證Adobe有這支鏡頭對應你機身的參數、而且能喬到剛剛好?(原廠鏡的adobe參數,很多都會喬過頭,一部分直另一部分已經反向變形了,例如16-35/4--本身變形做得差,就只有原廠參數能抓到"最大公約數"矯正結果最舒服)

再者,我(朋友)說的"近距離"是指5-10人拍合照的狀況,既不是十幾二十公尺遠的牆壁或樹木、也不是幾十公分的花或動物--這些東西是"第三者",通常觀者不會認真去計較有多清楚或那邊失真(人只對自己的臉最敏感);這支鏡頭5-10公尺範圍內成像銳度究竟如何,是否很容易因為外在因素而下降(例如曜光或逆光),相簿中似乎沒反證?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