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分享] 沒有打錯字,真的不是 FM2,是 Nikon FE2!

各位好,

小弟在01潛水潛了很久,也曾問過兩三個問題,
說實在的,獲益良多,這次輪到我貢獻一下了。

這次要分享的相機是我的啟蒙相機,
因為在01上還沒有看過她的詳細介紹,所以決定為她出個頭!
她長得和FM2相似度95%,可是知名度卻遠不及FM2,
甚至連大學時代的攝影社社長都沒聽過(小學校... 小學校... )
她就是 Nikon FE2

先介紹一下小弟自己好了,
小弟是六年級前半段的(雖然年紀比板上許多同學都大,可是術業有專攻,在此還是自稱小弟好了),
還記得小弟剛開始上網時,RX78大好像是台大椰林攝影板的板主呢!

言歸正傳,話說小弟小學那個年代,同學家裏多半已有一台以上的傻瓜相機,
可是對我家而言,照相機可是很貴很貴的奢侈品,所以一直是沒半台,
好處是校外教學是可以專心的玩,照相靠別人就好了。

後來,因為姊姊學校上課要用,老爸心一橫就買下了這台FE2,
當時搭配的Kit鏡是 AIS Nikkor 50mm f1.4。
姊畢業後就不太使用了,反而是我接手過來,好奇地東摸西摸,
小學生的我當然不懂光圈快門,但家裏就只有這麼一台相機,
所以小學的校外教學、畢業旅行也只能靠這台。
那時同學間多半人手一台傻瓜相機,帶單眼出門算是滿另類的,
大家都以為我很會拍照,但事實上我只會固定把快門放在 1/125 秒,
晴天光圈放在 f5.6,陰天放在 f4(姊姊教的),可是照片的失敗率卻不高。
現在回想起來,應該要感謝負片的寬容度及相館的沖印師父。

當時,隔壁小朋友的爸爸學攝影、擁有一台FM2,
常常兩台拿來比一比,看起來好像啊!
可是心中總有個疑問 -- 到底誰比較厲害?
大學畢業後,自己玩起攝影,才開始才解其中的差異。

以下是小弟收集和撰寫的一些資料,如有錯誤還請各位前輩指正:

FE2是1983年3月開始發售,當時主要特色有:

1. 具1/4000秒最高速快門速度與1/250秒同步閃光速度
2. 可光圈優先自動曝光
3. 使用閃光燈SB-15, SB-16B或SB-18時, 可直接TTL自動調光
4. 新製的三種可互換使用對焦屏,十分明亮。
5. 配裝MD-12馬達捲片器連拍時,每秒可拍3.2張。
6. 相機後蓋可與MF-16記錄蓋交換使用。

曾榮獲二獎:
相機年度獎 : 1983年澳州相機公會
優良設計獎 : 1983年日本財政部國際工商局

接下來詳細介紹,
首先來看外觀,和FM2很像對不對?
[分享] 沒有打錯字,真的不是 FM2,是 Nikon FE2!
[分享] 沒有打錯字,真的不是 FM2,是 Nikon FE2!
[分享] 沒有打錯字,真的不是 FM2,是 Nikon FE2!

但這個地方一定是不同的!
[分享] 沒有打錯字,真的不是 FM2,是 Nikon FE2!

大家手上有FM2可以拿來比一比,或者可以欣賞一下超級小小強大的這篇:
防潮箱中的寶物 NIKON FM2(補底片室照片)

接下來介紹右方操作區,
FE2是以機械控制快門的FM2為基礎加以改良,採用更高精度的電子式快門,
因此有光圈優先的選項(綠色的A),
擁有當時其他廠牌少見的超高速1/4000秒的快門和高達1/250秒的閃燈同步(用紅色表示)。
橘色的數字則是超過一秒的快門,最長可曝光到 8 秒(這點和FM2好像不太一樣)
當然也有B快門,使用的是傳統快門線,不吃電的。
因為是電子式快門,和FM2不同,在沒有電的時候FM2還可以拍攝,
但FE2只能轉到M250-機械式的1/250秒快門或B快門拍攝,其它的快門速度是無效的。
採用與FM2相同的縱走式快門,快門葉片為8枚,
快門簾是Nikon獨創,同時也是世界首創的蜂巢狀鈦合金快門簾幕。
(可惜機內有底片,不能拍給各位看,不過可以看一下超級小小強大的那篇,長得一樣)
--右方操作區--
[分享] 沒有打錯字,真的不是 FM2,是 Nikon FE2!

左方操作區和FM2也是不太一樣的,捲片器、底片ISO設定和曝光補償結合在一起。調整ISO/ASA時
要將外圈銀環往上拉,然後轉動調整。調整曝光補償時,要按下右下方的小按鈕才能轉動。
--左方操作區--
[分享] 沒有打錯字,真的不是 FM2,是 Nikon FE2!

至於前方操作區則和FM2一樣,就不說明了。

稜鏡雖為固定式,但對焦屏是可以更換的,
標準裝備為K2型裂像微稜對焦屏,即中央為裂像,外圈為微稜,更外側為磨砂對焦屏。
此外可更換全磨砂的B2型,或格子狀磨砂的E2對焦屏。
觀景窗明亮而易見,顯示光圈、快門、補償提示及測光的建議值。
視野左側,快門速度的以綠色指針表示,測光建議值則以黑色指針表示,為類比式。
視野的中央上方,有光學式的光圈值顯示。
視野右側以紅色的LED提醒您現在有設定曝光補償。
--觀景窗分佈--
[分享] 沒有打錯字,真的不是 FM2,是 Nikon FE2!

其中光學式光圈值顯示是我一直很喜歡的設計,
在Nikon鏡頭群中,光圈環上都有兩排光圈數字,
在FE2稜鏡的前端,Nikon字樣的下面有一個小窗,
使用者可以透過這個小窗,在觀景窗內清楚看見放大後的第二排光圈值小字。
--光圈環--
[分享] 沒有打錯字,真的不是 FM2,是 Nikon FE2!
--稜鏡前方下端的小窗--
[分享] 沒有打錯字,真的不是 FM2,是 Nikon FE2!

曝光的控制方面,
FE2的測光是由位於觀景窗接眼部的二個SPD測光元件來感知,
SPD測光元件對光線反應迅速,而且直線性頗佳。
測光方式是中央重點式測光,
以對焦屏上直徑12mm的圓為重點(約60%)測光。
FE2的電子回路使用FPC基板,基板上有二個IC晶片以擔任測光、演算、控制的工作。
此外並設置了石英以控制快門速度。
測光方式只有手動及光圈優先兩種,
在手動控制時從8秒到1/4000秒為電子快門,M250及B快門為機械控制快門。
在光圈優先時,只要將快門速度旋鈕設於A處並選擇光圈,
則相機會自動設定快門速度,快門速度從8秒到1/4000秒為無段控制。


閃燈支援方面,
FE2擁有在焦平面快門方面世界首次推出的1/250秒閃燈同步(現在的低階DSLR還不見得有),
FE2的另一個特長是TTL閃燈自動調光,F3、FG也接下來繼續使用,再後來的FA也同樣使用。
裝上專用閃燈後,可由位於反光鏡下方的SPD受光子來控制閃燈出光量的多寡,
也就是當閃光通過鏡頭後,在底片上持續曝光的同時,
SPD測光單元也直接對從底片表面瞬間反射而來的光線作測量,
進而自動控制閃光燈的發光量。


專用附件方面,
首先要提的就是TTL閃光燈,有Nikon Speedlite SB-15, SB-16B,兩者都可直接裝著在熱靴上,

SB-15為GN 25,相機在A模式下,將閃燈電源轉到ON時,快門速度會自動設定成1/250秒,
將閃燈設定到TTL時,即可選擇f2~f22的光圈做TTL自動調光攝影。

SB-16B備有TTL自動調光、外部電眼調光、跳燈以及變焦等多功能的專用閃光燈。
GN值在35mm焦段時為32,在85mm焦段時為42,
變焦頭可以拉出,各依據所使用的鏡頭,有28mmm, 35mm, 50mm, 85mm等焦段供變換。

捲片馬達MD-12可作最高每秒3.2張的連續攝影或單張攝影,使用電源為8顆三號電池,36張的
底片可以拍攝50捲。相機在裝著MD-12之後,快門轉由馬達側來控制,當半壓快門時,會啟動
測光表,再繼續下壓的話,就會啟動快門。SC鈕可以切換單張攝影或連續攝影。

MF-16機背,大家可以看一下超級小小強大的那篇,剛好有呢!

感謝各位前輩、先進花時間看完。

以上,報告完畢!
2007-11-06 21:41 發佈
文章關鍵字 FM2 Nikon FE2
FE2和FM2确实很像。
不过被FM3a代替了。
FM2就相对更得宠啦。
www.flickr.com/photos/5000km/
說真的底片機
小弟覺得在現今的數位社會裡說
這篇算是一個非主流的發表

回憶當初進入NIKON單眼的世界
(也不過是二年前.....說得好像很久一樣......)
也是因為那個F接環
看到有人拿這類的相機就會覺得很專業
希望有朝一日
我也會有「勇氣」拿拿底片機

謝謝分享!
Take each man's censure , but reserve the judgement 接受別人的批評,保留自己的判斷
追逐葉子的風 wrote:
說真的底片機小弟覺得...(恕刪)


很相反的我還蠻想用用看數位機身

可是目前還沒有那個「Guts」 去敗D3

想說先把 AF-S 400mm VRII 弄到手再說
   看到樓主的這篇文,讓我想起我第一次接觸單眼是在國二的時候,我在家裡的櫃子裡找到了一台比我還老的FE,從此開啟了我對攝影的興趣,雖然我拍出來的東西沒有很好,但是這台FE真的帶給我很多感動

上面這張照片是我在高中的時候拍的,是我覺得拍的最好的一張,用的鏡頭是AF70-200MM f4-5.6
樓主這台FE2依照敘述來看應該有20年左右的歷史了吧

能保持這麼漂亮實在不容易....

我有部差不多年紀的F301

下場就慘了點

除了曾經因為電池漏夜(用了不知名的電池...貪小便宜的下場)而下方電池蓋有侵蝕痕跡外

外觀也有點斑駁了...

三年前因為電子器材增加而被擠出了防潮箱

在房間當了三年的裝飾品...

現在也許不能動了

有機會再來說說它以前的故事吧....


特寫一張.....鏡頭是CIMKO MT 28-80

ps.那個小紅領巾的前身....酷吧....
看到FE2就想起我同學他爸爸也有一台,
我曾經拿起來"看",
沉甸甸的,
感覺很扎實,

為什麼只有看呢?
因為我完全不會用阿
用觀景窗看見幸福的瞬間~ 用相機紀錄幸福的瞬間
FE2也是NIKON的一代銘機,這部FE2保養的這麼好,真是令人佩服。
小弟之前曾用過FE2的老大哥FE,非常喜歡N家的傳統相機,可是進入數位時代後,因為疏於保養,電池漏液,已無法使用,數月前已經揮別請垃圾車帶走。
一部相機最重要的價值,就是能帶給我們很多美好的回憶,希望樓主善待這部相機啊。
coolscan wrote:
FE2和FM2确实很...(恕刪)

在01上曾看過FM3A的介紹,簡直就是FM2+FE2的結合再強化,難怪夢幻。

追逐葉子的風 wrote:
說真的底片機
小弟覺...(恕刪)

事實上我也已經投入數位的懷抱了,
數位化後,因為不用底片/沖洗錢,技術提昇得很快,
專注在技術上卻忘了最初拍照時那種單純為留下美景或回憶時的感動,
用底片機是想找回這種單純的感覺,
一台底片機,一顆手動定焦標準鏡,慢慢來~
我想我會兩者併用,看心情出動底片或數位,
其實我感謝數位機的存在,讓我能快速驗證以前的所學,然後應用在底片機上。

libra7855 wrote:
   看到樓主的這篇...(恕刪)

這張照片拍得真好,青春的回憶啊.......
謝謝分享!

mravip wrote:
樓主這台FE2依照敘...(恕刪)

這台相機一直維持得不錯,三不五時我都會擦一擦,空拍個幾下。
但去年底不知怎麼了,快門有時不太靈光,
今年初送進台中老賴整理,回來後新到連我自己都嚇一跳!
快門也正常了,就讓它繼續服役了。

F301呀!以前只有在海報上看過說,等待您的分享!
我第一次摸到的Nikon電子式相機是 F801,那也是一台好機啊!
倒是CIMKO鏡頭... 很陌生的感覺耶!可以介紹一下嗎?
>甚至連大學時代的攝影社社長都沒聽過
這樣子當大學攝影社社長,會不會有點不太好意思啊?
http://www.mobile01.com/forumlist.php?f=20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