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對NIKON APS-C的用戶來說,是個值得高興的一年,原本就頗受好評的Nikon D300,自2009年推出升級改良版的D300s後,對專業級玩家而言無疑是打了一劑強心劑,高階的規格與耐用的機身使其被譽為N家DX機皇,甚至兩年前的D7000出現後仍維持著相當高的人氣,而2011年底D300s在日本即將停售的消息一出,網路上更是出現諸多揣測,即便NIKON官方已經表示是為了因應日本電器法而停產,但大家對於後機種D400即將現身的謠言與期待仍沒有停過。
就在日前鬧得沸沸揚揚的新型DX旗艦機D7100曝光,雖然部分規格並未超越D300s讓部分人士惋惜了一下,但實際比對發現,在硬體及電子性能上依然有提升,且在售價方面也更容易入手了。而這對中低階APS-C的用戶來說,卻可是令人相當振奮,任一方面都有亮點
擁有:
1. Expeed 3影像處理器
2. 與FX旗艦機種相當的Multi-CAM 3500 (DX) 51 點自動對焦系統
3. 中央對焦點支援 -2 EV至19 EV
4. 中央對焦點支援最大光圈 F 8.0 鏡頭
5. 畫素增加至2410萬
6. 移除低通濾鏡
7. 螢幕採 3.2" 122.9 萬畫素的 LCD
8. 100% 視野率光學觀景窗
9. 新增1.3x 裁切模式
10. 錄影支援雙聲道
撇開很少用的sigma Dp1s的話,小弟現役的機種是D90與Fuji E-X1,
以電子性能來說, D7100大概是林志玲對上法拉利姐那般耀眼
![[開箱分享] 先別說D400了,你聽過D7100嗎](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304/mobile01-b438118c867e5ddfe391087604d76bac.jpg)
而工作需求與朋友圈的關係,還滿常接觸到攝影的東西,在過年期間把玩朋友的D600,那種透徹與畫質原本已經讓小弟決定LP一抓直上天堂…..
不對,是直上全片幅
但看一下手邊的鏡頭,幾乎都是DX規格(除了一管60mmF2.8微距外),若是要升級D600則鏡頭群勢必要更新,小弟又偏好廣角跟旅遊鏡,光看小三元16-35mm F4.0及24-120mm F4.0這兩支精美的價格,大概就要吃上幾個月的泡麵,故在諸多考量下決定優先升級機身。
一、外觀篇
對一個自以為是攝影玩家的人來說,追求的往往不只有照片出來的成像,而是握住相機那一個當下,從照片中可以看出當我握住D7100時,整個小指頭是可以貼緊握把的,心中有種踏實的感覺
體積尺寸: 135.5×106.5×76mm,重量為765g
![[開箱分享] 先別說D400了,你聽過D7100嗎](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304/mobile01-9f7eae321f047457aad69fca05085e41.jpg)
與有戰神之稱的老大哥D90比較,圖左為D90、圖右為D7100
![[開箱分享] 先別說D400了,你聽過D7100嗎](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304/mobile01-ffcac1a23411f1ad83bab19a7b9dd634.jpg)
![[開箱分享] 先別說D400了,你聽過D7100嗎](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304/mobile01-1c10e0f515561ff983d19284ba5309ec.jpg)
縱握深度更深,快門鍵的傾斜角度也重新設計過,原本D90是稍微突起,而D7100則是有點內嵌的設計,不難看出是順著機身線條往下延伸,整體較為流線,不過我目前還是比較習慣較為突出的快門鍵,與D7100還尚需要磨合吧
轉盤方面以P/A/S/M為基礎,並承襲了D600的設定,一樣有UNLOCK鍵
![[開箱分享] 先別說D400了,你聽過D7100嗎](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304/mobile01-04813b33b0fdfba8437ac2900205d95d.jpg)
S:拍攝單張
CL:低速連拍
CH:高速連拍
Q:靜音快門,對焦時不會產生蜂鳴聲,釋放快門後反光鏡降回的聲音也較小,與單張拍攝相同,聽說有的人會用這模式降低反光鏡造成的細微振動。
時鐘圖示:自拍用
Mup:拍攝前反光鏡會預先升起,以降低反光鏡造成的細微振動,適用遠攝或微距的情況。
D7100光學觀景窗的視野率為100%,放大倍率為0.94倍,不同於入門相機的五面鏡,而是利用較專業的五菱鏡
![[開箱分享] 先別說D400了,你聽過D7100嗎](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304/mobile01-0e875ece73d85c030dc9947faca7b558.jpg)
機身上方及背部為鎂合金,其它部位雖為聚碳酸酯工程塑膠,但多處接點均有防塵防滴的特性,國外網站有提到等級同D800,不管有沒有經過測試,反正聽了就很爽


![[開箱分享] 先別說D400了,你聽過D7100嗎](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304/mobile01-417e0baa9158860ab7ce1e0a92ecf8cc.jpg)
Fn:
![[開箱分享] 先別說D400了,你聽過D7100嗎](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304/mobile01-97182bfd86525fe8ad71792d2c5c7a69.jpg)
由於較常用的功能都可在機身上做調整了,這裡我自己是設置「虛擬水平」,有助於使用OVF構圖時不會過於傾斜,可以有效減少後製調整水平的時間,而有打鳥或微距需求的人可設置成1.3x影像模式,切換上更直覺。
ISO:
![[開箱分享] 先別說D400了,你聽過D7100嗎](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304/mobile01-c55aa798b86431bd883426f5a221c5ae.jpg)
D7100高ISO的表現可說是完勝D90,到1600開始出現較明顯的噪點,若是一般生活用,只要開個降噪處理,表現也在接受範圍,上傳到FLICKR或是FB是綽綽有餘,而在ISO 3200都還在堪用值內。
我只要是ISO只要在1,600以下,雜訊抑制都是設定「關閉」,要進行修正的話會使用後製軟體,以下這張是3200下利用Capture NX 2轉檔,供大家參考。

這裡貼心小提醒,並不是設定成「關閉」後就真的不會抹,照原廠說明指出,超過ISO 1,250時則會自動進行雜訊抑制,只是該程度會比「低」的抑制量更少。
按鍵i:
![[開箱分享] 先別說D400了,你聽過D7100嗎](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304/mobile01-2712321c0b3ccbea1f7170d1051125af.jpg)
有助於快速存取各項常用的功能,這個加上獨立的功能扭幾乎可以非常直覺式的對應8成以上的環境。
螢幕:
![[開箱分享] 先別說D400了,你聽過D7100嗎](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304/mobile01-8257ff6dccf105cbe834401adedf023a.jpg)
這次LCD螢幕採用了新製程122.9萬點RGBW四色排列的TFT LCD螢幕,比起一般傳統的LCD,白天在戶外可以更清楚的看到螢幕上的畫面,增加判斷準焦與否,這大概也是目前NIKON最好的螢幕。
![[開箱分享] 先別說D400了,你聽過D7100嗎](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304/mobile01-1fb659c45fbf060ea347600e9b9aed6c.jpg)
不過我認為在戶外看LCD會反光,保護貼佔了絕大多數的因素,若是不想影響LCD檢視程度,可以選擇好一點的或是就別貼了(誤)
![[開箱分享] 先別說D400了,你聽過D7100嗎](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304/mobile01-e88abc39ef46c9ee334ba76379eac2c0.jpg)
與背帶相連的扣環也採用較強韌的金屬而非塑膠,順帶一提,之前有朋友問扣環旁邊這個符號是甚麼意思,其實就是感光元件的水平位置,大家都知道鏡頭都有最近對焦距離,即是指被攝物到感光元件的距離。
移除低通濾鏡:
![[開箱分享] 先別說D400了,你聽過D7100嗎](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304/mobile01-4d623efef518302db297175dc817d56b.jpg)
D7100並非是第一台移除低通濾鏡的相機,近期幾年較出名的產品有NIKON D800E、Pentax K-5 IIs、FUJI X-Pro1/X-E1,都是靠著移除低通濾鏡以提高畫質聞名的機種,但可能有些人不知道,早在2002年sigma推出SD9使用Foveon X3感光元件時就已經沒有使用低通濾鏡了,不過Foveon X3對色彩的紀錄方式與傳統Bayer感光元件並不相同,拿來比較算是有點犯規。
要了解低通濾鏡的好處必須要先知道「摩爾紋和偽色」,相信拍過螢幕的人都知道,拍攝螢幕的照片往往處先不規則的線條及莫名其妙的顏色,這也是電視螢幕開箱文最大的難處
形成摩爾紋的原因是CMOS利用在單個像素上記錄紅色、綠色和藍色來記錄色彩,攝影時,每個像素呈現一種色彩,處理器擇計算剩餘的資訊,由於傳統Bayer感光元件是利用推算的方式演繹,所以很容易就產生摩爾紋和偽色。
最好的例子如下
![[開箱分享] 先別說D400了,你聽過D7100嗎](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304/mobile01-171b28d39b390e0ddee8b52078d526e3.jpg)
當然更高階的DSLR或是利用一些拍攝的小技巧避掉如此嚴重的狀況。
講這麼多到底D7100為何要移除低通濾鏡? 答案肯定是為了更加的解析度。
低通濾鏡的最大弊端就是會降低相機的成像銳度,柔化影像。推測NIKON是對自己的CMOS與Expeed 3處理器有一定程度的自信,能提供更高的畫質、細節及解像力,才願意嘗試這步棋。
電池續航力:
![[開箱分享] 先別說D400了,你聽過D7100嗎](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304/mobile01-bbb77c2cb54ccd6d35ee9df9dc66d397.jpg)
D7100同樣使用電池EN-EL15,官方數據為950張,不過拍攝RAW檔的話實際張數會再少一點,而電量顯示比例也較D90準確多了。
二、使用分享篇
![[開箱分享] 先別說D400了,你聽過D7100嗎](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304/mobile01-fbceaca33394eadd4350e64e1d6c56a2.jpg)
Multi-CAM 3500雖然不是第一次下放到APS-C片幅的機身,但同樣與機皇使用同塊對焦模組還是讓人相當興奮,先來看一下對焦結構。
![[開箱分享] 先別說D400了,你聽過D7100嗎](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304/mobile01-ab1f35732f3e621c666132793e93c0d3.jpg)
中央15點支援十字感應器,可有效加強對焦的精準度,除了中央點可支援最大光圈F8外,其他50點皆支援到F5.6。
![[開箱分享] 先別說D400了,你聽過D7100嗎](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304/mobile01-b887f1cf1c474b930273b72e89038d9c.jpg)
而這次NIKON也創先河加入了1.3X區域影像的裁切功能,像素會變成約1,530萬(前代D7000約為1,620萬) ,有的人會覺得不就像是FX裁切成DX片幅而已?
![[開箱分享] 先別說D400了,你聽過D7100嗎](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304/mobile01-cf0629c82cd4577c977ba3c4fafaf539.jpg)
但其實不只,它不僅是裁切畫面、降低畫素,
隨之附加的功能有
1. 提高連拍速度,由原本的一秒六張提升為七張
2. 提高錄影每秒所傳輸的幀數,擴展到1080i 60fps
這兩項對大多數人來講都是相當有吸引力的。
對焦方面
![[開箱分享] 先別說D400了,你聽過D7100嗎](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304/mobile01-2d9175f468d153cd5db027cd2b58935b.jpg)
NIKON的對焦模式為AF-S(單次伺服AF)、AF-C(連續伺服AF)、AF-A(自動伺服AF),這在中階以上機身都是透過獨立的焦選擇鍵進行,原本D90的對焦選擇鍵是在快門釋放鈕旁邊,在還沒摸到說明書之前,我還真猜不到新一代機種的對焦點竟然與AF/MF鍵結合了。
追焦的部分我都是利用AF-C加上中央9點對焦,並只使用11點對焦模式,加快選擇的速度,此時我會轉CH高速連拍,成功率還算不錯。


這邊也分享一下,我自己會先將自定義U1設定好,最低快門1/250、自動ISO(最高6400)、1.3裁切模式、AF-C加中央9點。這樣即使突然遇上要追焦連拍的時機,轉一下轉盤不用兩秒的時間,馬上就可以捕捉畫面。
顏色與寬容度表現:
N家其實早在D300時RAW檔就已支援14bit,不過在當時被定位為高階機種以致於光機身要價5萬多,並非人人都負擔的起,像我手邊的戰神D90就僅有12bit,但近幾年NIKON終於把14bit下放到初階中階機身,相較於12bit格式僅有的4096等分,14bit格式可以加色階劃分到16384等分,寬容度的表現在理論上已是另外一個層次。而D7100畫素為2410萬時,14bit的檔案約在29Mb左右,記憶卡可得多準備個幾張。
這裡NIKON內建各定義顏色供大家參考
中性:

人像:

標準:

風景:

鮮豔:

三、錄影篇
![[開箱分享] 先別說D400了,你聽過D7100嗎](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304/mobile01-b2e58ecac24277c325052f216b79ba09.jpg)
還在學生時代的時候有稍稍微接觸剪輯,出社會後有時遇到值得紀念的時刻難免會用到錄影的功能,即便是將錄影歸類為附加功能的D90與X-E1,我還是抵擋不了記錄畫面的誘惑(有興趣的可以參考小弟同步發在01的<長灘島 X-E1>)。
幸好這次D7100不負眾望,在原本的DX模式下提供了Full HD 30fps的錄影功能,1.3x模式區域下更可來到1920x1080 60fps,雖然循序式掃描(progressive scan)以及交錯式掃描(interlaced scan)不同,理論上逐行掃描法記錄可提供更順暢、更真實的影像,但就一般人眼來說,若不兩者同時播放比較,其實滿難分出其中差異,加上60fps在一秒之中塞入60格影像,個人認為還是比一秒30格來得順暢,所以除非碰到超高速的主體,不然我還是會是用60i下去拍攝,且此部分會扯到錄影製程及數位媒體的表現方法,就不細部討論了。
影片是在台北春電展時以35mm F1.8 G手持錄製。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NIKON用戶在拍照時會開啟「變型修正」的選項,在直出jpg或由Capture NX 2轉檔時都相當方便,但錄影中並不支援鏡頭變形的數位修正,所以使用變形較嚴重的鏡頭時的要多注意了,若是拍女王大人出現異常「桶狀變型」的話,以後連升級的機會都沒了吧…

而35mm F1.8這顆鏡頭的桶狀變型約為1.7%,供大家參考是否可在接受範圍。
可惜D7100目前沒有支援錄影中調整光圈的功能,難免有些遺憾,若是有支援大光圈淺景深,在主題的襯托上相信可再多些變化。
相信大家拍完照多會檢視對焦點,看有沒有準焦,其他廠牌的相機在近幾年也多有一鍵高倍率放大的功能,而N家往年的產品(Ex. D90)或是入門機種在看照片時,則需要靠不斷地按放大鍵檢視。
D7100可以透過OK鍵的設定方便大家確認有無準焦,只要在瀏覽照片時直接按下OK鍵,就會照你的對焦位置進行放大檢視(以往要像D300s這種高階機身或是FF才有支援),對於偏好大光圈構圖的用戶簡直是必用啊!!
![[開箱分享] 先別說D400了,你聽過D7100嗎](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304/mobile01-c47082de788de604ea503acba72bed04.jpg)
![[開箱分享] 先別說D400了,你聽過D7100嗎](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304/mobile01-3eb235500de769ede3271bfd09183b09.jpg)
![[開箱分享] 先別說D400了,你聽過D7100嗎](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304/mobile01-1a19d54a3d83416e750fc91a55c9681b.jpg)
廢話這麼多,到底為什麼要升級,一方面因為D7100是目前NIKON APS-C最新產品,下放很多高階功能,產品已相當成熟,不買對不起自己。
另一方面是因為今年也要來趟自助旅遊,D90陪我走過義大利、法國、尼泊爾、長灘島,在某些情況下是稍嫌無力了,無疑也是勸敗自己的好理由。
分享幾張這幾週所拍攝的照片





















若有人問:不打鳥有沒有必要升級成D7100?
我覺得從眾多方面來看,D7100肯定是打鳥利器;但平常拍攝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任何地方都相當亮眼。
最重要的是,相機買了就盡情、肆意、揮霍的拍吧!
同步上映Mr.頭好壯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