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622的燈身材質有點軟,是那種軟軟不大可信賴的塑料,電池盒接縫處及搖擺燈頭時感覺都有點鬆散,別說比不是Canon或是Nikon的閃燈材料了,還比Panasonic PE36s還鳥一點,真不敢想像如果萬一摔到地上會不會分解?

我使用的是Nikon版本,它提供iTTL調光,不過接腳和材質有點兩光。只要接上去,它會根據相機的ISO及光圈資訊TTL調光。

它的正面很像580ex,搖擺燈頭角度很自由,可以做上下30.46 75 90度上下搖頭,左右約270度,而且不用按鈕就可以直接扳,此外也像SB800和580及PE36s一樣有散射片(達16mm效果廣)跟小塊的白色小反射版。

Di622的背版很陽春,只有幾個燈號,並沒有ZOOM及ISO或是加減光的指示,也沒有目前開啟SLAVE光感應或是光出力(有效距離、目前機身光圈、GN值、手動出力),設計頗差,根本不明白目前燈的運作狀態,只能相信它,做成LCD顯示資訊很難嗎?

它能發AF輔助光,即使機身關掉它還是會亮,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
按POWER約兩秒鐘就可開機,可以聽到燈頭變焦的卡卡的聲音,很像是SUNPAK燈那種粗糙的感覺,接著就是俗又有力的電池充電聲,非常有「存在感」,PILOT指示燈轉綠亮起就是充電完成可以發光,按一下可以當測試鈕,會以小出力輸出,像是Nikon的設計,並不像Canon會全輸出光。

mode鈕循環按可以調TTL做iTTL(Nikon)或ETTL(Canon)調光,再按的話左上那很像音響的音量大小的箭頭就是手動輸出的指示,最左最大是全光,依次是1/2,1/4....1/32,不曉得為什麼沒有最小的觸發出力1/128,基本使用就是差不多這樣。


那它號稱的SLAVE副燈感應怎麼操作?嘿~~如果按住MODE到手動全光處達三秒,就會進入SLAVE,同理再按三秒就會取消。它說明說可以用機頂的小閃燈觸發,不過機身閃燈控制得調TTL,但是光通道CH要調什麼那一個,甚至可以做TTL或是手動調光,有幾組可以控制,簡陋的說明書全未說明,只說可以搭配原廠的燈一起運作,叫你Di622的感應器(燈正面紅紅那塊會發AF輔助光的)要對準相機,起碼要感應得到機身閃光的位置。

我用Nikon D200在店家測試看會閃就帶回家了,不過昨天測試發現d200內閃觸發它卻未能同步,原因不明,我懷疑它根本不是iTTL的感應,而只是避掉預閃的光感應,因為我今天用Canon相機以580拍它,它竟也能感應580的光,還同步咧,只是曝光沒有調光,好像是全光輸出。
有關於它SLAVE的謎,我最近有空會再做測試。
目前使用的感覺,感覺機身控制曝光補償效果不明顯,光質很軟,不像SB800光質飽滿硬實,有點像SB80dx或SB28dx的光質,回電稍慢,不過可以接受,打跳燈或是拉反射版時有點曝光不足,近拍時需要拉反射片,要不影像下方會有一點陰影。其他的有空再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