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開箱)我的第二顆蔡頭—Distagon 2/35 ZF.2

Zeiss Distagon 2/35 ZF.2是西德蔡司於2006年委由日本Cosina代工生產一系列傳統手動鏡之一,除了多出傳遞光圈及鏡頭資訊的電子接點外,這一系列的鏡頭大致上仍保有早期手動鏡的做工及質感(玻璃鏡片、全金屬鏡身、細緻的對焦手感...),還有那迷死人的T*鍍膜,甚至大部份鏡頭的鏡組設計也跟當年C/Y時代的同規格鏡頭相近。不過這支Distagon 2/35倒是看不出是傳承那支老鏡?以小弟粗淺的認識,C/Y時代同焦段的是頗負盛名的1.4/35,而這支銘鏡的現代版在2010年底也發表量產了。不過Distagon的特色(鏡片多、解析度高、變形少)倒是沒跑掉就是了,至少由Zeiss自家發表的datasheet看來,即使在最大光圈(F2)下,邊緣解析也只有微小的下降。
不過這支2/35 ZF(或ZF.2)在國內好像很冷門,網站上討論蔡頭的文很少,討論這支2/35 ZF的更少,不過01上倒是還找得到找得到幾篇開箱介紹文,在小弟入手前這些大大的文章給我很大的幫忙
ferrari0121分享~菜頭 ZF 35mm F2 開箱!!
うめはらCarl Zeiss Distagon T*35mm F2 ZF for NIKON
HorologyZF 35/2初體驗~
以下是小弟第一次的開箱文,寫得不好請多包涵

(開箱)我的第二顆蔡頭—Distagon 2/35 ZF.2
簡單樸素的藍白包裝盒,不耍花俏

(開箱)我的第二顆蔡頭—Distagon 2/35 ZF.2
內容物也簡簡單單,就鏡頭、頭尾蓋及遮光罩

(開箱)我的第二顆蔡頭—Distagon 2/35 ZF.2
全金屬鏡身加上黑色塗裝,超有質感的

(開箱)我的第二顆蔡頭—Distagon 2/35 ZF.2
鏡頭不是很大的,58mm口徑

(開箱)我的第二顆蔡頭—Distagon 2/35 ZF.2
T*鍍膜就是畫質保証啦!

(開箱)我的第二顆蔡頭—Distagon 2/35 ZF.2
ZF二代有電子接點,可以傳遞鏡頭的相關資訊到機身,除了沒有自動對焦和防手振,現代鏡能做的事它都能做

(開箱)我的第二顆蔡頭—Distagon 2/35 ZF.2
鏡頭蓋有個敗筆,手指抓取處槽線竟然做得與鏡頭軸線平行,很難抓牢

(開箱)我的第二顆蔡頭—Distagon 2/35 ZF.2
鏡身不大,與小弟現用的一支Nikon老鏡105/2.5差不多,但重量卻重很多(530g vs 435g),拿在手中感覺沉甸紮實

(開箱)我的第二顆蔡頭—Distagon 2/35 ZF.2
現役的鏡頭全體集合!Nikon Auto老鏡與Zeiss ZF.2新鏡組成的雜牌軍.沒有那個心臟玩疊疊樂,就只好玩排排站

(開箱)我的第二顆蔡頭—Distagon 2/35 ZF.2
上遮光罩再來張合照

實拍照過幾天補上

後記:
其實本來是想要將手上一支近五十年的50mm/Ff1.4的標準老鏡換掉,因為總覺得在光圈全開下畫質不佳,想說過了幾十年,現代的新鏡應該有修正這個問題.於是開始找支在這個焦段下F1.4畫質真的銳利紮實的鏡頭.花了半年時間,也請教過版上許多大大,發現不管是新鏡還是老鏡,若是價位可接受的鏡頭都有同樣的問題,除非有那種氣魄讓荷包嚴重失血,入手史上少數幾款特意修正像差的標準神鏡.既然新鏡也沒有好到哪去,那又有什麼理由換掉手中的老鏡?倒是這一年多拍照的過程,發現在21mm與50mm之間存在著落差,有時在家裏拍小孩活動,用50mm覺得視角太窄,經常要貼到牆上;用21mm又太廣,阿狗阿貓都入鏡了.或者只是想拍路邊的小景物,也不必用到什麼超廣角.幾經思考後,決定入手35mm這個焦段,補足廣角鏡與標準鏡的空缺.
2011-02-22 10:47 發佈
補上實拍照,以下都是以D700,機身調控設為標準,自動白平衡.Capture NX僅縮圖直出JPG


在窄小的室內拍家人活動,全身入鏡也不會退無可退貼到牆上


雖然只有F2,但光圈全開加上近拍景深還是淺到不行(我真的有對到焦啦!),散景也很迷人.


蔡頭的色彩重現能力小的覺得很不錯


F2光圈全開就是可用光圈


最近拍攝距離可達30cm,光圈全開下景深雖極淺但解析度一點都不含糊,下圖是對焦點附近的100%裁切,花上面幾根毛都一清二楚.



35mm的透視感與人眼視覺相差不會太大,近拍的畫面呈現很自然.






除了室內拍攝,拍拍路邊的小景物也很稱職
謝謝版大的分享

好奇一問,您不會期待1.4/35 ZF.2嗎?

不過蔡頭聽店家說又要漲了,而且漲幅還不算小…
2.8/21 ZF.2目前標價57500,不過應該都是無現貨,等月底到貨時6萬保証跑不掉了

壓力鍋 wrote:
Zeiss Dist...(恕刪)

壓力鍋 兄:


看到妹妹這個高難度動作,頑皮指數近百唷!



50mm要開放高畫質,那麼找尋1.8光圈附近是比較OK,1.4就必須要取捨些,邊緣要好,中央利度就要降些,還有彗星像差等要考慮,在一些成本與價位族群通常是很難都顧及!



ZF應該有機會推出複刻]55/1.2 85/1.2這些怪物級銘鏡,只是可能會晚點而價位會非常高許多,就看ZF狀況!





cheuht wrote:
謝謝版大的分享
好奇一問,您不會期待1.4/35 ZF.2嗎?
不過蔡頭聽店家說又要漲了,而且漲幅還不算小…
...(恕刪)

不會耶!因為我用鏡頭有個考量是要能帶上山到處走,所以體積重量很在意.ZF 2.8/21已經很重了,再來個1.4/35這種怪物級的,那爬山時負擔會很沉重.ZF 2/35這管小的用到目前為止算是很滿意,在體積,重量,效能及價錢算是取得最佳的妥協.
像蔡頭這種手動鏡到底是公司貨有保障
亦是直接在諸如B&H買就好了
近期會入手2.8/21 ZF.2及 2/100ZF.2這兩管
兩者大概相差將近12000。

cheuht wrote:
像蔡頭這種手動鏡到底是公司貨有保障
亦是直接在諸如B&H買就好了
近期會入手2.8/21 ZF.2及 2/100ZF.2這兩管
兩者大概相差將近12000。
(恕刪)


給你參考一下, ZF/ZF.2 幾年來總共進了 8 支 (就只剩 18 還沒買及期待中的 35/1.4), 沒一支是公司貨的, 累積的價差可想而知, 其中 5 支都在香港買的, 價格比台灣貿易商的都要好一點.

不過香港買鏡頭還是要有認識的比較好 (價格差很多跟有保障).
mybsti兄
請問在香港要在哪裡買Zeiss比較便宜
上次我到香港問,很少有賣Zeiss
只有天祥與仕宏有
價錢是有比台灣便宜一些
但不是很多
謝謝
PM也可
進入 mobile的世界,有如進入一座寶庫
壓力鍋 wrote:
Zeiss Distagon 2/35 ZF.2是西德蔡司於2006年委由日本Cosina代工生產一系列傳統手動鏡之一,除了多出傳遞光圈及鏡頭資訊的電子接點外,這一系列的鏡頭大致上仍保有早期手動鏡的做工及質感..(恕刪)


ZF.2是2009/11月發表,與ZF一代的光學結構採用一樣設計,
但ZF.2二代不配有鏡頭連動耦合撥桿,由於少了這個連動裝置不能使用舊款Nikon的機身測光例如大F,
以及ZF.2鏡頭的光圈環在最低一檔沒有半級光圈設置,最小光圈是橙色標記,也許是用料上成本的考量。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