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分享] 清潔我的掃描機 Nikon LS2000 完全分解

不管你用的是 LS2000 / 4000ED / 5000ED / Coolscan II/III/IV/V ,只要你用的是 Nikon Coolscan 系列,很可能你也會有這一天。

幾年前在高階數位相機仍然高不可攀,而畫素仍然差強人意時,在DSLR跟 LS2000 之間做了一個抉擇,那就是便宜的 LS2000 。說便宜其實是相對的,買這台的錢要買任何一支 Nikon 大三元鏡頭都有找。可是DSLR沒法保留過去的回憶。為了將 20 多年拍的底片跟幻燈片數位化保存下來,還是買了 LS2000。

套句別人的話說,如果你有幾捲幻燈片要掃,那去買台掃描機自己掃,如果你有上百捲要掃,那你肯定是瘋了!嗯,我承認這種做法是有點‥‥不符常理,不過上百捲底片拿去請人掃,恐怕也是驚人的開支。然而幾年前的硬碟不是現在這種便宜的價碼,DVD 燒錄器跟空白片也是最近兩三年才成為民生必需品,若真的全部數位化起來,可能光是買硬碟又是花掉一兩個買大三元鏡頭的錢。

不管你多有錢,掃描上百捲底片絕對是時間的問題,時間畢竟有限,因此並沒有真正將 20 年來的底片數位化,只是將一些 sample 拿出來掃描看看,再來就是大約兩個月拍完一捲底片,送去單沖後,便掃描進電腦,挑喜歡的寄給親朋好友,回台灣時順便加洗。所以這台機器使用頻率很低,一年用的次數一雙手就數得出來。

可是四年前開始出現奇怪的現象。掃出來的負片,會有種鏡後柔焦的黑暈。如果是正片,則是在亮處產生柔焦效果。這種情況,在對比明顯之處(明暗交接),特別明顯。

由於網上找不到相關的資料,因此一直拖延至上個月,決定跟 Nikon Tech Support 求救。與 Nikon USA 的接觸,頗令人失望,如果心血來潮,也可寫篇「這就是 Nikon 原廠的服務...」。不過那於事無補。在與 Nikon USA 接洽後,決定死馬當活馬醫,自己拆開來檢查,卻也因此解決了這個問題。

原來是掃描機髒了!

原來底片掃描出來的縮圖
[分享] 清潔我的掃描機 Nikon LS2000 完全分解

清潔後重新掃描出來的縮圖 (白平衡校正後)
[分享] 清潔我的掃描機 Nikon LS2000 完全分解

原來底片掃描出來的縮圖
[分享] 清潔我的掃描機 Nikon LS2000 完全分解

清潔後重新掃描出來的縮圖 (未做白平衡校正前)
[分享] 清潔我的掃描機 Nikon LS2000 完全分解

前後一對照,看出問題特徵嗎?

清潔後明暗交接處,完全沒有黑暈,暗處的細節也清楚地呈現出來。

100﹪局部放大。如果用 Neat Image 去除雜訊,連雁的頭都可以分辨出來。
[分享] 清潔我的掃描機 Nikon LS2000 完全分解

為什麼 LS2000 會髒呢?我可是偶而才用一用,平時都很小心保護的。容易髒的原因,讓我們打開 LS2000 掃描機便知道。

首先準備十字形螺絲起子(大、中、小),一字形起子,尖尖的鑽子。
拭鏡紙,過期的信用卡,清潔液,吹球等基本上跟清理 DSLR CMOS 差不多。建議參考類似的方法來清理。
[分享] 清潔我的掃描機 Nikon LS2000 完全分解

[分享] 清潔我的掃描機 Nikon LS2000 完全分解
LS2000 旁有個一般鐘錶行用來修手錶的那種特殊螺絲起子, Made in Taiwan! 也許你會用得著,請見第 14 步驟。

接下來請照著圖片,找到照片中的紅點或是箭頭所指的螺絲,一一將它們拆下,依照一定的順序擺好,免得裝回去時找不到。
[分享] 清潔我的掃描機 Nikon LS2000 完全分解
[分享] 清潔我的掃描機 Nikon LS2000 完全分解
[分享] 清潔我的掃描機 Nikon LS2000 完全分解
這類很難搆得到的螺絲,拆下容易還原難,祕訣是在裝回去時,將機器站立,這樣螺絲孔變成跟桌面平行,螺絲便可以水平的方向裝回去,這個方法我到了第二次拆開才想到。

[分享] 清潔我的掃描機 Nikon LS2000 完全分解
[分享] 清潔我的掃描機 Nikon LS2000 完全分解
[分享] 清潔我的掃描機 Nikon LS2000 完全分解
[分享] 清潔我的掃描機 Nikon LS2000 完全分解
[分享] 清潔我的掃描機 Nikon LS2000 完全分解
這時主機板便幾乎可以卸下了,但是它跟掃描主體之間還有一片拆不下的電路連著,這片電路很脆弱,請勿嘗試去拆它,也不需要去拆,只是接下來有時必須將主機板移開時,小心別將那片電路給拉斷了。

[分享] 清潔我的掃描機 Nikon LS2000 完全分解
[分享] 清潔我的掃描機 Nikon LS2000 完全分解
[分享] 清潔我的掃描機 Nikon LS2000 完全分解
[分享] 清潔我的掃描機 Nikon LS2000 完全分解
[分享] 清潔我的掃描機 Nikon LS2000 完全分解
如果你覺得有點灰塵,頂多用吹球吹幾下,千萬別用瓶裝的壓縮空氣。

[分享] 清潔我的掃描機 Nikon LS2000 完全分解
右邊這兩顆螺絲在裝回去時,將機身躺平,使螺絲孔跟桌面平行,便容易得多了。

[分享] 清潔我的掃描機 Nikon LS2000 完全分解
左邊的螺絲,用一般拆電腦的螺絲起子非常難使力,用手把大一點的又會被鐵片擋到,讓我非得殺到 Sears 去買個長又好使力的十字形螺絲起子,才解決這個問題。

[分享] 清潔我的掃描機 Nikon LS2000 完全分解
[分享] 清潔我的掃描機 Nikon LS2000 完全分解
請注意我們不是要清 CCD,通常那邊也不會有問題,鏡頭跟 CCD 部份,除了明顯易見的灰塵可以用吹球吹幾下外,能不碰就別碰,因為很容易將它們損壞 。刮壞了,Nikon 恐怕不賠償。

[分享] 清潔我的掃描機 Nikon LS2000 完全分解
[分享] 清潔我的掃描機 Nikon LS2000 完全分解
當然,如果你的機器還這麼乾淨,可能是全新的,也可能你放在台機電的無塵室裡。

[分享] 清潔我的掃描機 Nikon LS2000 完全分解
最容易髒的就是這片反射鏡!由於設計上的關係,如果你的 LS2000 是站立著使用,灰塵或是幻燈片上的片筴上的小屑屑便會掉在這 45 度朝上的鏡片上。日積月累之下,如果你買來幾年,從來沒有清潔過,可能會像我的一樣連鏡頭的反射都看不到。這就是我第一次拆開時,拍照留念的恐怖景象。

看到了這個鏡片,當下決定將過去十年來的底片,幻燈片,全部重掃。
但是首先,得清乾淨。怎麼清?參考網上的清潔 CCD 教學吧!拆到這裡,清理已經不算難事了!

[分享] 清潔我的掃描機 Nikon LS2000 完全分解

幾點建議

1. LS2000 設計上可以站著也可以躺著,請讓 LS2000 躺著,因為灰塵不容易藉著地心引力跑到裡面的反射鏡片上。
2. 不用時,請將底片筴或幻燈片筴取出,將門關好。
3. 長期不用時,請放到防潮箱,別忘了裡頭有顆鏡頭跟 CCD 。

經過了一個月的小心使用,它還是有一條毛絮給跑了進去,即使我這麼小心翼翼都免不了。各位送去給照相館掃描的掃描器呢?它們可曾定時拆開清潔過?你可知道你花的錢有沒有花在刀口上?

喔!對了!Nikon 原廠的清潔費用據說是 US$ 250 以上 (不包含郵寄費用) !

還記得我說要將過去十年的幻燈片/底片重掃嗎? 還加上本來就想掃 20 年的底片。這就是為何這篇拖了一個多月才出現,因為忙著呢。
2006-05-03 20:36 發佈
雖然我的是平台式的,但是我也想幹跟你類似的事耶...
我的是玻璃內面的髒污(也不知道是不是刮到),想到就很不爽...
您比較有勇氣,自己拆,給分先...
最近開始玩正片,
一直找不到好的底掃店家(小弟人在國外,掃瞄有夠貴)

不知道樓主入手價多少?
另外,平台式的掃出來的效果如何呢?
聽說平台式的便宜很多,但效果是不是也和價錢一樣.........
N家的數位鏡皇、人像鏡皇、神燈都到了,真高興,沒想到入手LEICA才發現,這才叫~真正的好味道,可是小朋友

sashman wrote:
...恕刪...

另外,平台式的掃出來的效果如何呢?
聽說平台式的便宜很多,但效果是不是也和價錢一樣.........


個人使用 Microtek 的 ScanMaker 6100,
一月時好像買掉 3800 吧,
說真的, 掃負片效果......唉......
一分錢一分貨吧, 我想...
不管解析度調到多高, 出來都好像有點 "失焦" 的感覺,
或許是我不會用吧,
而且它要用一個框架才能掃,
所以...可能是因為架高了一點點吧,
所以不是掃的很準...

另外, 買平台式的要先檢查它那塊玻璃,
像我就買到一台玻璃內面有痕跡的,
剛開始以為底片太老了, 所以出現痕跡,
後來才知道是內面有一道痕跡(也不知道是刮痕還是髒污),
而且用了一個月才發現...

因為要內部發光時才看的到,
所以買的時候要特別注意...
平台式的和這種專用底掃效果沒辦法比
即使是底掃,Nikon CoolScan系列也比Monilta或全友等機種好上許多
(當然價格也差很多)

我本來是用Nikon CoolScan LS40
後來LS 50出了就換50
效果真的是沒話講

LS 5000台灣賣太貴了所以沒買
很久以前用過平台式的 HP scanner
剛過一年保固就出問題
還好用信用卡刷卡購買 多送一年保固
可是送修好幾個月後才修好
用一次後 便又壞了
只好再度送修
可是從來沒有修好過
從此 HP scanner 就跟我絕緣了
直到今年又買了多功能列表機
用它掃描出來的照片 真是不看也罷
我也沒空寫篇 "這就是 HP 原廠的維修品質..."

但是最近幾年
除了底掃專用機外
這類平台式的機器也是有點長進
Ken Rockwell 在他的網站上便推薦了 EPSON 4990

當然啦 講求品質高點的
還是最好挑有 Digital ICE / Digital GEM 這些功能的
像是 Nikon Coolscan 5000 ED 或是
Konica-Minolta 5400-II

有人問我 LS2000 入手價
嗯 當初的價錢差不多可以剛好可以同時買現在上面這兩台

早知道這幾年掃的都白費了 現在買豈不更划算?

不過幻燈片是會變質的 而且比負片還快
(我的底片都裝在暗盒並且保存在乾燥且不見天日的櫃子裡 仍然逃不過這個宿命)
這些天重掃以前拍的 Kodakrome 64 / Ektachrome 100 / Fuji Velvia 50
發現有些變質的相當嚴重 (色偏或是變成曝光不足 2EV 以上之類的問題)

因此想要用傳統 SLR 相機 買掃描機來保存的朋友
最好在底片跟幻燈片還很新的時候 趕緊用最高解析度及多重掃描 (4X, 8X, 16X之類)
將珍貴的鏡頭保存下來 不然等個一兩年後
畫質真的遜色不少
請問樓主掃描出來之後負片如何處理?
小弟目前是用scanmaker 4600,
有沒有比較價廉物美的機種可以購買?
或是平台式掃描器還可以透過哪些方式提高品質?
若只是想將家中20年底片掃描,值得去買一台來嗎?拿到外面掃費用怎麼算??
光學解晰度最少要多少?
Epson FilmScan 200 135mm底片掃描機還可以用嗎?
CybeyView35 PF1800 Lab(1800dpi)這一台如何?
tks
MoonBear wrote:
不管你用的是 LS2...(恕刪)
MoonBear wrote:
不過幻燈片是會變質的 而且比負片還快
(我的底片都裝在暗盒並且保存在乾燥且不見天日的櫃子裡 仍然逃不過這個宿命)
這些天重掃以前拍的 Kodakrome 64 / Ektachrome 100 / Fuji Velvia 50
發現有些變質的相當嚴重 (色偏或是變成曝光不足 2EV 以上之類的問題)

其實這和沖洗的品質也有關係

我一樣用100VS拍
送博愛路鬍子沖洗的至今兩年多都沒有明顯的變色
送我家附近沖印店沖洗的,一年就變很多了
(儲存條件都相同)

dear MoonBear

請問一下,您的底掃是如何作白平衡校正
是否有相關程式?
可否指導一下
我的正負片掃起來,不管怎麼調,總覺得顏色怪怪的
我的Coolscan是入手二手的,我沒有作過白平衡校正
感謝先!
如果你沒有那個時間,當然不可能自己掃描家中 20 年的底片,因此雖然買台掃描器來 DIY 較省錢,也不見得辦得到。另一方面,如果花錢得到的品質卻不能令自己滿意,那也是蠻頭痛的。

Nikon Coolscan 用的是冷光 LED ,號稱不需校正 (出廠前已一一校正),故沒有其他掃描器燈管會老化的色偏問題。不過對於這點不放心的網友,可以看看如何精準重現負片(或正片)掃瞄後的色彩這篇,再決定是否相信 Nikon 的品質。

我是一向用 Nikon 的負片模式掃負片,出來的顏色若有偏差,我歸咎於底片色澤本身。好比說 Kodak Gold 100 跟 400 掃出來的顆粒跟顏色本來就會不同,這些都可以接受。即使是幾年前的照片,拍攝時的大致條件都還記得,因此一看就大略知道是否正確。當然啦,這不是拍服裝雜誌廣告,顏色有點點跑掉,我也不會在意。

上面例子裡兩張照片的白平衡,指的是拍攝當時的光線,因為都有點夕陽,所以會偏黃,這種 color cast 要不要調整回來,看自己喜歡。以上例來說,我寧可海灘那張是有夕陽的光輝,即使膚色變成不是白的也沒關係。而雁群那張,則希望背景的藍天跟白雲更亮麗一點,而不是當初拍攝時的夕陽餘暉。喔!對了雁群那張是在加州很有名的 Carmel 海邊拍的 (Clint Eastwood 曾任市長)。不過上面的照片都是示範剛掃完未經 Photoshop 處理過的原始色澤。

建議掃好後的檔案,只要 Photoshop 處理過,一律另存新檔,原始檔最好永遠保存,就像 iPhoto 一樣的邏輯。以免哪天發現螢幕沒校正好,全部的照片都色偏之類的慘劇,重掃一次可不是鬧著玩的。

對於平台式的底掃,我突然有個疑問,如果你一次可以放 16 張幻燈片上去,那掃描器如何修正掃描時的對焦呢?我有這個疑問是因為 Nikon Coolscan 在掃描前可以做自動對焦微調的功能,而每張幻燈片或是底片放進去後,其實都不在同一個平面,相差 0.1 ~ 1mm 不是嗎?

自從用過 HP Scanjet 4P 跟他們第一代底掃 HP Photosmart 之後,我對於 HP 是徹底失望。Microtek Scanmaker 用來掃照片倒是掃過幾張,可惜它的機器給我一種綠色的色偏,需要校正白平衡才行。其他掃描器我沒有用過,自然不能給任何評語,但 KenRockwell.com 上對市面上許多掃描器有些簡短的評語,個人認為還蠻中肯的。

Randolph 說得對,可能一些有問題的幻燈片是因為當時就近送到超市轉寄出去給不知道哪個公司處理的,所以品質上差了點,不過後來這10年的幻燈片,幾乎都是 Kodak / Fuji 總廠處理的,應該沒問題了啊!但是事實上,這些幻燈片真的比 20 多年前拍的負片還嬌嫩。

為了給沒有掃描過底片的朋友一個概念,我放上來都是沒有去噪訊或是銳化處理的原始照片。 底下這張,如果沒記錯,1982 年左右在台北植物園拍的,用 Nikon LS2000 1350 dpi 掃描 (2700 max dpi / 2)。用的是負片。



1:1 裁切,可以看得到底片的噪訊非常明顯,若用 ISO 400 以上,那種粗的顆粒就更顯而易見。


如果真的想去掉雜訊,現在有 Neat Image / Noiseware 這種軟體,非常方便。用 Neat Image 比傳統做法效果好又不必將照片縮小。不過,縮小後再 unsharp 會比大圖 unsharp 銳利那是一定的。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