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幅機有24mm F1.4...
APSC用家用了它,只有36mm....一點都不廣,只能當個偽35mm F1.4
如果APSC能來個1管16mm F1.4就好了
R6.2 wrote:
DX鏡並不能將邊緣畫...(恕刪)
其實還是可以喔!
類似的例子就是DX 17-55 F2.8,用FX機身測試過這顆鏡頭的人都會知道,它跟一般的DX鏡頭相比,其實成像圈的範圍分佈比DX用得到的範圍大很多,因此有機會裁掉周圍畫質較差的部分,使得它在DX規格下使用時,擁有非常優秀的邊緣解像能力(因為根本還沒到邊緣嗎!)
至於這樣做的缺點呢?當然有,就是明明是支DX鏡頭,怎重量、尺寸、價格都不輸給一般的FF鏡頭.......

只能說有一好沒兩好!
不過我同意上面有朋友提到的,會買得起DX 16mm F1.4這種鏡頭規格的人,通常會有預算升級全幅機直接用全幅鏡就好,所以這產品如果真做出來可能會很心酸,高不成低不就的........
(1)要滿足廣視角的設計難度
(2)要滿足短焦逆望遠設計的困難
所以說,同接環系統下
一顆DX 16/f4會比FX 16/f4便宜,因為視角變窄了,這裡可以省到錢.
一顆DX 16/f4會比FX 24/f4要來的貴,因為前者要付岀逆望遠設計困難的成本.
16/f1.4這規格說難不難,C-Mount上踢一腳到會滾的處都是還便宜的要死.
但那是在片幅極小(視角窄),且可以不用逆望遠設計(C接環屬無反光鏡系統)的前提下.
在F接環下DX的肯定是會比FX的便宜,但是為了那個f1.4要付岀很大的代價(看是要付出錢,還是付出品質)
若退到f2.8等級,在FX上這已屬成熟的產品了,做出DX版本可以有效的降低FX版的售價,應該是會比較有市場的產品.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