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鏡頭焦距換算

爬文許久仍無法解惑,特此請教有研究的網友:

鏡頭一:舊鏡 Nikon AF 24~50mm
鏡頭二:Tamron SP AF 10-24mm
機身一:舊機 Nikon FE
機身二:Nikon D90

鏡一+機身二,鏡頭焦段*1.5成為36~75mm

請問鏡二+機身一,鏡頭焦段要乘1.5還是除1.5倍率??又鏡二裝在FE除變手動對焦外,光圈無法由機身控制又無法手動,拍照時會是以多少光圈值拍照?最大還是最小?

感謝有耐心看文並解惑的朋友!
2009-10-07 10:3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鏡頭焦距
Tamron 10-24mm這隻是APS-C專用鏡, 在底片機即使可以手動對焦, 還是會有嚴重的成相圈. 光圈不管是接哪一種機身都是一樣的. 這隻F3.5-F4.5指的是在10mm的最大光圈是F3.5, 24mm時的最大光圈是F4.5.
樓主:

先了解幾個觀念
1.焦距是光學已經定義清楚,除非鏡頭光學結構改變,否則焦距是不會變。
以鏡頭光學來說就是指節點(nodal point)到焦平面(focal plane)距離,而這些所有鏡頭焦距都是以無限遠光線為基準所制定。

2.視角(field of view):是基於對焦在無窮遠以及片幅的對角線定義的,也就是對角線兩個端點與透鏡中心連線的夾角,而在成像圈小於片幅時候,會受限成像圈範圍而遮掩到,簡單說就是拍攝到的範圍意思。

3.廣角,標準與望遠都是以視角來分類,主要是人單眼視角為標準,大於就算廣角,小於就算望遠,所以才會有不同片幅的不同範圍。

光是講焦距是不知道這支鏡頭的視角,必須要知道是在哪個片幅之下,才知道視角。

在不考慮成像圈影響下

一顆150mm,在4x5 大型相機為標準鏡,在120為小望遠,在135中為望遠鏡頭。

簡單來講等效焦距是為了讓有過去焦段的人可以對應到視角是多少而已!


考慮成像圈後,通常會有些光學設計問題,也就是遮蔽部份不會是剛好,而越望遠端或是近距離時候,遮住部份越小。


例如說以 NIKON DX 12-24 mm f/4專為APS設計,當用在135上時候,廣角很明顯可以看到成像圈遮住範圍,但在望遠18mm以後就像很輕微,另外在底片機上也較不會那麼嚴重。







diffusionless wrote:
樓主:
先了解幾個...光是講焦距是不知道這支鏡頭的視角,必須要知道是在哪個片幅之下,才知道視角。(恕刪)


先感謝樓上二位解說,但還是無法解答小弟疑惑

問題一:在不考慮成像圈的情形下,Tamron 10-24mm這隻APS-C專用鏡, 在底片機即FE的機身上使用時,相對於135釐米片幅的視角,應該是變成15-36mm(乘1.5倍),或是變成6.7mm-13.3mm(除1.5倍)?

問題二:承上因機身為機械式,鏡頭本身也無手動光圈環,此時拍照Tamron 10-24mm這隻APS-C專用鏡,會是光圈全開(F/3.5-4.5)還是最小光圈(F/22)?

小弟資質駑頓,還請各位先知不吝解惑,感謝!!

顏老不言老.....^_^ 活到老學到老
顏老不言老 wrote:
問題一:在不考慮成像圈的情形下,Tamron 10-24mm這隻APS-C專用鏡, 在底片機即FE的機身上使用時,相對於135釐米片幅的視角,應該是變成15-36mm(乘1.5倍),或是變成6.7mm-13.3mm(除1.5倍)?


就是 10-24mm
鏡頭都是標示實體焦長 (光學特性)
當它裝在 APS-C 機身時, 相當於135片幅用 15-36mm 的視角

顏老不言老 wrote:
問題二:承上因機身為機械式,鏡頭本身也無手動光圈環,此時拍照Tamron 10-24mm這隻APS-C專用鏡,會是光圈全開(F/3.5-4.5)還是最小光圈(F/22)?


最大光圈
由 "景深預覽" 的功能說明 (請爬文) 可以推論到這結果
光圈全開才能讓光學觀景窗夠明亮
我也是想由傻瓜相機,開始接觸單眼.目前想要的是盡量廣角.
不過看到鏡頭寫多少mm,攝影時卻非實際廣角,還要乘多少倍數,而且似乎每款都不一樣,實在是一頭霧水啊!

請問有沒有哪個網頁,可以清楚簡單的介紹各種品牌與鏡頭之間的關係呢?要不然乍看似乎很廣角,乘以倍數後,竟然大失所望,那就白買啦!

傻瓜消費型數位相機就很簡單,通常標示幾mm就是幾mm,根本不必去換算.
目前我打算買pentax的K7,其配套鏡頭是18~55mm,真的攝影時是18mm的廣角?還是又要乘倍數呢?
乘以1.5 1.6 2.0只是照片的視角而已 而不是焦距變更遠
就一張底片機的片福稱之為全片福 說乘以1.6說實再的只是鏡頭看出去的視角相對於全片福變更小
就好像乘上1.6的感覺
這樣說好了: 把機身一、二各裝上鏡頭二,用廣角去拍風景帶人的影像,把人擺在畫面中央遠一點,然後各去洗出4X6的照片;機身二可得到正常的照片,機身一的照片四周全黑,只有中心直徑約3吋有圓形影像,但是照片中心裡面的人物,兩張大小是一樣的。機身二片幅沒這麼寬,等於把機身一四周全黑的地方去掉,洗成4X6時人物就放大一點,這就是1.5倍的原因。不知幫上忙否?(有請高手補正)
真不好意思,因為只知道傻瓜相機,所以也都只會用傻瓜的mm來判斷廣角程度,並不知道單眼相機鏡頭與機身之間的對應關係..

應該是說,我只知道mm更小,代表相機鏡頭的視角越廣,角度越大,站在原地,眼前能拍出的範圍就越大.所以陌生的欲購買單眼時,就不知道到底是否比我的傻瓜panasonic FX520 25mm更為廣角啦???因為我除了想要有更好的相片質感,廣角對我而言是最重要的.

欲買的Pentax K7 套餐中的DA 18-55mm F3.5-5.6 AL WR ,不知道是否比我的FX520 25mm廣角呢?換算到底是傻瓜的多少mm啊?

vclh wrote:
真不好意思,因為只知...(恕刪)
Pentax k-7為APS-C 1.5倍機身,所以18-55mm鏡頭要乘上1.5,變成27-82.5mm,比FX520的25MM窄。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