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不是人像鏡的人像

自從今年3月敗入人生第一台DSLR:D90後就常來這裏閒逛.。生活中最常聽(看)到的問題就是「這顆鏡頭適不適合拍人像、麻豆?」,老實講這個問題也困擾我很久。就我而言,買DSLR的目的大概有三:(一)留住女皇、小麻豆的身影(二)拍出眼中所看的視界(三)拍出心中所想的識界。所以拍人像就我而言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不過我的定位比較簡單,就是:家人。所以拍的有fu、有回憶比拍的美還重要。今天終於撥出一些時間,把小弟這些日子的心路歷程寫一下,讓各位看倌參考,傷眼處就請多多包涵。
主角:我家的大、小麻豆
做法:縮圖加稍微銳化(讓看起來與原圖的情況差不多)
鏡頭:小弟總共只有三顆鏡頭(加起來還不到別人的一顆鏡鍠
(一)3月購入:Nikkor AF 60mm F2.8 Micro (微距鏡,二手)
(二)5月購入:Tokina AT-X 12-24mm F4(廣角鏡)
(三)7月購入:Nikon AF-S VR 70-300mm/4.5-5.6 G(望遠鏡)

-----------------------------------------------------------------------------------------------
微距鏡可不可以拍人像?
不用談,這種特寫當然是微距鏡的天下,沒有這種鏡頭,這顆眼睛就只能靠想像來彌補
不是人像鏡的人像

肥嫩嫩的小手
不是人像鏡的人像

大麻豆上場,來張黑白照:
不是人像鏡的人像

散景也還不錯
不是人像鏡的人像

換一下小麻豆,老鏡(才幾千元)的散景真的不錯
不是人像鏡的人像

看到這雙眼睛,不知不覺就會想:如果是鏡鍠會怎麼樣?
不是人像鏡的人像

-----------------------------------------------------------------------------------------------
廣角鏡可不可以拍人像?
12mm端:換一下口味,不見得每張都要「濃得較好」的散景,這種動感與透視感好像也不錯
不是人像鏡的人像

12mm端:再來一張兄妹情深
不是人像鏡的人像

-----------------------------------------------------------------------------------------------
望遠鏡可不可以拍人像?
140mm端:拍特寫不錯
不是人像鏡的人像

70mm端:全身照也可以。有點糊是正常的,這個年紀的小麻豆是不會乖乖在那裏讓你拍。另外,「有點距離」的鏡頭比較能抓出較自然的感覺,對麻豆而言比較不會有壓迫感
不是人像鏡的人像

155mm端:利用背景壓縮與視角較窄的特性來「欺騙」看的人。其實大麻豆身後這片花叢很小。可惜左手部份被裁掉了
不是人像鏡的人像

70mm端:這種感覺也是長一點的鏡頭比較容易做得到。很可惜畫面的右下方有一杯紅茶。若將海平面調直一點,看起來會更舒服。不裁切、調整這張圖的原因很簡單:帶點不完美會讓回憶更真實
不是人像鏡的人像

最後再來比較一下:背景透視感與壓縮感的效果
不是人像鏡的人像

不是人像鏡的人像

底下這張沒什麼效果,對焦不好、散景不好、畫質軟……但在我的回憶中,這是一張好照片。
不是人像鏡的人像

為避免戰爭,小弟發這篇文的目的主要是希望提供一個方向給初學者參考(像我這一類的人),並不是說人像鏡不值得敗,如果預算允許,我也想 FF + 85mm f1.4 。大光圈的鏡頭當然值得敗(這也是我正在考慮的第四顆鏡頭屬性),只是我覺得要拍人像每顆鏡頭都可拍人像,就看拍的人要端出什麼菜。是高手當然需要一把神兵利器,但像我們這種「肉腳 」,一來沒有多餘的麻豆,二來不靠這行吃飯,那麼是不是有需要一開始就幻想人像鏡鍠,而把自己的風格鎖定在85mm*1.5倍的視角?

我的敗家定則:買前多參考(比較各類鏡頭的性能、C/P值…),買後多思考(如何發揮這顆鏡頭的特色)
大家一同往這條不歸路邁進吧……
2009-09-15 9:33 發佈
文章關鍵字 人像鏡 人像
love2003tw wrote:
自從今年3月敗入人生...(恕刪)


個人覺得沒有所謂的人像不人像鏡,每顆鏡頭皆可拍人像,拍人像不外乎淺景深突顯主題罷了!

小黑五拍的小女~




Nikkor AF 60mm F2.8 Micro 拍的小女~




適個馬的150mm微距鏡拍的小女~




Tokina AT-X 12-24mm F4拍的小女~


攝影的重點不在機身前面的鏡頭,而在機身後面的大頭~
是阿,Nikon鏡頭上跟本就沒標示那顆鏡頭叫"人像鏡"
都是user和各論壇後來定義上去的
所以其實也沒有什麼不是人像鏡拍的人像的問題啦
btw
樓主拍的很棒喔:)
~抓住感動的瞬間,按下心中的快門~Nikon~
小弟的淺見
被定義成所謂的人像鏡有個共同的特色都是大光圈非廣角
光圈至少都f1.8起跳
是不是因為這樣的大光圈及焦段所產生的景深散景效果以及不畫面不會變形
用來拍人像是最容易突顯人像這個主題
所以久而久之就被歸類成人像鏡
人像鏡據小弟認知並無"精確定義"

小弟推測俗稱"人像鏡"特色有三
1.鏡頭焦長透視感與人眼透視感相近 (50mm)
2.有較大光圈 (f1.4)
3.散景佳 (nikon-105mm-DC鏡)


不過說真的小弟觀察
似乎越來越多人都認為光圈大小是唯一根據
甚至認為光圈越大代表散景越漂亮
說真的也不知道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stick. wrote:
1.鏡頭焦長透視感與人眼透視感相近 (50mm)


這一點,我一直不是這麼認為。我想,有機會的話,把相機拿起來,從觀景窗看出去,看看50mm所感受的,是不是真的和肉眼看的相同。

至於人像鏡,多少有些它的"約定俗成"吧。在135片幅上是85-135mm左右的焦段,在APS-C上約50~85mm的焦段。

而我的「人像鏡」?最常用的,在135片幅上是17-40(35)mm左右的焦段,在APS-C上是12-24mm的焦段。
我的人像鏡範圍是10.5~600mm。

當然,也很感謝樓主的分享,拍的很好,觀念也很讚。
www.photo-school.net 攝影學園,攝影學習的樂園
謝謝各位大大的鼓勵,我只是一直覺得為什麼會有「大光圈 = 人像鏡」這個問題,大光圈可做的事很多,拍人像可用的鏡也不少。就初學者而言,很容易就迷失在這個「錢井深」的領域裏。老實講,出門旅遊我多數的時間也是用到t124,70-300最少用到,不過需要用時就「方恨短」,所以才補了一隻C/P值不錯的望遠變焦鏡。
今天又發了一個文:nikon 35mm 還是 sigma 50mm。請各位大大有空技術指導一下。
Herman老師 wrote:
這一點,我一直不是這...(恕刪)


這個議題有點值得玩味

pentax上出過fa 43mm這種焦段


我個人以為這才是最接近人眼視角的,而非50mm
只要光線好、構圖好、技術好,什麼鏡都是人像鏡

五分奉上,推推推
我是不懂甚麼是人像鏡
我也是不想知道更不需要懂的啦!
我只知道最後第2張圖一看就是高雄85樓的背景
一看就知道發文樓主應該是高雄人
+5(藉口太濫嗎?)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