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今天又帶者滿月不久的d80&50mm/1.8+ 18-55 /kit鏡 &小dc f40去參加第三次外拍了
如同第一次外拍一樣 kit鏡拍攝的機率大約不超過10% 幾乎都用定焦鏡拍 因為畫質 有差
參加第三次的外拍 開心是同樣的開心 (可以拍正妹當然開心阿)
今天的麻豆是小pey 甜美可愛的麻豆 相較於第一次去外拍
不若第以往時的警張 反倒是輕鬆愉快
這個月連參加三場外拍 ...也有些心得跟大家分享一下.

1.提早幾分鐘到 做一些事前準備
如果可以 盡量的提早到達集合地點 觀察一下地形,通常帶隊大大 會最先到,跟他聊一聊,問一下等一下外拍的流程,也順便跟今天的麻豆溝通, 比如 我就會請他等一下換姿勢的時候,動作稍微緩慢一點 ,因為如果沒有同團的大大有提議要玩追焦, 那麼就用不着追焦吧,因為我是在景點拍麻豆,不是在濕地拍侯鳥,在開始之前 先把裝備設定好,iso值,ev值,白平衡,光圈快門則是 , 先用p,s,a模式半按快門 測一下目前的相機的內設值,開始的時候用不着急者卡位搶拍,時間都夠充足,試拍一張確定了光圈,快門,亮度都ok了再切換m,or a,s模式開始拍都還來的及
***************************************************************************

(相片註解:這是第二套裝)

我很喜歡第一張的造型&表情
這以下1-8張設定色溫設定4500k 依據黑面大的書上說 4700-4800k會讓 麻豆膚色比較粉嫩白皙 但是相機預設是在5000k左右 光圈f2.2 iso:200 快門1/1600 ev:0 下午約兩點半左右 天空有烏雲
我發現如果色溫低於4800(d80有5000,4800但就沒有4700 4800下一級是4500) 就會開始顏色偏藍

1.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2.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3.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4.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5.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6.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7.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這張是偷拍一下 外拍團向下 個景點移動
8.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這張設定 跟上幾張一樣 不同的是 天空上的烏雲開始增多 自然光源減弱 畫面開始明顯的變黯了 而且發色偏藍
9.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2.按下快門以前 先想一下,我主要是要拍什麼
第一次去參加外拍的時候 拍了五百多張, 第二次拍了四百張,今天則是拍不到三百張,越拍越少,是因為到後來我會再確認是否有準焦,麻豆的姿勢,動作,手勢事不是剛好到了想要的位置 我想拍照不只是按下快門而已吧
而拍不好的照片 也不要急者刪除 ,多看他兩眼 想一下哪裡有問題,太暗,過曝,還是手殘斗到了

雖然是數位相機 拍的不喜歡或拍不好刪除在拍就是了,但是如果想要拍的好 拍的一次比一次進步 那麼在按下之前 最好先想一下, 我主要是要拍什麼,
************************************************************************
(照片註解:這是第一套裝 )
下午約兩點10分左右 天空有烏雲
這張麻豆是先穿白色t恤 ,場景的欄杆也是白色 ,太陽光直接從正上為偏一點打下來,現場的地磚也是淡色系,欄杆旁邊則是海邊的港口(有海水)形成一個天然的大反光板場景,帶團的大大說 現在這場景反差太大 並不是很好拍

這張色溫設定4800k 光圈f2.8 iso:200 快門1/640 因為我剛換上定焦鏡 ev:+0.3, 沒調回來
10.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接下來往下走 到遊艇碼頭的浮橋上 搖搖晃晃的
11.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我嘗試用50/f1.8 定焦鏡 全身入鏡
色溫設定4800k 光圈f2.8 iso:200 快門1/800 ev:+0.3 下午約兩點半左右 天空有烏雲

12.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我靠近一點 麻豆拉了一下裙子 今天沒有風 長裙擺不起來 不然應該會更好看一點 其實麻豆身高並不高(15x左右) 但整體比例很好 拍起來感覺就很高挑 色溫設定4800k 光圈f2.8 iso:200 快門1/800 ev:+0.3
13.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帶團大大 要求麻豆坐下因為浮橋會晃得很厲害 團員起鬨說 會不會沉下去阿 如果沉下去要先救人 還是先救裝備 麻豆坐下以後更好拍
更適合 50/f1.8的焦段 可以拍連人帶景 因為在橋上浮橋上 想卡位 會掉進海水裡
坐下的小pey 配上長裙 像是一隻上岸的美人魚 (碼頭邊有一群老外&路人甲再起鬨了)
14-18張 色溫設定4800k 光圈f2.8 iso:200 快門1/800 ev:+0.3
14.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15.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16.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這張是麻豆在專注演出 渡輪經過 海水打上來結果打到麻豆 麻豆笑場了
17.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18.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上岸後 往一號船渠公園 在歇業的咖啡廳前 拍攝 後面有些人在釣魚 因為 沒有長焦鏡
只能靠定焦鏡的大光圈 糊掉後面的路人甲 因為光源是從 麻豆的正上偏左手方向過來
整體感覺會比較亮 有些過曝的感覺 色溫設定4500k 光圈f2.8 iso:200 快門1/640 ev:-0.7
19.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這張我站的位置 是在逆光的角度 但是因為有烏雲 (感覺就像是 外閃上有柔光罩的感覺 )補光板派不上用場
這時候帶團的大大說 拍自然光本來就會有些陰影 所以我試者用內閃補光 可是光圈快門 縮得不夠小 比上一張更過暴了 色溫設定4500k 光圈f5 iso:200 快門1/200 ev:+1

20.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哈被發現 在拍美女
21.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睡美人 後來我發現 不知道為什麼有些大大 很喜歡拍 麻豆躺下的姿勢 這姿勢連三場都有
22.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23-25帶團的大大 叫麻豆開始轉圈圈 @@" 我差點沒暈了 因為要追焦 而且我沒有長焦鏡
這場景其實自己覺得拍的不好 難度對我來說太高了
在大太陽下 團員&麻豆快要給曬暈了 好在只拍5分鐘
色溫設定4500k 光圈f2.2 iso:200 快門1/2500 ev:0
23.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24.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25.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3.外拍不只是外拍
相信各位 在學校的時候都少都有參加社團的經驗吧, 外拍活動 其實也算是社會的社團活動, 也算是社交場合的一種在這裡 可以認識一些愛攝影的同好,藉由這樣的互動,見識到許多傳說中的 "神機" "神鏡"趁者麻豆換裝 或是休息的時候 大家多交流,器材的使用心得 ,像我今天就藉由交流知道 原來閃燈的耗材不只是燈管電容也是其中之一,如果壞了維修不便宜唉...
這樣的互動多少都會有些益處,況且外拍都是在景點 有些甚至離我家很近但是我都沒有好好仔細觀看他 趁這時候徒步瀏覽一番也算假日不錯的休閒活動
*************************************************************************


(照片註解:這是第一套裝 )換場景&換造型了)
換上 短褲+小洋裝的麻豆 更顯 他的纖細身材 這場景就像鄰家女孩 的感覺 由於真的很"纖細"
拍的時候角度要抓好 因為像是他的背後 鎖骨就很明顯

26-27 角度就還好 可是28(肩窩)-29(左腳彎曲時 感覺筋繃的緊)兩張 就看見很骨感的美女

26.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27.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28.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29.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30-32張 也許有大大發現了 建議麻豆pose 改抱膝 拍起來感覺就好點了
30.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31.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32.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再用"光線拍出美少女"書中 有提到 大光圈的鏡頭 有其優勢但是 但也容易迷焦 特別是開大光圈的時候
第33-36張 我又沒眼花@@" 好端端的有美少女在眼前不拍 我拍牆面做啥
我回想起來 我很確定我有瞄準 麻豆的眼睛四周對焦 但是反倒是牆面比較清晰
在這緊要關頭 怎會出現迷焦阿( 臉部都出現模糊的感覺)
色溫設定auto 光圈f2 iso:200 快門1/640 ev:0

33.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34.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色溫設定4800k 光圈f2 iso:200 快門1/640 ev:0
35.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這張還是我跟麻豆說 把腳伸直 會比較好看喔 結果 在這時候出現迷焦了
色溫設定4800k 光圈f2 iso:200 快門1/640 ev:0
36.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4.了解自己用的鏡頭&機身
(一個爬文出現不下千次的古老話題) 老調重彈但是不可否認 ,每台機身,每個鏡頭 到dc,都沒有十全十美的 ,自有各自所擅長,全看自己了解自己的機器才有機會發揮機身&鏡頭的性能 (拜購入黑面大的書所賜 我才知道原來相同條件下如果改變機身的色溫設定 人的肌膚發色也會不一樣),哪怕是機身內閃,亮度能力與外閃相比有差,但是善用得宜不無小補,也是不錯用的
***************************************************************************
(照片註解:這是最後一個造型&場景 )

37-38 太陽光源在 麻豆的正後方 換句話說我站的位置是逆光 ,"用光線拍出美少女"書中有說
逆光 時要補 光 於是切換到p模式 縮光圈 開內閃跟太陽公公拼看看@@"
色溫設定5000k 光圈f13 iso:200 快門1/200 ev:+0.7

37.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色溫設定5000k 光圈f11 iso:250 快門1/200 ev:+0.7
38.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這張是又有團員要玩 長焦鏡 唉~我真的需要認真考慮 買一隻長焦鏡 不然我現在最長端也只有55端
真的不夠用 等我靠近一點的時候 才發現 疑~麻豆頭上怎會有雜草......
39.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40.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41.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42.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43.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44.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45.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46.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5.追光逐影
我有買了幾本書 黑面大的 ...以及另外一本 用"光線拍出美少女"
今天高雄的天氣 有點灰灰的 不是藍天白雲 有時有太陽露出 有時則陰天(補光板派不上用場)

而書中的內容主要是談 如何運用光線,當順光的時候 ,逆光的時候,光線不足的時候,跳光的時候..該如運用..
而攝影必須在適合的光線下拍攝,書中觀念簡單的說就是"沒有光線就啥也拍不了", 拍攝本身就是在"補光捉影"
(因為有光的時候就會出現影子) 不同的光源(強弱) 補光的方式 該站立的位置都不同 雖然還未完全掌握書中關鍵 但今天嘗試運用書中所描述的概念 我盡量在順光的位置 大致上的感覺還可以, 但期望下一次會進步運用光線

我今天按下快門前 會先看一下太陽(戶外的光源)的位置,如果順光倒還好,如果逆光則要開閃燈(雖然只有內閃)
我還不是很會跳燈 離機閃燈 等我掌握補光要訣後 我在去敗一顆閃燈
特別提下 我後來也發現我很容易犯一個錯誤,外拍的時候 專注於麻豆的演出,我忘記了地球是會自轉的(每小時轉15度)意思就是說 自然光源(太陽)會隨時間改變的 ,現在這樣設定相機適合等一下也許就要在調一下設定 更何況場景也會轉換自然光源也會時強時弱,所以我很容把人拍的過黯或是過曝光

(照片註解:很甜美的公主裝造型
47.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48.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49.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50.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51.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52.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53.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54.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6.不用每張照片都特寫吧
定焦鏡 50/f1.8 是幾次外拍的主力鏡 同時 也是很出名的人像特寫鏡 這次去外拍 也是閃過一個念頭 不一定每張都要特寫 不一定每張都要 "xx給我一個眼神光" "xx看我這邊一下~謝謝"<=我要拍特寫時候我的標準說法

第一次 去外拍的時候 不經意的拍回來的照片 很容易出現"人物置中" ,有大大說這是新手很容易出現的錯誤,也有大大說這算不錯了 一些新手第一次去外拍很容易拍出"證件照" ,前幾天耙文的時候 有偏"古文"是談關於在街上無意間的拍攝
文中有大大提到說"無意間的拍攝 有時候會很自然" 今天我在外拍的時候 看者外拍麻豆的時候忽然有種感覺
如果我拍的人 不是外拍麻豆 而是我的女王 (只是假設 不准多想喔) 或是一個路人 我該如何呢 一個念頭覺得也許不用每張照片看起來 都是特寫吧 有時候 麻豆 無意間 的甩手, 擺頭,屈膝,翹腳不是也很自然嗎



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7.角度與pose
一位有外拍經驗的麻豆 從他的表現中就可以看得出來, 會有很自然的微笑, 表情,pose,眼神 ,特別是當打閃燈的時後 有經驗的麻豆幾乎眼睛都不會扎一下,因此我覺得新手的外拍者 幾乎可以不需去思考 如何指引麻豆的pose
況且我這三次外拍都交給帶團的大大 跟團中的前輩 ,還有今天演出的麻豆去處理(麻豆姿勢=麻豆先決)

麻豆的不同姿勢與髮妝 很容易給人不同的感覺 至於拍攝的角度 剛開始的時候 我是參考別人的站位別人站在哪 我就順勢補進去,今天 除了先看光源的方向之外我也會有自己的想法 按下快門之前會多想一下,某一個角度拍幾張後,會換一個別人剛拍過的角度 進去嘗試看看,順便在想一下 這裡跟我剛剛的位置有啥不同

能當 外拍麻豆 自然外型亮眼, 但是人就跟機身&鏡頭一樣 不會有十全十美的, 我是拍攝者是透過鏡頭跟麻豆溝通
拍幾各場景後 ,很容易發現, 今天演出的麻豆他本身的優勢 是什麼 那一個角度是最美的,
而盡量的捕捉與發揮麻豆的優勢,黑面大有出一本書關於麻豆的pose,那本書還沒看熟要領還未全掌握到,書中內容留到下次外拍再出場了



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第三次去外拍&外拍的心得分享+補充照片註解

2009-05-25 2:5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照片註解
進....進....進步太....太....太神速啦...
看大大第一二次外拍 跟 這次.
感覺進步好神速唷..我覺得拍得很好耶
@@有一點過曝就是所謂輕日風嗎??
是我的螢幕有問題還是樓主的螢幕有問題....??

幾乎都爆掉啦.....

看的眼睛好不舒服....

很刺眼....

index5999 wrote:
今天又帶者滿月不久的...(恕刪)
md漂亮....+4
對啊!!!
雖然拍的不錯
寫的也很好!

不過照片是不是都過曝?
有點可惜


穿西裝的流氓 wrote:
是我的螢幕有問題還是...(恕刪)
http://blocpartysean.blogspot.com/
小弟有幾點建意,首先你的照片幾乎全部過曝,畫質太粗糙是否iso開太高了顏色也怪怪的再來18-55這支鏡頭畫質比較軟,建意後製要加一點銳利
附上3張小弟用D80+S17-70拍的後製有加一點銳利,對比
這是小弟第二次外拍的照片


沒有要批評model的意思,只是她會不會瘦的太離譜了點?

建議樓主照片不用選太多,讓看篇的人比較容易看出主題;還有就是過曝以及不夠銳利的問題
www.flickr.com/photos/gcgaryyoyo 個人相簿
樓主很開心的po出他認為很不錯的相片 就別太挑了

不過

既然在公開網站上面PO照 會被批評則是難免 樓主多擔待點
1.過曝 樓主為了在自然光下讓MD臉部較白 曝光值應該有拉高 但週邊景色跟著受到影響 不過 D80的色調就是這樣
回家還是要稍微拉個曲線跟處理一下對比.

2.為了要有安全快門 樓主ISO應該拉到600以上 (沒進去看EXIF 純粹是個人推斷) 有些照雜訊多了點

3.前景跟後景都要清楚的混合式曝光 樓主要繼續努力 只要有心 一定會持續進步

4.MD姿勢是拍照人個人主觀 樓主覺得讚就是讚了 並沒有一定的道理可循 每個攝影者風格不同 對MD的要求也不同

5.MD太瘦 這沒得挑 外拍是人家安排的 好壞沒的選 剩下的是攝影者自我的調適跟取景

6.Kit鏡有其先天限制在 既然不能馬上上鏡皇 不如努力在後製上 一樣可以有很棒的效果在作品中

還以為是我螢幕太亮
原來是真的有過曝的問題

model蠻清秀的
可是也太瘦了吧...颱風天不宜出門...
一張相片,一段文字,就是一則故事...
很不錯,

除了 曝光問題 以外

(基本上也不是甚麼大問題啦...下次可以拍 RAW 回家修)


基本上已經很不錯了!

若是有下次外拍

建議可以開始有些自己的風格

就是 在拍攝角度 加入點變化

多嘗試些 不同角度的拍攝

可以增加 相片 的張力喔~~!!
http://img14.imgspot.com/u/07/233/09/555.JPG[/img]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