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LEICA亞洲區總經理對話關於LEICA的產品發展

與LEICA亞洲區總經理對話關於LEICA的產品發展
原先對話是以英文溝通(當時翻譯不在身邊)
在此以中文直接說明:
當初LEICA台灣發表新產品時
在紅樓辦的
其中亞洲區主管(印度人)
很得意的炫耀LEICA S2
並特別把S2拿出來給在場幾位人士試玩
我也試了一下
但是無法開機因為沒電池
在下玩過後問了:(L代表LEICA主管)
S:S2說2009年夏天會上市嗎?
L:2008年秋天(剛剛簡報陳先生說是夏天?)
S:包括鏡頭嗎?
L:是的,包括鏡頭
這台機身非常輕巧
我只花了三個星期就研發好(聽說是三個月)

S:那以S2是AF,下一代R10也會是AF嗎?
L:是的,我們跟老闆拜託很久,他終於答應投入研發
S:那會相容原有R鏡嗎?
L:會的,當然
S:就我所知,LEICA SLR並無AF系統,那此次AF是那家廠商支援?
L:....德州儀器跟KODAK(他應該對技術細節不懂,KODAK負責設計CCD/CMOS感光元件,德儀負責生產,跟AF 系統無關)
S:為何M8,M8.2都不內建;繁中選單;?
L:因為台灣太小(他還用手比個小圈圈),如果你們願意付我們多點錢就可以啦(叫個電腦工程師寫寫也不用多少)
S:為何M8不做全片幅?這樣廣角視角不就無法發揮?
L:下一代M是全片幅(大家準備存錢買M9吧)
S:為何M8不內建紅外線濾鏡?
L:你買鏡頭我們會送一片IR-UV(那萬一要提升畫質不加UV不就死了)
S:下一代會內建嗎?
L:會的

以上
可以預見
大家好好期待M9,R10,S2吧
S2預訂售價2萬
R10應該跟M8.2差不多
2009-01-09 17:35 發佈
smc1205 wrote:
因為台灣太小(他還用手比個小圈圈)...(恕刪)


雖然這句話講得很讓人生氣,不過台灣的確是人少又沒有經濟能力...
買M,S的人真的是小小小眾吧!!
Canon機身鏡頭年份持續整理 ericanon.blogspot.tw
哈哈,這回答滿有趣的,
不過樓主提到的總經理其實應該是亞太區Director: Sunil Kaul,
別太刁難他技術問題吧,哈。

關於S2

1. 預定2009年夏天到秋天之間發表

2. 目前公布9支鏡頭,上市時第一階段會出4支,剩下的要等2010年以後,分別是:

Summarit 35/2.5
Summarit 70/2.5
Macro Summarit 120/2.5
Apo Elmar 180/3.5

(注意:以上焦段並非135片幅)

上禮拜,官方釋出MTF表,曲線真是變態級的.....一直線。



(上面四條線分別是 5 lp/mm、10、20、40,比日系相機的測試標準還嚴)

3. 不相容R鏡,但盜版的轉接除外,原廠不推薦轉接。

4. 售價,預定1萬到2萬歐元之間,但儘量會壓低在1.5萬以下。(CEO親口在德國的photokina記者會上說的),但最終價格直到2009年1月,都還沒確定。

5. 關於135 Full Frame M,還有得等,部分細節可看小弟在徠卡迷俱樂部po的文章。

6. R10會比S2還晚,細節現在不能公佈。

7. S2的測試照片12月底已經上線,這還只是用prototype拍的而已。
http://www.s.leica-camera.com/robert-grischek/


smc1205 wrote:
S:為何M8不做全片幅?這樣廣角視角不就無法發揮?
L:下一代M是全片幅(大家準備存錢買M9吧)

看來先買 R-D1s 稱著用是對的
快存錢吧!
smc1205 wrote:
S:就我所知,LEICA SLR並無AF系統,那此次AF是那家廠商支援?


聽說有兩種方案
一種是推出新的鏡頭有 AF
另外一種是內建 AF,這樣連老鏡頭都可以自動對焦。
我的 Blog http://snowmen-world.blogspot.com/
R6.2 wrote:
雖然這句話講得很讓人...(恕刪)


小歸小
但買Leica的
亞洲人可是佔大宗
日本,香港,台灣...
Leica M240,21/1.4,28/1.4,35/1.4,50/0.95,90AA
snowmen wrote:
聽說有兩種方案一種是...(恕刪)

這個當年LEICA有找KYOCERA談
不過KYOCERA沒答應
所以目前專利還在KYOCERA手上
我原有打算做一台
但是因沒空就打消啦
perahia wrote:
小歸小但買Leica...(恕刪)


甚麼叫小......這句話很XXXXX
D-Lux3都可以用繁體字.
M8用簡體字看起來很討厭所以沒買.
希望R10要改正.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