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覺得還有很多年才會入手Leica的小弟在下,不小心被六月初剛發表的不可換鏡頭數位機- Leica Q(Typ116)規格徹底打中心房。(也太不小心)本來還在說服自己說還早還早,過幾年再說,沒想到又被Mobile01相機版吉姆林大推了一把,感覺就像是暫時喪失意識,回過神後自己已站在台北徠卡旗艦店前。(好像沒有人會相信這個說詞,好吧~ 我自己也不太相信

進去店內我還是努力說服自己說試機一下就好,試完趕快閃人,沒想到拿在手上後又整個喪失意識,回過神來已經下訂了~~~(沒這麼有種啦! 試完太心動在現場打電話和老婆大人報備獲得許可後才敢訂啦!) 看看這正統德製血統美麗簡潔的線條,人生夢幻入手清單之一完成了!!!!!
等待三個半月的血淚史太長了我將過程記錄在小弟網誌裡,有興趣訂購Q的朋友可以來看看作參考喔!

三個半月等到天荒地老之Leica Q入手全紀錄
小小開箱一下,網路上還蠻好找Q的開箱照,所以就給它簡單拍一下。
不過該照的步驟還是要照,下箱是Q,上箱是半截皮套盒。

開~~~ 這應該是我開過最有開箱感覺的盒子吧!

右上的灰盒裝的就是Q,往下像抽屜一層一層分別有說明書以及其他配件。

再開~~ 有看到美麗的Q在探頭和你說哈囉嗎?


精巧的鏡頭設計,對焦距離尺會隨著切換一般或微距而改變刻度表。

雖說已沒有和RX1R比較的機會,但小弟手上有另一個組合5D3 + 24mm F1.4 ii L還蠻想來做一個測試對比。
而為啥會挑選這個組合哩? 一來是小弟目前看過Leica Q寫過最棒的測試( by Thorsten overgaard ,連結)中,有提到Q和LEICA SUMMILUX-M 28mm f/1.4 ASPH相較,感覺會再廣一些約在26mm左右,所以和5D3 + 24L ii的焦段以及光圈皆相當的接近,我會以機身JPEG標準直出的方式來看其成像對焦表現如何,不過兩台的重量一開始就有頗大的差異說(640g v.s. 1600g),Q如果表現能相近小弟就相當感動啦!
自動對焦速度的部分,Q已經相當符合我一般使用的標準了,使用EVF和LCD的對焦速度還蠻一致的(話說那EVF還真漂亮),所以為了方便參考,我錄了一小段使用Q作對焦動作的影片放在網址裡,看了之後用過RX1系列的朋友應該會覺得頗感慨。
Leica Q室內對焦速度影片
回到Leica Q和5D3 + 24L ii的組合,先來看看兩台放在一起的模樣是如何。
嗯,
塊頭真的有差,5D3抗議: "上次NX1也教我出來比,老子不是胖是骨架大!" 這道理我懂,因為我也是這樣騙自己~


簡單的比較測試方法如下,室內環境(拿到這天北部開始下雨天...),腳架固定,M模式,ISO固定100,5D3從F1.4開始測,F1.8(其實應該要測1.6才是,因為我以為Q的1.7是其他家的1.8,結果今天才發現Q的最大光圈為1.7,再來是F1.8, F2.0),F2.0,F2.8, F4,F5.6,F8,F11,F16,快門兩台在同樣光圈的狀況都會採用同樣的快門速度,手動對焦固定,然後皆採用JPEG預設標準直出,自動白平衡,這樣最能看出不調整機身設定下的表現。
F1.7
Leica Q

F1.4
5D3 + 24L ii

F2.0
Leica Q

5D3 + 24L ii

F2.8
Leica Q

5D3 + 24L ii

F4.0
Leica Q

5D3 + 24L ii

F5.6
Leica Q

5D3 + 24L ii

F8
Leica Q

5D3 + 24L ii

F11
Leica Q

5D3 + 24L ii

F16(Q最小光圈只到16故只比較到16)
Leica Q

5D3 + 24L ii

首先兩台的機身標準發色差異還蠻大的(雖說進了LR後,差異就會小很多),5D3明顯較為偏紅,Q則是偏藍綠些且對比較重,小弟個人會喜歡將暗部的細節修一些回來,乍看會覺得似乎Q還更廣些明明是28mm鏡,但看看F8後的照片,會發現左上方椅子後的黃色紅酒箱是24L的照片露出較多故可知還是24L較廣些,應該是腳架固定情況5D3比Q長很多,所以相較更靠近被攝物。
中央畫質可以參考看看這,全開的情況都算可用畫質了,100%截圖的關係所以會覺得24L拍的怎麼較大些,那是因為Q有2400萬像素比5D3多兩百萬的關係,所以這樣截比較,5D3的圖會有放大10%的感覺,大家就別吹毛求疵了~>
Leica Q F1.7

5D3 + 24L ii F1.4

縮至5.6都變得相當銳利,可以注意到24L的散景是更明顯些的。
Leica Q F5.6

5D3 + 24L ii F5.6 (在PhotoZone中,24L ii被評測畫質最好的光圈值為5.6)

然後Q的17cm近拍能力在此有壓倒性的優勢。


接著來到家旁的咖啡店喝杯我最近超愛的修道院啤酒,順便在用這兩個組合拍了幾張照片對比看看,一樣是JPEG直出,只是ISO改為自動,Q光圈設1.7,24L ii則是1.6,從顏色應該能簡單辨別(而且Q的自動白平衡比較容易偏冷些),可以看出24L還是較廣些,我覺得Q實際應該在26mm左右。




另外Leica Q在此咖啡館同場景的自動ISO判讀約會高1/3級左右,但由於對比較強緣故,暗部比較看不出細節,不過網上也蠻多人推薦Q應該要拍RAW更能展現其特色。


簡單測試完,就來拍不好控制的兒子看看,個人覺得對焦的速度大概僅比5D3稍慢些,晚上低光源的對焦速度甚至比NX1更快些蠻讓人驚訝的。(以下照片有進LR調整色調)
這種笑容的剎那能捕捉的到我就覺得蠻沒問題的了,相當符合我對Q的期待~

晚餐和家人吃飯也測試一下Q的Wifi功能,手機下載Leica Q App然後執行掃描QR code就可以快速連線操作相機或是下載記憶卡裡頭的照片都蠻方便的。
Costco採購時繼續試拍兒子幾張,女兒去找外婆和阿姨玩了剛好不在。
刻意只光圈全開拍,可以參考一下其畫質和散景表現,銳利度對我來說很滿意了。(話說這張是第一次丟Flickr Leica Q群組,沒想到就被邀請入in explore了,感動~


老爸我缺冬天衣服喔~

小姐會員卡麻煩拿一下,我錢包在尿布裡。

回家路上拍拍路旁滅火器,可以看到對焦第二支滅火器的細節即使光圈全開也表現良好。

週六陰天,終於有機會拍張白天的戶外JPEG直出,照片一樣是偏高對比,低飽和的感覺。

每個人喜歡的色調不同,一位已沉入LeicaM坑的老友愛用的是Agfa的底片,數位時代由於是照JPG加RAW,要調整成自己喜歡的風格也是蠻快的。(VSCO Agfa Vista 100)

在小弟的拍照習慣,鏡頭拍食物的能力頗為重要,這點Q的表現蠻不錯的。

28mm的視角(應該說更靠近26mm)構圖要注意一下,但變化性也多了不少值得玩味。

不過說實在的,這台會讓小弟這次如此衝動的最大原因,除了其徠卡一貫德製工藝呈現出的機身質感和優異的成像素質,裡頭多了日廠的電子技術讓人看到從來沒在徠卡出現過的優異自動對焦技術。加上觸控螢幕甚至是WiFi功能,雖說售價和日廠相比仍舊偏高不少,但已比現在M機M鏡親民了一大截,估計會吸引到更多的族群跳入徠卡這個坑,偶就是其中之一啊!
整台Leica Q都是在Leica德國wetzlar廠由德國員工組裝而成 (來源: Leica Q設計團隊訪談),X系列則是在亞洲組裝好後,送至wetzlar廠作最後確認調整,所以Q的德國血統還是頗為純正的這點無庸置疑。>
這三個多月的等待真的是自小弟開始拍照以來,第一次這麼期待一台相機吧! 人生夢想清單之一默默的完成了,有種莫名的感動說。 我想(絕對沒有一副語帶保留的樣子)會有很長的時間,它都會是我一部相機踩街,拍食物,小旅行攜帶最佳的選擇,也會努力用它多拍些照片來記錄人生的故事囉!
It is up to YQU!
等待三個半月的血淚史太長了我將過程記錄在小弟網誌裡,有興趣訂購Q的朋友可以來看看作參考喔!

三個半月等到天荒地老之Leica Q入手全紀錄

[中午更新]早上帶女兒散步去買奶茶,刻意試看看光圈全開將女兒放在邊角的畫質表現,對結果相當的滿意~





關掉合焦提示音,快門聲也小在外頭不容易被察覺。

Q可以抓得到頭一直搖擺的狗狗還不錯。

試試看防手震,快門降到1/15秒,ISO 100 光圈2,小弟用這台帶腳架的機會應該極低,追求拍到即可了~

最後還是要拍一下寶貝女兒和她表姐~

[10.12]測試看看Q用JPG黑白無修改照出來的效果






[2015.12.08更新]這一兩個月由於剛好有兩次因為親戚以及老婆大人的好友結婚的緣故,我們有機會帶著小孩來台南嘗嘗道地美味的小吃,只帶著小Q就出發了。不過可能是因為前陣子登革熱災情的影響,即使是周末人潮著時少了不少,許多排隊名店都終於有機會可以吃到相當之感動,最近台南登革熱的疫情已經壓制下來了,可以想像到時一定人又爆炸的多啊!!!

葉家小卷米粉 (台南市中西區國華街二段142號): 台南光這一代就有三家有名的小卷米粉,我們選擇的是葉家小卷米粉據店家表示其是在台南發明小卷米粉最早的店家。(台南的朋友也推薦這家說是三家中最好吃的,不過哪家好吃真的是見仁見智囉! 相信都很不錯吃的)

老婆大人在這發現一家水果蜜餞店她相當喜歡,我們其中最愛吃的是奇異果乾和芒果乾,蠻值得試看看的。

泰成水果店(台南市中西區正興街80號): 這趟的主力是這個哈密瓜冰,我們就來見識它有多強,很幸運的又是全滿裏頭剩兩個位置我們趕緊先去坐了。

近年剛轉型為文創百貨,南台灣歷史最悠久的百貨公司-林百貨,於西元1932年開幕俗稱五層樓仔,有電梯在當時可說是潮到不行,兒子垂掛在胸前,我只能快速隨手照一張就要繼續移動了。

這次入住之前住過新開幕的台南晶英酒店,是目前來台南住宿覺得最舒適的一間,感謝AE卡的漂亮優惠。
請女兒擺一張漂亮的表情結果她回我一個潘越雲~

阿江炒鱔魚:台南市中西區民族路三段89號

從小吃到的度小月都是在百貨公司裡,這家百年麵店已經很成功的推廣到全台,還是第一次吃到其總店啊!


台南小吃大集合 by Q
[2015.12.10更新] 最近吃飯都帶Q,室內拍餐廳拍吃的都有很不錯的表現,除了上次Sony攝友聚有帶A7S外,好久沒用其他相機了~
香箱蟹

北寄貝握

Otoro北海道青森大間天然黑鮪魚一本釣大腹握

北海道青森大間天然黑鮪魚一本釣

青花握,刀工好細膩

最近超愛的無菜單日本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