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LR 的普及使得拍照人口與討論風氣急速成長, 而現代人討論鏡頭好壞, 除了發色與銳利度外, 不外乎就是希望
散景愈糊愈好....諸如奶油啦, 濃密啦, 這等形容詞常可看到. 甚至在 Canon 200/f1.8L 身上, 連所謂的
"空間切割" 這種詞都出現了.

眾所週知, Leica 鏡頭強調的是忠實還原色彩及階調的綿密性, 但似乎甚少人去討論或注意 Leica 散景表現
到底是如何?
比起日系廠商, 甚至比起宿敵 Zeiss, 散景味道有何不同?來吧, 不管是 M or R 鏡, 也不管構圖取景, 咱們來表現, 評論 Leica 鏡頭下的散景吧~~
實驗組 28-90/f2.8-4.5 ASPH. 底片 Fujifilm Pro400H, 90mm, 最大光圈 f4.5, 快門 1/500
![[分享與討論] Leica 的散景](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11/mobile01-404dd183f00d66c8b73e33d2c2b77d81.jpg)
對照組, 換上 70-180/f2.8. 開到最大光圈 f2.8, 180mm (我得往後退一倍的距離, 哈
), 快門 1/500看看長焦段的壓縮效果. 另外, 這種散景算不算有空間切割能力啊??

[這傢伙, 居然趁我走遠拍照時一手把襪子脫掉...
]![[分享與討論] Leica 的散景](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11/mobile01-09c72ac0aa0edef2e68098752da48fbd.jpg)
下面兩張也都是 70-180/f2.8, 用 180mm/f2.8 拍出來的.
![[分享與討論] Leica 的散景](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11/mobile01-7a4918597c82fe15051ab2105bbeca29.jpg)
![[分享與討論] Leica 的散景](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711/mobile01-cd070e3ca5f2da8eb26eae78ee48093f.jpg)
所以, 70-180/f2.8 的散景表現, 該怎麼評論或形容? 糊不糊? 奶油不奶油?

M/R 鏡中, 除了 f1.0 及幾顆大家熟悉的 f1.4 大光圈鏡頭, 其實我最想看到的是傳說中的銘鏡 180/f2 表現出來的
解像力與散景....不知道有沒有前輩高手願意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