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在觀望Leica~
預算在50k以內><“
請問比較推薦哪台呢?
跪求各位大大,推薦分析好處壞處!!!
以這預算如果買數位機種,都是不能換鏡的(Leica D-Lux、Leica X等等)
要能換鏡頭的一定是「底片相機」(M系統、R系統、CL、SL2等等),而且鏡頭要選擇其他品牌的才有可能~
其中,個人推薦入手Leica的M系列底片機種,每款都可堪稱是經典!
以你的預算來說
M系統能入手的有:
M3、M4(量少不好找)、M4-2、M4-P(不好找)、M5(冷門)、M6 Classic(價格很勉強)
每款的規格都有不同之處,我僅列出比較大的差異:
1. M3:
優點:德國製,是大家口中的經典,生產數量多(22萬台),也有一些細微差異(像是單播和雙播的差別),框線為50/90/135,放大倍率較大(0.91)視野明亮,過片如絲綢般順暢、快門聲音安靜輕巧,機頂有Leica蝕刻草寫字體,有自拍器。
缺點:較不適合廣角鏡頭使用(要裝眼鏡),上片和迴片的操作較為不便,沒有測光。
2. M4:
優點:德國製,改進了上片和迴片方式(和現代機器一樣),生產較少(7萬台)而蒐藏價值較高,放大倍率適中(0.72),框線加入35 / 50 / 90 / 135更為方便,機頂有Leica蝕刻草寫字體、有自拍器。
缺點:沒有測光。
3. M4-2
加拿大產,價格稍低,放大倍率適中(0.72),框線為持M4一樣。
4. M4-P
加拿大產,放大倍率適中(0.72),框線加入28及75,更有利廣角使用,有28 / 35 / 50 / 75 / 90 / 135。
5. M5
優點:加入測光,價格稍低,放大倍率適中(0.72)
缺點:外觀稍微被唾棄XD(因為邊角改為方的,而非徠卡經典圓弧狀),較大台。
6. M6
優點:算是集大成者,有更好的測光,限量版本多,品相好的不少,也最受歡迎。
缺點:聽說工藝不如以往細緻(謠傳),機頂沒有刻字。
PS: M6有沒TTL(Classic)和有TTL的版本(差別我不太清楚,似乎是:M6 TTL 用的是 16bit 的測光晶片,似乎較準但較耗電,以及TTL閃燈的功能),放大倍率為0.58/0.72/0.85,依個人鏡頭拍照喜好而定。
說了那麼多,最重要的就是價錢啦!!!
價格大約是M6>M4>M4-P>M4-2>M5=M3,還要依品相而定,價差可以十分大~(M3、M4亮漆的黑機身尤其貴)
M6價格分佈很大,但通常35000上下是不錯的價格(Classic版)
M3、M5最便宜可到兩萬多
M4和M4-P大概三萬,M4-2便宜一些些
以上都是我個人觀感,還是要依品相和保存狀況而定(畢竟都是幾十年的機器了)
還要留點預算給鏡頭(最便宜的接口M的鏡頭,大約也要一萬以上!)
鏡頭可往Voigtlander、Minolta、Zeiss看看,Leica的非常貴...
當然Leica的機器不止這些,還有締造擋子彈傳奇的Leica III、興登堡飛船爆炸仍完好的Leica 0等等型號,更有現在已非常實惠的R系統(SLR)
但Leica M系統是最多人稱頌讚賞的,也是Leica沿用至今的規格。
johnglry wrote:
您好,想再確認一下,...(恕刪)
大大50K”應該“是5萬吧?
因為我也不太了解哈哈想說22k就是2萬2那應該就是50K了!!!
weiweiwei555 wrote:
Leica Comp...(恕刪)
大大您好X Vario這價位有點太凶悍我怕我無法承受哈哈哈><雖然我也很想~
憲憲愛妳喔 wrote:
5萬只能買輕便型LE...(恕刪)
我最高預算只有5萬!嗚嗚嗚嗚!
iwc416 wrote:
50K雖然很不夠,但...(恕刪)
感謝大大這麼詳細的說明。
大大請問可以幫我解說一下Leica 的數位機種跟介紹嗎?
因為我還是比較偏向數位的方面。
PS:(想請問水貨部分會建議嗎?各位大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