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數位相機的時代,徠卡除了剩下品牌價值,他還有什麼優勢?

zenith0111 wrote:
我若說一點都不渴望,且對這些行為總是一笑置之,您相信嗎?
無人願意承認的事,就自由心證囉!問卷可以設計,甚至造假,填答者也可虛與委蛇,否則有量化即可,不需質化了..

總之感謝大師指教~小的無意玷汙使用所謂高級商標品牌使用者的品味,不過伊底帕斯情結不是這樣用的..orz

小弟是否半桶水對您來說也無意義,只要您的水是滿的且清澈就好,但可別滿出來弄濕了別人..總之多謝指教..囧
再者您的文筆間已充斥怒氣,在某部份已經反映真實,不過是網路言論,小弟就不多論述囉~~XD

ps.此時我又想到了句諺語..還是不多說了,畢竟某些反應已符合小弟心理所想~果真不意外就是~
忠言逆耳,未免再刺激到某些人的高尚人格,這篇我就此打住~祝您發言愉快,多多益善 ^++^....(恕刪)


你不懂我說的意思(伊底帕斯也是)...但是無所謂...(你還真不會懷疑,怎麼會有人在這說伊底帕斯情節?)

我不是大師,只是小弟,生氣,當然,因為你用你的專業知識來壓迫其他人的想法,所以我生氣,因為這是知識的暴力,如此而已...
一直用自己的想法看別人~唉....
在文字間,只看到一種知識份子的傲慢與墮落罷了~



徠卡底片專為日本

http://www.wretch.cc/digu/whale543/1460662
跟這個討論串一段時間,我的感想是這樣。

1.數位相機的時代,底片機目前看來,它的成像品質,仍然有不可取代的重要,萊卡論成像品質和操作手感,仍然是底片機的王者,所以在這個部分優勢目前還很明顯。

2.如果是數位的萊卡,比其他數位相機。有兩個點,對特定族群來說,萊卡仍然無可取代。

(1)品牌和設計質感:

批評品牌和設計質感僅僅出於虛榮心的人,大概金錢年紀還沒很小,還沒進入成人的世界,不瞭解當代社會是什麼。為什麼每個女生都想買名牌?為什麼有人願意為哈碼士包包花五百萬,還嫌便宜?為什麼每個事業超級成功的男人開的車都不是Toyota?為什麼經理級人物西裝都二十萬起跳?為什麼林志玲和蔣友柏,全身搭配隨便加起來就是五十萬起跳。如果只是為了純功能,你穿個吊嘎仔拿塑膠袋就可以全部打發這些生活需求啦。為什麼要買這些名牌和設計質感?以一句話虛榮心態帶過的人,我想真的無法在這個現代社會立足吧,大概就是那種一輩子都妒忌有錢人的窮酸中產階級。品牌和設計質感,對真正有權力人來說,根本不是奢華和虛榮,那只是一種日常生活方式而已,就像喝水一樣。

法國和義大利,光是作設計和品牌,就完全打死像台灣和韓國這些作功能性電子產品的國家了。世界資本主義社會,賺最多的就是品牌和設計,只有想要繼續只靠代工功能性電子產品賺微薄利潤的台灣人才會說,品牌和設計都只是不可取的虛榮心而已吧,難怪台灣永遠無法玩真正的資本主義game。


(2)手感和成像品質 95% vs %99:

有人花五萬可以買到95%的手感和成像品質就很爽,有人願意花二十萬買99%的手感和成像品質。不過就是這樣而已,也沒什麼好彼此批評的。

Olympus E1, Leica M6, D Summilux 25mm, Summicron 50mm, FL36, Vivitar 285HV*2
zenith0111 wrote:
尚未有Leica的使用者願意承認自己花大錢買Leica的"部分原因"是虛榮吧? 且大都在合理化自己購買Leica的行為,且認為自己花大錢買的Leica比一般的品牌來得高尚,甚至無法相提並論不是?

這種孤芳自賞的思想除了曲高和寡外,對於說服原本有能力買Leica,卻不願意花下手的人,在是否願意購買"Leica"上是沒有正面推力的


在攝影愛好者的眼中, Leica 只是個照相工具.
在器材愛好者的眼中, Leica 也絕對不會是個追求的終點.
在戰品牌的愛好者眼中, Leica更是個被酸的好目標. 因為它的確有一些原罪是洗刷不掉的~~~

不過說歸說啦, Leica在照相者的眼中, 的確是有種位階感. 好像用了leica, 相片都會自動升級, 帶有種特殊的魔力.
唉, 其實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 等到那天你自己用了後就知道了.
Sony Nex-3, Voigtlander Bessa R2A, Nikon FM2
老闆 , 炸雞一份不要辣,鹽酥雞一份, 珍奶大杯半糖。
還有.... 給我留個板凳, 我去買完滷味、米魯馬上回來 ...... 看好戲 ...

uczach wrote:
1.數位相機的時代,底片機目前看來,它的成像品質,仍然有不可取代的重要


這......真是把黑的說成白的了,
走到街上統計一下還有誰在使用底片相機? 可能不到0.1%
記者,婚紗攝影等專業人員還有誰在使用底片相機? 可能不到1%

所以這些使用數位相機的人都是不注重成像品質?
這些專業人士為何不繼續使用底片,為了所謂的成像品質?

說穿了就是底片已不再有成像品質優勢。
說穿了內行人就知道Leica只剩下什麼了。
徠卡很讚..是機構很讚..是鏡頭很讚..是底片時代很讚..
在數位的時代..徠卡只是panasonic..
底片時代你可以拿多高檔稀有的底片餵徠卡..然後說徠卡多好..(但有一大部份也是底片的功勞吧..)
在數位時代..CCD(CMOS)沒得換..電系不行就是totally不行..
看到很多人對徠卡歌功頌德..也感覺只是在幫我們上歷史課而已..

結論是..徠卡不是對digital沒準備好,就是適應不良..
或..徠卡專心做鏡頭好了..多點CNS的接環..搞不好還賺翻~
畢竟相機都已經變成電子化的3C產品,過渡淘汰的速度非常的快,LEICA要把它當成精品販售恐怕沒有多少人想高官吧!
論保值而言,電子相機會比傳統光學相機保值?電子產品放著沒用幾年,管你M幾還是壞給你看!
不知道有多少金字塔頂端會去為了這些高端的"數位相機"去耗費金錢與精神?
恐怕只有LEICA知道......
不過LEICA若繼續價格居高不下,貴的匪夷所思....不肯向大眾市場靠攏....
恐怕會淪為被其他電子或是相機廠併購的命運...尤其現在景氣不好..3C產品很.......

M系列能數位化當然是很好的一件事情
我想請教各位01的版友們,誰能夠拍胸保證說M8絕對比過去的M底片機還要保值!??
天底下哪樣電子產品保值過的?有哪家電子廠或是徠卡本身的產線肯在5年甚至10年後,只是為了保值M8繼續生產過時的電子零件來提供M8的維修?就只是為了保值M8....
還有一種可能不管M8還是M9.M10,將來的電子結構零件都統一與M8相同,如此一來數位化的M系列都可以保值!但我想這個想法應該是天方夜譚.......
不過我個人是不太欣賞目前LEICA還一直沉迷於過去的底片時代的輝煌成就,來提升目前數位時代的高傲姿態.....

footprints wrote:
這......真是把...(恕刪)


抱歉呴。你一講就知道你不是職業的。職業的講究大量快速所需要的電子性能,當然要電子化。

還有你沒有認真看懂我文章的argument,我第一點是說,底片的質感,數位後製很難作得出來,所以有她不可取代的重要性,然後Leica是底片的王者,所以有這個意義上的重要性。我並沒有說,底片的成像品質比數位「好」,OK?
Olympus E1, Leica M6, D Summilux 25mm, Summicron 50mm, FL36, Vivitar 285HV*2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