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這,就是徠卡 M![經典傳承 Leica M8.2]

坦白說....我是進來看萊卡的
沒想到看到已經忘記很久的女神齊藤由貴
又被再一次吸引住了
猶記很多年前齊藤由貴跟酒井法子的海報是非常搶手的 , 少男們房間裡的收藏品



齊藤由貴(YUKI SAITO)
出生日期:1966年9月10日 出生地點 神奈川縣

op9076 wrote:
^^ 版主恭喜 買...(恕刪)


這位大大您照片上標示的是蔡頭....
angy2729 wrote:
從M底片機拍攝時間較久的人恐怕才會跟M數位化有所感觸和共鳴
如果是僅摸過數位單眼的人去述說M8.2當難了解M拍攝的思維~
這位攝影該當多多思考仁傑在發表會述說的M機精神吧~


這點非常同意!
對我個人而言, M的數位化機身. 僅是我手上M鏡的繼續延伸, 以及那種似曾相識的熟悉感.
不過,我是想知道,仁傑所說的"M機精神"是什麼?

我常常觀察Leica的照片, 我自己的看法是, 萊卡的鏡頭絕對是優的, 但我看到好的照片似乎都是接在別人的機身上, 我懷疑是否是用的Senser實在是配不上萊卡鏡頭的優勒?
Charlie Shin
sean1002 wrote:
樓主拍的這張很有意思...(恕刪)

+1, 個人感覺有故事張力 (非關相機評論)
Charlie Shin wrote:
我常常觀察Leica...(恕刪)


你的懷疑是對的

如果leica已經知道暫時無能力開發感光系統

應該朝著先花錢跟優質的商家購買

才不會讓leica的用戶在數位化的今天無法銜接

而不是一味的製造出效果不好的機身

讓用戶進退兩難

別家已經轟轟烈烈的在慶祝豐收

而在上世紀居於相機龍頭的leica

你也讓支持者等太久了吧

畢竟現在已不是剛轉數位的時代

要收要做

你們應該要有明確的表示

而不應該老是端出根本跟不上時代的東西

又訂了那麼高的價格

且一改再改

改不出什麼名堂來

如此浪費愛護者的血汗錢

實在值得好好想一想
歡迎到寒舍坐坐 http://tw.myblog.yahoo.com/mibo-house
就算是底片時代, leica也是屬於高價位的相機啊. 市場不同嘛. 何必要一味的追求低價, 大量.
量少, 利潤高也是種生存方式
Sony Nex-3, Voigtlander Bessa R2A, Nikon FM2
Luxia wrote:
萊卡迷的意見,不代表...(恕刪)


最大光圈都是可用光圈,就是Leica的強項,也是認識Leica的人最熟悉的一句話。

這位朋友自己爬文不用功還請多多瞭解RF系統後再來放砲。

當然,如果您對RF的認識都只來自Mobile01的話當然就是不知道了。
硬碟空間永遠不夠。

Charlie Shin wrote:
我常常觀察Leica...(恕刪)


這是比例的問題吧,真正Leica的數位化,目前也只有R9的機背,以及M8/M8.2,遑論Leica的高價讓很多人買不下Leica的數位機身,大多數想要體會Leica鏡頭以及數位化的大多是選擇接到他牌的機身,況且會這樣玩的也都不是初學者,有一定的水準自然照片都有一定的品質在. 反之,許多人隨便在台灣的網路上看了幾張M8的照片就認定Leica的Sensor不行,不覺得這樣的思考邏輯太武斷了. 如果有到大陸色影無忌或是國外的Leica Forum看,就知道很多人對M8/M8.2的成像讚譽有加,用的還往往不是Leica鏡頭而是福輪達或是ZM鏡,可以看出M8/M8.2的Sensor有他的獨到之處. 數位化的東西,其實都是看人用的. 我也有朋友用大兔三拍出那種我看了會昏倒的照片,以此類推我也可以說Canon的相機很爛. 不會拍的人用再好的相機還是一樣,會拍的人用再簡單的器材還是可以拍的好,照片是看內容,看手法,不是看器材,當然器材適才適用可以有最大的發揮,能用好器材是一種幸福.

一篇Leica的分享文,引來一堆人對Leica的撻伐,其中有幾個人真的用過. 放開心多看多聽才是真的,國外有很多相關的討論,Leica是貴,但是斷言說他比其他的相機都爛,無疑是以管窺天,夏蟲語冰之輩.
Randy Wu wrote:
最大光圈都是可用光圈...(恕刪)

敝人使用leica m也將近八年。
難道來此發言還要先在那邊比資深是吧?

我的RF相機還比SLR多

至於mobile01,我是不常看的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