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被華為 “手機p20 pro” leica 徠卡鏡頭毒到的後遺症~詢問~


archon1978 wrote:
首先,我為何說主題會說是手機?而跑來相機群組詢問?
因為我要問的是「相機」啦
話說...原因就是我被華為最近出的這隻三鏡頭p20 pro的拍照感覺,毒到了,而且中毒很深
終於找到我要的拍照感覺的味道


味道這事很難說,但是自身由LEICA M鏡搭無反入門到現在用M9+M鏡及SL倒也吃土吃得心甘情願...

個人建議,如果要試試看LEICA可以找一下二手的X1大概兩三萬,純正LEICA血統代表著萬一用不習慣或是發色不合,那也不用再繼續跳M或是SL這種大坑,搞不好P徠或是華徠才是原PO追求的...

阿萬一X1覺得對了,那恭喜,慢慢吃土存錢吧...XD
archon1978 wrote:
原來~~手機的LEICA認證鏡頭,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哈哈哈,原來如此,竟然差別那麼多...(恕刪)

其實~
LEICA認證 不等於 LEICA製造

LEICA認證 只是代表所生產的鏡頭,經過LEICA審查,在某些要求上合格而已~
(Leica最多就是參與研發的一小部分的過程,以及提供色彩調教等的幫助罷了~)
生產一個LEICA認證的鏡頭,跟LEICA自己生產一個鏡頭,那個成本是天差地遠的~
echochio wrote:
splendors wrote: 這位神人所拍得, ...(恕刪)
這圖不能看 , 看了會要不斷的想買 .... 紀錄一下 XD
https://www.flickr.com/photos/francody66/albums/72157681207449231/with/33559058504/...(恕刪)
您是講反話嘛 ?!

我用 70D + 18-135 is STM 搭配 LR2015 cc後製也調得出這類色調 (LR後製, 本身仍是菜鳥等級).. 漸層色調拉高(地景區域) + 陰影(shadow)提高數值 + 彩度(Vibration)拉昇。 還有啥我忘掉的後製調整, 請補充...



Cheers.
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依舊對我不屑一顧!!
華為p20 pro成像並沒有想像中的好,AI拍照不自然,夜拍油畫感很重
華為P20拍攝的夜景,真的很驚豔





個人認為如果用的很滿意就繼續用p20 pro是比較好的選擇.

這支手機在夢時代開快閃店第一天就殺去試用,
剛好夢時代有折扣活動,想說可以直接就刷了.
試拍了大概快10分鐘(工作人員完全沒有干擾,超讚)就默默放下了.

你所喜歡的那兩個連結都是高飽和,高反差並不代表Leica.
要玩L家數位從 Q ,底片從 minilux 開始吧.
不過會跟你喜歡的這種風格差異不小....
我就是一个为了体验纯正Leica血统的人,进而买了一台二手的Leica X1,一上手被制作工艺惊艳到了,实在是太有质感了。
我可能比较幸运,花了大概台币一万三左右就入手了。拍了一些日子,除了需要适应对于现在技术而言慢得可怕的对焦,还有就是整体的操作反映有点迟钝。待一切适应结束,就可以好好享受其中的拍摄乐趣,我尤其喜欢X1内建设置拍的黑白照,超有感觉!!!

兩隻黑貓拉拉拉 wrote:
華為P20拍攝的夜...(恕刪)

01的圖床很慘阿

splendors wrote:
您是講反話嘛 ?!
我用 70D + 18-135 is STM 搭配 LR2015 cc後製也調得出這類色調 (LR後製, 本身仍是菜鳥等級).. 漸層色調拉高(地景區域) + 陰影(shadow)提高數值 + 彩度(Vibration)拉昇。 還有啥我忘掉的後製調整, 請補充...


要討論徠卡味,可能要分兩個部分:

1. 鏡頭:固定機身所有參數,用同焦段光圈的不同兩顆鏡頭在同樣條件下拍攝,來比較LEICA鏡頭相對其他鏡頭的味道

2. 機身:同一棵LEICA鏡頭在不同機身下的表現(當然參數儘量一樣)

我自己的經驗是所謂的萊卡味在早期膠片時期應該是鏡頭不同的立體感跟散景表現,而在現在數位時代則是機身前制與優化(比方M機對M鏡的優化)所營造出來照片的發色跟氛圍不同...
當然如果是機身差異要靠後製來調整當然就很有機會,不過原PO如果喜歡的是整體(偏機身前制)的萊卡味,那真的買P或S機身搭萊卡鏡也不見得可以JPG直出就有那個味道...


以鏡頭來說,小弟這裡獻醜一下用M鏡拍的感覺,大致上就是立體感的差異...

縮光圈:
L1011161 by 柏宇 陳, 於 Flickr

大光圈:
L1012995 by 柏宇 陳, 於 Flickr

換一台機身:
S1120670 by 柏宇 陳, 於 Flickr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